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选取30名大学生对动、静态呈现的面孔表情图片进行性别判断,研究动、静态呈现的面孔表情对面孔性别加工的影响。研究发现:反应时结果出现了图片性别和图片情绪的交互作用。男性面孔在不同情绪下的反应时长短依次为:积极>中性>消极;女性面孔在不同情绪下的反应时长短依次为:积极>消极>中性。正确率结果中也出现了图片性别和图片情绪的交互作用。判断消极情绪时的男性面孔正确率比中性和积极情绪时的正确率高;判断中性情绪时的女性面孔正确率比积极和消极情绪时的正确率高。该结果说明:面孔表情信息影响性别信息的加工,且因男女性别信息而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2.
运用《大学生羞怯量表》对16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选取20名高羞怯组大学生、20名低羞怯组大学生参与E-prime实验程序,以研究不同羞怯水平大学生在面孔表情识别上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羞怯水平大学生的面孔表情识别存在显著差异;个体对不同强度的表情图片的识别存在显著差异;个体对低强度正性表情的反应时显著大于对高强度及中强度正性表情的反应时,对低强度负性表情的反应时显著大于对高强度负性表情的反应时.研究结果表明:羞怯水平、表情的强度与性质对大学生的面孔表情识别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不同的含笔状态形成两种情绪知觉水平,比较不同情绪知觉水平下感觉成分概念加工的反应时,设置了2(面孔控制方式:牙齿咬笔、嘴唇咬笔)×2(目标词汇的具体性:具体性、抽象性)×3(效价:正性、中性、负性)的实验设计,被试效价判断的反应时为因变量。结果表明内隐性正性情绪知觉对正性词和中性词的加工存在优势。  相似文献   

4.
卢嘉程 《英语广场》2021,(10):44-48
本文探究英语水平对青少年抑制控制能力是否存在影响,共选取中国内地304名学生为被试,采用基于E-Prime的Flanker task,以被试反应时和正确率为指标,评价不同英语水平的学习者是否存在认知抑制优势。结果表明,高水平青少年英语学习者的抑制控制能力总体上显著高于同一年龄阶段的低水平学习者。  相似文献   

5.
通过被试以趋近、回避两种方式,按指导语调节屏幕上一个象征自己的卡通人物趋近或远离面孔图片,来探索面孔加工时的性别效应。实验通过网络选取了一定数量的男女面孔图片,经评定合格后的图片作为本实验的实验材料。实验共分为两个block:在一个block中,被试要完成趋近男性面孔和远离女性面孔的任务;而另一个block的任务是趋近女性面孔和远离男性面孔。实验后要求被试对实验中所出现的刺激图片的面孔吸引力进行7点等级评定,目的是排除实验材料的面孔吸引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反应时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男性被试趋近女性图片的反应时显著短于趋近男性图片的反应时,而男性被试远离女性图片的反应时要显著长于远离男性图片的反应时,即男性被试的反应符合"异性相吸"的观点,而女性被试却未见此现象。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探讨了不同年级数学学习障碍儿童和普通儿童刷新能力的差异.研究选取障碍组与对照组被试共87名,采用活动记忆范式,分别对比了普通组与障碍组以及各年级组之间刷新功能的差异.结果发现:普通儿童在刷新任务中的正确率显著高于数学学习障碍儿童,反应时不存在显著差异;两组被试三次刷新任务的正确率低于一次和两次刷新任务的正确率,反应时不存在显著差异;三个年级的所有儿童的刷新正确率随年级升高呈递增趋势,反应时不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认为,数学学习障碍儿童刷新能力发展迟缓是数学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郑琳娜 《教育科学》2007,23(1):88-91
为考察小学生的表征类型对应用题解决的影响,作者以四类算术应用题为实验材料,在自由选择和迫选两种条件下对150名四年级小学生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由选择条件下,四年级小学生倾向采用适宜表征解决不同类型的应用题,且适宜表征的解题正确率较高;在迫选条件下,适宜表征组被试的解题正确率高于自由选择条件下被试的解题正确率,也显著高于非适宜表征组被试的解题正确率,而非适宜表征组被试的解题正确率显著低于自由选择条件下被试的解题正确率。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了解韵母对声母音位对识别的影响,分析听障儿童的错误特征,为教育干预提供启示.本研究主要由三个2×2×4混合实验设计组成,被试间变量为组别和性别,因变量为p/t、p/k、t/k音位对识别的正确率.结果发现:(1)健听儿童送气塞音音位对识别正确率均显著高于听障儿童;(2)在送气塞音识别上性别差异不明显;(3)两组儿童在不同的韵母识别正确率上呈现出了大体一致的趋势,从易到难依次是后鼻韵母、复韵母、单韵母和前鼻韵母.研究建议在对听障儿童塞音音位对识别能力进行训练时,建议声韵组合顺序依次为塞音与后鼻韵母组合、塞音与复韵母组合、塞音与单韵母组合、塞音与前鼻韵母组合.  相似文献   

