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Web网页是网络课程重要的人机界面,其布局和设计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本文从眼动心理学角度,利用眼动实验研究学习者利用网络课程学习的视觉搜索行为,测量学习者在3种常见的网页布局及其导航样式下学习时的眼动数据,探讨网页布局对网络学习的影响.通过记录注视次数、注视持续时间等6项眼动指标,并结合态度测量,试图揭示学习者学习时的眼动心理生理基本特征,以期找出适宜的网页布局形式和导航样式,为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提出有效建议.实验研究表明:(1)T字型布局有利于学习者进行视觉搜索;(2)国字型布局更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认知加工;(3)学习者进行视觉搜索时兴趣区集中在导航区,进行知识学习时兴趣区集中在主体内容区;(4)学习者在国字型布局下能取得更高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2.
孤独症儿童对社会刺激的注意行为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对眼睛注视的定向注意和联合注意受损。回溯研究发现,孤独症儿童在婴儿期就表现出对社会刺激如面孔、名字等的注意损伤。然而采用空间注意线索化范式,发现既有证据表明他们能对眼睛注视线索发出注意定向行为,也有相反的证据。孤独症儿童联合注意的缺损主要表现在,不能对他人的社会指向做出反应,也不能主动发出注意分享行为。文章回顾了孤独症儿童对眼睛注视线索引起的注意定向的研究,分析了结果存在矛盾的可能原因,列举了他们在联合注意缺损上的主要表现,并总结了与其社会性注意相关神经基础的异常。  相似文献   

3.
以37名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为被试,采用颜色图片视觉搜索任务的形式,要求儿童迅速判断由红绿方块所组合成的矩阵图片刺激界面的异同,并借助Tobii X120眼动系统采集和分析被试的眼动数据,探讨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颜色视觉突显的眼动特征。结果发现:在目标呈现的刺激界面的任务中,被试的注视时间和注视点数显著增加;被试对2×2矩阵刺激界面的注视时间显著长于对3×3矩阵刺激界面的注视时间;被试对刺激界面进行任务搜索过程中,目标呈现方式与矩阵大小交互效应显著。因此,研究认为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存在颜色视觉突显,且这种突显在不同程度上受刺激材料的目标呈现方式及干扰项数目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字意识是指有关文字形式和功能的内隐或外显意识,已有典型亲子阅读情境中的眼动研究发现儿童很少、甚至没有关注文字.研究收集了121名4-6岁儿童在图画书自主阅读情境中对文字和主角注视的眼动,分析结果证实了自主阅读情境中儿童比亲子阅读情境中更早、更多地注视文字.4-6岁儿童在主角上的注视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眼动指标上表现为不断优化,在文字上的注视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但还未达到成熟水平.5-6岁是儿童图画书自主阅读过程中文字视觉注视水平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的文字视觉注视能力的发展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浏览中文教育网页的相关视觉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利用眼动实验方法,通过三个实验参数——注视点、注视次数、注视点持续时间的实验统计来推断浏览者浏览网页界面时的注视热区、首次注视点和浏览视线规律等视觉特征,旨在为网页设计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眼球追踪技术是当代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技术,广泛运用于实验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工程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领域.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阐述了3种眼球运动的基本模式:注视、眼跳和追随运动;界定了眼球运动的测量指标,如眼动轨迹图、眼动时间(注视时间、眼跳时间、回视时间等)、眼动方向和距离、瞳孔直径.特别探讨了眼动技术和神经电生理技术的结合,如眼动和ERP单独记录、ERP结合EOG分析、眼动和ERP同步记录,以及不同记录技术的优点和缺陷.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眼动追踪技术在心理学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如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消费心理学、交通心理学等.  相似文献   

7.
设计性物理实验是大学物理实验中的重难点。以铜丝电阻温度系数的测定实验为例,针对学生在实验中的重难点和易忽视点,借助眼动仪对比研究了大二本科生、研究生和物理教师三者在实验中的眼动数据特点。通过注视热点图、注视轨迹图等实现了三者在连接电路、调节比例臂等过程中的视觉认识可视化,同时根据瞳孔直径、眼动类型等数据归纳分析了学生在实验中的不足之处。并由此提出了本科生和研究生设计性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改进方法,为优化设计性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了生理数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口语理解的视觉——情境范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觉——情境范式将听语言刺激与视觉情境相结合,并利用眼动追踪技术对口语理解的内部加工过程进行研究。该文首先以“Tanenhaus”等人于1995年进行的一项研究为例对此范式的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引入表征语境这一重要概念。之后从口语词汇通达以及句法加工两个方面对此范式的应用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相似文献   

