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碧来 《考试周刊》2009,(20):48-49
本文作者利用悲曲的情绪启动效应研究对人的记忆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悲曲的情绪启动效应是明显的,实验组的被试情绪强度均值与控制组的被试情绪均值存在显著的差异,悲曲的情绪启动效应对人的记忆影响与中性乐曲的情绪启动效应对人的记忆影响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析高昂文学形象的情绪启动效应时人的记忆是否存在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高昂文学形象的情绪启动效应是明显的,实验组的被试情绪强度均值与控制组的被试情绪均值存在显著的差异,高昂文学形象的情绪启动效应对人的记忆影响与中性形象的情绪启动效应对人的记忆影响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表情启动效应就是指教师最初站在讲台上所表现出的情绪对学生情绪的感染效应,我们的研究表明,如果教师表现出积极的愉快情绪,学生的愉快情绪的强度会提高26%,但是如果教师表现出悲伤情绪,学生的悲伤情绪会提高43%。客观语言提示是指教师对学生流露出的语言信息对学生的影响,我们的研究表明,客观积极的情绪提示可以使学生的积极情绪提高3.95%,同时人的悲伤情绪下降17.3%;悲伤情绪提示后,人们的悲伤情绪提高26.8%,同时,愉快情绪下降16.7%。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主观提示效应也很明显,我们的研究表明,积极的自我语言提示后,愉快情绪强度上升17.3%,但是消极的悲伤语言提示后,愉快情绪下降12.1%。因此,目标提示后,人的情绪会向着提示的方向改变。目标提示是指人们确定的目标对自己行为的影响效果。我们的研究表明,低于学生实际能力的提示,造成被试的记忆效果下降20%以上;适当高于学生一般情况的提示,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15%-18%。  相似文献   

4.
就“情绪对外显及内隐记忆的不同影响”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对正情绪组和负情绪组的实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对外显记忆而言,不同情绪状态的被试,其成绩存在显著差异:正情绪组被试的成绩显著高于负情绪组;(2)不同情绪状态的被试,其内隐记忆成绩无显著差异;(3)心境一致性记忆(MCM),即“个体倾向于回忆与其当前心境具有一致性的信息”存在于外显记忆中,而未见于内隐记忆。  相似文献   

5.
以暴力图片为启动刺激,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评价词对关联程度的方式,研究暴力图片对攻击性思维的启动效应,同时考虑图片中施暴者的性别、施暴动机及被试的攻击特质水平对这一启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暴力图片启动了被试的攻击性思维;(2)攻击特质水平越高,启动效应越明显;(3)女性出于报复动机施暴对被试的影响要大于男性出于报复动机施暴;(4)在大多数情况下,男女被试的攻击性思维没有显著差异,但当图片信息为女性出于报复动机施暴时,女被试对攻击词的记忆倾向要高于男被试。  相似文献   

6.
愉悦情绪对英语情感词汇记忆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创设培养被试愉悦情绪,比较两组英语水平相当的成人学习者对英语情感词汇的再认影响,以考察愉悦情绪对英语情感词汇记忆的效应.实验结果表明:1)对于成人学习者,其学习时情绪的愉悦与否不会影响其整体的英语词汇学习记忆;2)词汇本身的情感色彩显著地影响了学习者对词汇的学习记忆,与学习中性或消极词汇相比,学习具有积极情感色彩的词汇时,无论被试是否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其学习记忆效果都比较好.  相似文献   

7.
从静态的情绪品质角度出发,探讨情绪品质和记忆品质的关系。采用艾森克人格量表和Wat-son的简式正性/负性问卷对170名被试进行施测,从中选择95名被试让他们参与“学习和记忆实验”,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被试变量,这四个实验的结果指标作为因变量。结果表明:情绪稳定性这一情绪品质对瞬时记忆容量、长时记忆准确性和记忆广度有积极促进作用,对短时记忆容量没有显著影响;正性情绪这一情绪品质对瞬时记忆容量和长时记忆准确性产生积极影响,对短时记忆容量和记忆广度无显著影响;负性情绪这一情绪品质对长时记忆准确性有消极影响,而对瞬时记忆容量、短时记忆容量和记忆广度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于积极情绪与前瞻记忆效果之间关系的实验研究,可知愉快情绪对前瞻记忆效果影响明显,低强度的愉快情绪对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和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没有影响;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能显著提高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和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成绩,并且对前者的促进作用小于后者;高强度的愉快情绪显著提高了前瞻记忆的成绩,但是高强度组被试的前瞻记忆成绩低于中等愉快组被试的前瞻记忆成绩。  相似文献   

