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小石潭记》是唐代柳宗元的一篇山水游记。这类作品往往在景物描写中,抒写了作者的不幸遭遇和对现实的不满。作者描写山水之乐,一方面借以得到精神安慰,同时也曲折地表现了他对丑恶现实的愤忿之情。要求初二学生在学习时体会古人在某种特殊环境下流露的思想情感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柳宗元所写的山水游记语言生动简洁,文笔清新秀美,富有诗情画意,显示出极高的艺术造诣,因此,教学本文的重点可放在景物描写手法和语言  相似文献   

2.
现在不少人(包括一些文人),谈到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总会提到他的“永州八记”,似乎柳宗元在永州只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其实,非也!柳宗元在永州写的山水游记是九篇而不是八篇,照理应提“永州九记”。 但是,长期以来,为什么人们总是提“永州八记”呢?章士钊先生在《柳文指要》中是这样回答这个问题的,他说:  相似文献   

3.
柳宗元山水游记为我国山水游记的创作打开了新的领域,作品中充满了他对“不遇之景”的热爱和对自己仕途上不幸遭遇的感受,张扬着决不气馁、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这些特点和柳宗元的思想取向密切相关。身为思想家的他以儒家思想作为理想的标准,又吸收百家思想革新儒学,在借助佛道的虚静避世排遣心中的苦闷后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和强大的力量投入到对现实的关注中。正是这种内在的精神本质使得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具有了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4.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原题是《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小石潭记》创作于作者柳宗元在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50年)因拥护王淑文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作者因为政治上的失意,使他不得不寄情于山水,在风景秀丽的田园风光中寻找精神寄托。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来抒发自己政治上的不幸遭遇。  相似文献   

5.
唐宋山水游记以柳宗元、苏武、陆游为代表。柳宗元为中国文学史公认的山水游记开山之祖,他再现山水胜景;苏轼则淡化自然山水,强调表现自我感受;而陆游的山水游记则处处留连的是一系列浸透文化意识的人文景观。唐宋山水游记的这三种模式的出现并非偶然。  相似文献   

6.
柳宗元在被贬永州期间,写下了大量的山水游记文,这些游记集中反映了他文学的最高成就。在九篇永州山水游记中,有六篇是写小溪潭的,黄溪、石渠、石涧、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散文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就是在他贬谪其间所创作的山水游记。柳宗元山水游记在描绘他独特视角所发现的自然美的同时,也融入了他内心的情感和理想追求,在阅读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过程中,能够读到其中所蕴藏的几重对比。从这些对比入手,从中寻找柳宗元在磨难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美以及对理想的执着精神。  相似文献   

8.
窦建丽 《现代语文》2011,(11):77-78
一、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品读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把握柳宗元山水游记所写景物的象征意义,了解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9.
柳宗元在永州写的山水游记,前贤在专著和论文中谈得很多了。我们在这里只想就谈得较少或尚未谈到或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方家。(一)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有的说有三十来篇,有的说有二十五篇,有的说只有十几篇,产生这种分歧意见的原因,也许与对山水游记体裁概念的理解有关。如果以广义的概念而言,凡记中涉及到山水者均列为山水游记,那就有柳集二十六卷一篇,二十七卷六篇,二十八卷六篇,二十九卷十一篇,总共有二十四篇。若以狭义的概念而言,则以记山水为主才能称为山水游记;柳集将十一篇收在二十九卷称“记山水”,大概就是出…  相似文献   

10.
李旭东 《学语文》2005,(6):16-16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唐宋八大家散文中的文学瑰宝。它继承了《水经注》对山水描摹的传统.在此基础上融情于景,借景抒情.不仅用凝练的文笔、精华的语言描绘南国美好风物,而且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幸遭遇、怨愤抑郁的心情融注其闻,文笔或峭拔或奇丽.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地位。柳宗元的山水游记的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永州八记”之中,而尤以首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衬笔艺术为人所称道。  相似文献   