9.
基于驾驶员视觉特性的交叉口通行能力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反映混合交通环境下驾驶员驾驶特性差异对通行能力的影响,根据驾驶员视觉特性提出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中的驾驶员修正系数.采集真实道路环境下的驾驶员视觉特性参数,获取驾驶员在交叉口处注视点分布、平均注视持续时间、视角变化等视觉特性参数,建立交叉口交通流率与驾驶员眼动参数变化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交通流未饱和时,驾驶员眼动参数变化比较平稳,而当交通流率趋于饱和时,眼动参数变化剧烈.根据驾驶员眼动参数变化规律对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的饱和流率模型进行修正,得到考虑驾驶员视觉特性的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利用眼动记录技术,探讨学习困难儿童(学困儿童)视觉搜索过程的眼动特性。要求被试搜索结束后报告搜索结果。结果发现,与学习优秀儿童、学习一般儿童相比,学困儿童视觉搜索的效率低。在视觉搜索的眼动模式上,学困儿童注视次数多,与其他两组儿童差异显著。结果提示我们,学困儿童的眼动效率低与视觉搜索效率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旨在观察考试焦虑对考生考试过程中眼动模式的影响.采用考试焦虑量表(TAS)选取了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的29名本科生,并根据测量分数分为高、低考试焦虑两组;使用贝克抑郁量表(BDI)以及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分别测量他们的抑郁程度和智商.采用眼动仪记录被试回答以瑞文高级推理测验作为选择题时的注视时间、注视点个数等眼动指标.结果表明:1)高考试焦虑组被试对题干、选项的平均注视时间以及总注视时间均显著长于低考试焦虑组,空白区域则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2)高考试焦虑组被试对所选选项的总注视时间以及其占整体选项总注视时间的比例显著高于低考试焦虑组,然而前者对空白区域总注视时间与其他两区域总注视时间之比则低于低考试焦虑组被试;3)高低考试焦虑组被试在题干区域的注视点个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空白与选项区域的注视点个数则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真实情景知觉中注视控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类的视觉系统是获得外部信息的重要通道之一。在真实情景知觉的过程中,视觉信息的获得受到个体眼动的影响。本文介绍了有关真实情景知觉中注视控制研究的争论及研究进展,对自下而上以情景信息为基础的注视控制和自上而下知识驱动的注视控制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采用眼动方法,运用语义判断任务,探讨图-词干扰范式中干扰词的语义类型和频率在语义一致性判断中的作用。选取总注视时间、凝视点个数,以及区域时间百分比三个眼动指标,研究发现:(1)图-词干扰范式中存在干扰项的频率效应,与低频干扰词相比,高频干扰词使得被试判断的错误率更高,这源于高频干扰词影响被试对干扰词与目标图二者之间语义特征的联想;(2)存在干扰项的语义类型效应,与语义一致的干扰词相比,语义不一致干扰词的注视时间更长,这主要由于两类干扰词的激活速度不同;(3)干扰项的频率和语义类型共同影响了图-词干扰范式中的语义效应;(4)在探讨图-词干扰范式中不可忽略位于图片中央的干扰项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情绪识别是近年来情绪心理学研究领域中日趋引人注目的主题。本研究采用眼动记录技术探讨四种基本情绪的眼动特征。结果发现:大学生在识别基本情绪快乐、恐惧、悲伤、愤怒时,注视次数和平均注视时间差异不显著;最大瞳孔距离和平均瞳孔距离差异不显著;总注视时间差异显著,其中识别愤怒、悲伤情绪所需要的总注视时间较长,而识别恐惧的总注视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15.
视觉忽视是病人不能对脑损伤对侧刺激进行报告、反应和定向的现象。视觉忽视产生的主要生理机制是脑损伤,而其他因素,如病人将注意定向于脑损伤对侧空间的障碍、刺激物特征、外在视觉环境信息、视觉工作记忆负载以及酒精等,可能加重忽视的严重程度。临床中对视觉忽视的主要检测方法是纸笔测验法和报告法,今后使用电脑检测视觉忽视将会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方法。目前治疗忽视的方法主要有视觉扫描、视动刺激、脖子肌肉振动、前庭刺激和棱镜适应以及其他一些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6.
《滨州学院学报》2020,(2):20-23
在综合国内外对眼动数据处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眼动数据处理算法。首先对原始眼动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删除空白数据、消除噪声数据、转换数据格式将眼动坐标数据、飞机坐标数据进行坐标转换;然后将预处理后的数据利用离散傅立叶变换得到最佳距离值指导聚类,进而得到最佳注视序列;最后用最佳注视序列指导眼动数据的聚类。该算法提高了眼动数据的处理效率及准确度,有助于利用眼动数据处理算法开展眼动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7.
视网膜与阅读:眼动控制的理想观察者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论文主要阐述了近来出现的一个关于阅读活动中眼动控制理论的模型。“Mr,Chips:理想观察者模型“,该模型特别重视视觉的、语义的和眼球运动的信息的整合过程,模型以字母为认知加工基本单元,强调视觉广度的概念(单个注视中所能识别的字母数目)。模型为人类阅读过程中的眼动行为提供了一个量化体系,同时还为一些应急行为(如回跳和最佳注视位置)等提供了新的诠释。模型还是第一个就各种盲区对人类阅读的影响做出解释和预测的量化模型。该文还深入讨论了模型的特点,并展望了其在文阅读眼动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眼动技术给研究者提供了直接观察学习者认知加工过程的途径.通过分析不同多媒体表征下有关视觉参与、注视时间等相关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习者的认知过程与学习兴趣,进而指导多媒体的设计,提升学习效率.文章梳理了眼动技术在促进多媒体学习效率上三个方面的应用:探究已有的多媒体学习理论与原则的有效性、指导多媒体学习材料的设计、充当教学材料辅助学生学习.最后,文章对未来眼动技术在多媒体学习中的应用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面孔尤其是眼部区域在社会沟通和交流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期研究发现个体对内群体成员面孔信息有更好的理解和提取能力,但对个体是否对内外群体面孔特殊区域存在不同的注意偏向仍没有充足的研究.通过两个实验,采用eyelink1000plus眼动仪研究内群体成员是否存在眼部注视优势,同时为预测本族偏向提供更具体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面孔尤其是眼部区域在社会沟通和交流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期研究发现个体对内群体成员面孔信息有更好的理解和提取能力,但对个体是否对内外群体面孔特殊区域存在不同的注意偏向仍没有充足的研究.通过两个实验,采用eyelink1000plus眼动仪研究内群体成员是否存在眼部注视优势,同时为预测本族偏向提供更具体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