9.
温金梅 《考试周刊》2014,(69):168-169
情绪表达及其辨认是人际互动的第一步。为了探究识别情绪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情绪识别呈现心境一致性效应。高愉悦度的心理体验对情绪识别效果要好于低愉悦度的情绪识别,且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2.情绪识别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无论男被试还是女被试,在识别女性表情时准确率都高,表明女性在情绪识别中存在自我性别偏见。男性的情绪识别存在反向的性别偏见;3.无论被试的性别、启动情绪如何变化,情绪识别在愤怒表情、恐惧表情上都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探讨在不同心理体验条件下情绪识别的差异研究,为提高情绪管理能力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通过情境启动和阈下情绪启动,对福建师范大学44名本科生进行实验研究,旨在分析阈下积极情绪对旁观者效应的影响。实验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组别为群体组和个人组,情绪变量为阈下积极情绪组和控制组,因变量为被试的捐助水平。结果表明:(1)情绪的主效应不显著;(2)组别的主效应显著,群体组的捐助水平显著低于个人组;(3)情绪和组别的交互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当被试完成一项与背景刺激无关的目标探测任务时,对背景刺激进行编码记忆,之后的测验成绩表明,对与目标项目匹配呈现的刺激的记忆比与分心项目匹配呈现的刺激的记忆更好,即注意促进效应。近期研究表明,这一效应受词频、正字法特异性、负性情绪等背景材料独特性的调节。为了延伸这一研究结论适用的领域,本文采用正性情绪图为背景材料,探讨正性情绪特征是否也能调节注意促进效应。结果发现,在正性和中性情绪图中都表现出注意促进效应,并且二者没有显著差异,即正性情绪对注意促进效应没有产生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乐曲节拍、速度和调式对大学生情绪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湘南学院120人为被试,探讨乐曲的拍子、速度和调式不同,对大学生情绪有何影响。结果显示不论调式大小、拍子类型,乐曲的速度对大学生情绪的影响非常显著。快速的乐曲大多数导致大学生的正性情绪,慢速的乐曲易于诱发大学生的负性情绪。但乐曲的调式和拍子对大学生情绪影响的主效应不显著,乐曲的速度对大学生情绪的影响非常显著。乐曲的调式和拍子对大学生情绪没有显著性的影响,但与速度结合时引起的情绪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湘南学院120人为被试,探讨乐曲的拍子、速度和调式不同,对大学生情绪有何影响.结果显示不论调式大小、拍子类型,乐曲的速度时大学生情绪的影响非常显著.快速的乐曲大多数导致大学生的正性情绪,慢速的乐曲易于诱发大学生的负性情绪.但乐曲的调式和拍子对大学生情绪影响的主效应不显著,乐曲的速度对大学生情绪的影响非常显著.乐曲的调式和拍子对大学生情绪没有显著性的影响,但与速度结合时引起的情绪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
以63名大学生为被测试对象,采用不同情节的电影片段为情绪诱发材料,选取了表达消极、积极和中性情绪的中文词各40个(共120个)为测量被试注意偏向的实验材料,采用“点探测”实验范式,考察了大学生被试在愉快、悲伤和平静三种情绪状态下,对负性、正性和中性情绪词的注意偏向。结果表明个体在悲伤时对负性情绪词表现出注意偏向,在愉悦时对正性情绪词表现出注意偏向,而平静时对三类情绪词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使用"艾森克个性问卷"的N量表抽取情绪稳定和情绪不稳定被试各30名,将他们随机分成三组参加不同情绪唤起状态下的内田法测验,电脑自动记录数据,以动摇率作为注意稳定性的指标。经过统计分析发现:(1)通过回忆描写带某种情绪的事件,可以唤起相应的情绪。(2)唤起悲伤情绪,情绪不稳定被试注意稳定性显著高于情绪稳定被试。(3)与快乐情绪状态相比,被试在悲伤情绪状态下注意稳定性更高。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认知风格、情绪状态对社会助长的影响,以10以内加减法算术题和图形镶嵌测验为实验材料,采用2(认知风格:场独立与场依存)×2(情绪状态:轻松与紧张)混合实验设计对大学生被试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情绪状态对社会助长的影响显著,被试在轻松实验条件下做出算术题目的数量显著小于在紧张实验条件下做出算术题目的数量.(2)不同的认知风格对社会助长的影响不同,场独立性的被试不存在社会助长效应,但场依存性的被试社会助长效应显著.(3)认知风格不影响工作效率,无论在轻松实验条件下,还是在紧张的实验条件下,场独立和场依存型的被试在做出题目的数量上不存在任何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以攻击性面部表情图片、攻击性文字、攻击性声音为启动材料,采用评价词语关联程度的方式考察不同的自尊水平上不同启动材料对内隐攻击性的启动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男被试和女被试在内隐攻击性的启动效应上并无差异;不同自尊水平被试的内隐攻击性地启动效应有显著差异,并成负相关;攻击性面部表情图片要比攻击性文字和攻击性声音更易启动被试的攻击性。  相似文献   

18.
以328名小学生为被试,研究探讨年级、年龄差异对儿童情绪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在表情识别部分,惊奇、悲伤、厌恶表情识别得分具有显著的年级差异;在愤怒、愉快的得分上无显著的年级差异。二是儿童在信念理解和情绪伪装得分上具有显著的年级差异;冲突情绪和移情得分无显著的年级差异。三是儿童在表情识别部分除害怕表情外均不具有显著的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实验研究被试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对色块辨别速度的差异,以及在不同情绪状态下是否存在色彩的心境一致性效应.实验结果显示被试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对色块的反应速度有着极其显著的差异,被试无论在积极情绪状态下还是在消极情绪状态下都有着较快的反应速度,其中积极情绪状态下反应速度最快.同时被试对不同色块的反应速度也有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该文对情绪原因的明确与否在伴随情绪对大学生人际信任作用时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信任判断过程中伴随情绪和情绪源的明确性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2)在情绪源不明确的条件下,愤怒的被试比快乐的被试对受信任人的信任评价表现出显著的低水平;(3)在情绪源明确的条件下,愤怒的被试和快乐的被试对受信任人的信任评价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