9.
为了从年龄、性别和语言级别三方面探讨听障成人汉语唇读理解能力的发展趋势,研究以听障成人为被试,以汉字、词语、语句为实验材料,采用视频-图片匹配范式,测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被试汉语唇读理解的正确率与反应时。结果发现:(1)听障青年人的汉语唇读理解正确率显著高于听障中年人与老年人;反应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听障青年人、听障中年人与听障老年人。(2)听障女性与听障男性的汉语唇读理解正确率与反应时无显著性差异。(3)听障成人汉语唇读理解词语的正确率显著高于语句和汉字;语言级别的反应速度由快到慢依次为词语、汉字、语句。研究结果表明:听障成人的汉语唇读理解能力有年龄差异,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无性别差异;听障成人具有汉语唇读理解词语优势。  相似文献   

10.
采用学习-再认的实验范式及Rugg等实验中的新/旧再认实验任务,考察海洛因成瘾者和正常被试对吸毒相关图片(毒品实物、吸毒场景、吸毒工具)的认知偏向。结果发现:(1)判断任务中,实验组对毒品实物、吸毒场景和吸毒工具图片的判断正确率显著高于中性图片,实验组对毒品实物图片和吸毒场景图片的反应时均显著长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对毒品实物图片、吸毒场景图片和吸毒工具图片判断的反应时都显著长于中性图片;(2)再认任务中,实验组对所有新/旧的毒品实物图片、吸毒场景图片和吸毒工具图片的再认正确率都显著高于中性图片,实验组对新/旧的毒品实物图片和旧的吸毒场景图片正确再认的反应时均显著长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对新/旧的毒品实物图片、吸毒场景图片和吸毒工具图片正确再认的反应时都显著长于中性图片,表明海洛因成瘾者对吸毒相关线索存在认知偏向。在戒毒工作中可以结合替代类药品的使用,对毒品成瘾者进行神经生理与心理相结合的干预,调节其注意功能和认知加工机制,可能有助于降低复吸率。  相似文献   