11.
《小石潭记》是唐朝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迁谪永州时所写的一篇山水游记。文章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既写出了小石潭环境的幽静,刻画了其凄清的境界,又抒发了作者的抑郁忧伤之情。作为一篇流传千年的山水游记,本文在景物描写上也是独树一帜、颇具匠心的。在描写技法上,作者主要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柳宗元的文章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永州八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游记散文中的一朵奇葩,其艺术魅力历久弥新。而《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最负盛名的一篇。在这篇不到200字的作品中,作者以细致入微的手法,对潭水、岩石、藤蔓、竹树、游鱼等进行生动刻画,  相似文献   

13.
山水游记属于记叙性散文。它不仅具有历史,地理的科学价值,又具有文学的价值。唐代柳宗元是写作山水游记的有名散文家。他的作品,能用精巧的言辞刻画出山水的种种情状和不同面貌,并能在山水的描绘中活动着作者的身影,倾注着作者的感情,从而把山水与人物的感情融为一体,给人以美的感受和思想的启迪。为此,后人都把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作为学习的典范。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来到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小学生随着父母或教师遨游山水者也越来越多。他们往往把自己游览名山大川的真切感受,写成短小精悍的文章,抒发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情感。由此看来,写作  相似文献   

14.
永州山水融奇、绝、险、秀与美丽传说于一体,赢得了古今文人墨客的诸多美誉。元结、柳宗元作为唐代山水游记大家对于潇湘山水可谓意趣盎然,都在游记中展示了山水奇异之美。由于二者遭遇、心志不同,在面对相似的山水景物,触发的情感可谓大相径庭,因而选取的"山石"意象也大不一样。研读元结、柳宗元游记山水散文中的众多山、水意象,不仅可以对永州之自然风光有更多认识,并且还可以从中体会他们当时忘怀山水、寄寓身世之情。  相似文献   

15.
论文通过对柳宗元几篇山水游记散文的分析,概括论述了其散文写景抒怀的艺术手法及表现技巧。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被贬永州后,政治上失意,故寄情山水之间,历游永州的奇山异水,观赏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描绘大自然、欣赏大自然、赞美大自然,借景抒怀,为后人创作一幅幅优美的山水画卷,谱写了一篇篇优秀的山水游记。其中《小石潭记》是一篇语言精美,含义丰富,形象逼真的优美散文。它表现了作者对事物的深刻观察力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和高深的文化涵养。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的文章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永州八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游记散文中的一朵奇葩,其艺术魅力历久弥新.而<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最负盛名的一篇.在这篇不到200字的作品中,作者以细致入微的手法,对潭水、岩石、藤蔓、竹树、游鱼等进行生动刻画,并把自己抑郁失意的隐痛巧妙地寄寓于凄清幽邃的自然景物中,使情与景达到高度的和谐和统一,集中表现了柳宗元既忘情于山水又抑郁苦闷的矛盾心情.  相似文献   

18.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所作的一篇山水游记。文章清丽中蕴藏幽怨,宁静里包蕴禅机。“清”与“寒”的境界,抒发出作者孤标傲世的思想格调。  相似文献   

19.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一篇山水游记。它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文风格,观察入微,描摹细致。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20.
茅坤在柳宗元文章接受史上地位特殊,是柳宗元文章地位奠定的关键人物。茅坤与柳宗元有相似的经历,对柳宗元能做出较客观评价。茅坤在韩柳问题上,能客观地评价柳宗元文章的地位,韩柳并称,柳宗元在古文运动中虽是协作者,但其成就与韩愈一样,在山水游记上则有过之而无不及。茅坤认为柳宗元是自古以来山水游记文章做得最好的文人,永州和柳州的山水与柳宗元的遭遇相结合,形成了柳宗元的游记文章,“公与山川两相遭”。茅坤还指出,柳宗元的文章是“谷风凄雨四至”,有风骚之旨。茅坤真正发现了柳宗元文章的价值,真正认识到柳宗元山水游记文章的地位,这在柳宗元文章接受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