11.
研究采用2*2被试间设计,使用双任务研究范式探究执行意向操作对基于事件前瞻记忆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发现,执行意向组大学生基于事件前瞻记忆反应时显著低于非执行意向组,但两组被试正确率差异不显著;基于事件前瞻记忆任务反应时和正确率在男女性别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应用DFY—1型动态反应时测试仪,以反应时、动作时及制动反应时为指标,以解放CA10B及东风EQ140型汽车为实验用车,对三个年龄组(20—29岁,30—39岁,40—49岁)的正常健康成人33人的静态制动反应速度进行了测量与分析,研究结果为:1.经验地获得了三个年龄组被试制动反应速度各项测试指标的具体参数;2.车型对被试的动作时有显著影响,而对反应时和制动反应时则无显著作用;3.被试年龄对制动反应速度无显著影响;4.年龄与车型对被试的制动反应速度均无显著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字词条件下聋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研究采用 2× 3两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 ,探讨了聋生唇读语音识别中词长效应和音素可见性的影响。结果发现 :聋生单字条件的正确识别率高于词语首字 ,且存在显著差异 :唇读汉字语音进行声母、单韵母、复韵母识别效果存在极其显著差异 ,识别正确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单韵母、复韵母、声母 ;字词条件与音素水平之间交互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面孔识别异族效应是指人们加工本种族面孔和他种族面孔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梳理既有的文献我们发现,被试的种族、实验任务的要求、实验材料的处理、被试的反应指标、暂时的被试特征等因素会影响异族效应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双眼竞争范式考察了个体的情绪状态对其自上而下视觉选择性注意的影响.随机抽取了50名在校大学生,考察被试对重叠的面孔与房子的反应.结果发现:①在所有的情绪状态条件下个体对面孔的反应时显著长于对房子的反应时;②处于消极与积极情绪状态下个体分别偏向关注闷闷不乐的面孔与微笑的面孔;③性别对个体视觉选择性注意无显著影响.整个研究表明个体的情绪状态促进了对情绪面孔的视觉选择性注意.  相似文献   

16.
影响时间知觉的情绪因素可以概括为情绪刺激因素和被试因素两个方面。以55名大学生为被试,估计哭、笑和中性表情面孔刺激呈现时长,并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测查其状态和特质焦虑,研究个体焦虑情绪对于时长估计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对于中性表情刺激条件,在哭、笑表情刺激条件下,参加实验时的状态焦虑分数低于特质焦虑分数者(低常组),体现出高估时长的特点,达到或接近统计学显著水平;而参加实验时的状态焦虑分数高于平时测定的特质焦虑分数者(高常组),表现出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的低估时长的趋势。结果提示我们:低常组高估时距可能是源于生理唤醒效应,而高常组低估时距可能是源于认知注意唤醒效应。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试来区分儿童是否具有学校恐惧倾向,进而考察他们的情绪识别能力.本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试和学校恐惧分量表将儿童分组,并使用表情判断任务测试表情识别能力.结果表明,使用内隐联想测验分组的儿童在学校恐惧分量表的得分上有显著差异.具有学校恐惧倾向的儿童对恐惧表情的识别正确率显著低于普通儿童,对悲伤面孔的反应时也显著长于普通儿童.因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学校恐惧倾向儿童在表情识别上与普通儿童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以63名大学生为被测试对象,采用不同情节的电影片段为情绪诱发材料,选取了表达消极、积极和中性情绪的中文词各40个(共120个)为测量被试注意偏向的实验材料,采用“点探测”实验范式,考察了大学生被试在愉快、悲伤和平静三种情绪状态下,对负性、正性和中性情绪词的注意偏向。结果表明个体在悲伤时对负性情绪词表现出注意偏向,在愉悦时对正性情绪词表现出注意偏向,而平静时对三类情绪词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对由不同维度(颜色和形状)的不同特征构成的客体进行探测,以正确率和反应时为指标,探索视觉工作记忆存储的基本单位是客体还是特征。实验1结果显示特征数显著影响了被试的记忆成绩。实验2结果显示客体数对被试的记忆成绩没有显著的影响。最终实验得出记忆由不同维度的特征组成的客体时,视觉工作记忆存储的基本单位是特征。  相似文献   

20.
考察网球运动员在比赛相持阶段对击球线路预判的行为学特征。实验采用E-Prime技术呈现网球比赛相持阶段视频,被试的任务是做直线或斜线判断。结果发现,专家组被试在直线和斜线的判断上正确率高于新手组,反应时比新手组短;专家组在斜线判断上正确率和反应时都显著好于直线判断,而新手组在斜线、直线判断上不存在差异。结果表明,专家组网球选手在比赛相持阶段预判击球线路时能及早把握时机,行为特征表现快又准确,对击球线路的预判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