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选题依据随着国际体操运动水平的日益提高,特别是冠军模拟指标的格局变化,运动员的能力愈来愈引起从事运动训练的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的重视,运动员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竞技体操运动员的成才时间和结果,训练实践也证明了运动员能力强,掌握动作所需时间就短的因果关系。能否初级选材中将具有从事体操所需能力的儿童挑选出来,就是本课研究的内容。本文试图从竞技体操特点出发,以发展趋势为方  相似文献   

2.
黄世光 《福建体育科技》2010,29(5):18-20,23
本文以抽样的广东省12个地市、区体校的329名业余排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综述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业余排球运动员初级选材指标进行深入研究。构建了广东省业余排球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包括身体形态指标、身体素质指标、身体机能指标、心理指标、及遗传因素评定指标,为教练员在以后的科学选材上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以我国各省(区市)竞技体操运动员、教练员数量结构与大赛成绩为研究对象,对竞技体操运动员、教练员配置状况与效益进行研究,旨在为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主要结论:我国竞技体操人力资源配置在空间与数量结构上欠合理,选材面狭窄,效益不平衡,人力资源配置目标分化,部分省(区市)围绕"全运战略"进行人力资源分配,奥运战略在运动员与教练员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运动选材是运动训练的前提重要条件,结合选材实践就青少年男子柔道运动员身体发育以及训练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探讨。运用文献资料法引述青少年柔道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发展方向,数理统计法分析安徽省男子柔道队15名集训队员在冬训前后的身体素质比较,对青少年男子柔道运动员选材方法进行研究。旨在系统、合理安排训练内容,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5.
优秀体操运动员的多年训练过程是一个由选材、训练、竞赛及管理等部分组成的系统工程。运动员从开始接受基础训练,到攀登竞技运动高峰的整个过程可被分为4个阶段,各阶段技术水平的形成和竞技能力的提高,都是有计划、循序渐进地由低一级水平向高一级水平不断迈进的。然而,随着竞技体操比赛的日益激烈,各阶段训练内容的难度不断升级,随之而来的运动损伤也愈来愈多,轻者会影响正常的训练和比赛。重者则可能终止一个人的运动生涯。因此,防止和减少运动损伤成为竞技体操训练的重要任务。本文以参加2012年全国体操锦标赛和上海、江苏、安徽、云南、四川、北京6省、市体操队的现役女运动员91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竞技体操女运动员阶段性运动损伤及其特征进行分析,探寻其产生机制。并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个优秀的散手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绝对因素(身体结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和基本因素(后天训练)。作为绝对因素,选材是十分重要的。散手运动员的初级选材,是中级、高级选材的基石,是散手运动员走向成功的保证,是提高散手运动技术水平的重要一环。笔者认为散手运动的初级选材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 心理选材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我国32名10~11岁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进行研究,筛选出对10~11岁女子体操运动员专项成绩有显著影响的力量素质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方法确定力量素质指标的权重系数,建立10~11岁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发展的理想标准值,为科学调控10~11岁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最优控制力量训练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参加第20届冬奥会自由式滑雪Moguls运动员(35名男运动员和30名女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男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为24.06岁,平均身高为175.14 cm,平均体重为72.91kg,平均克托莱指数为416.13;女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为25岁,平均身高为161.36 cm,平均体重为53.07kg,平均克托莱指数为356.60。这些优秀运动员的身体基本形态指标可以为我国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运动员的科学选材、科学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徐惊蕾  周曰智 《体育科研》2009,30(5):60-61,89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我国竞技竞技体操运动员选材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竞技体操运动员选材具有选材的动态性与连续性、单项间的互补性、选材方法的层次性、选材的地域性、选材层次与指标的多样性的特点以及选材评定方式的综合性特点。  相似文献   

10.
1.青少年体操运动员选材的特点 1.1早期选材是体操运动的重要特征 现代竞技体操项目经过不断地发展,逐渐呈现出运动员低龄化的特点,特别是女子运动员在13、14岁登上世界大赛领奖台的不胜枚举。由于比赛年龄小,则开始训练的年龄必然更小,目前各国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开始训练年龄已经提前到6、7岁,甚是更早。  相似文献   

11.
马海涛  张红 《福建体育科技》2004,23(3):32-34,3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录像调研等方法,通过对35届和37届体操世界锦标赛男子单项成套动作的统计分析,归纳出当前男子竞技体操单项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男子竞技体操制定未来发展战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第 35届体操世锦赛和九运会体操比赛各单项决赛成套动作的统计 ,分析我国体操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所具有的优势 ,扬长避短 ,为今后体操的训练比赛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和录像统计法,对2006--2008年版规则执行后的,第39、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跳马决赛选手,使用动作的难度、类型及完成质量等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和分析,揭示了当今世界女子跳马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中外竞技健美操女单运动员难度动作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通过对2006年第9届健美操世锦赛女单冠军和中国女单比赛套路中难度动作的分析探讨,从所选难度的组别、所选难度的级别、难度动作的整体分布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单运动员所选难度动作组别和冠军选手差别不大;难度动作级别与国外选手尚有一定差距,难度动作在整套动作中的分布合理;难度动作组合利用稍高于冠军选手。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法,对第29届奥运会、第4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第11届全国运动会和第4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跳马单项决赛运动员跳马动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动作类型上,国外运动员以踺子类、前手翻类为主,而我国运动员踺子类、前手翻类和侧手翻类均衡发展;2)中国运动员与国外运动员相比,在最高动作难度和动作质量上均稍差;3)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跳马项目中国运动员具有优势,但美国和俄罗斯运动员亦不容忽视,个人优势逐渐减弱,整体实力仍需提高.  相似文献   

16.
我国女子竞技体操实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体操比赛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体操女队在第39届世锦赛取得多项历史性突破主要原因是对新规则准确把,举措得当。认为今后要注意大力培养有绝招的"特长"型选手,突出强项,扩大夺金面。  相似文献   

17.
对2003年全国体操锦标赛男子跳马比赛的情况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3年"东渡杯"全国体操锦标赛男子跳马比赛情况的技术统计、分析与研究,揭示了我国运动员在跳马项目上的长处,同时也指出了存在问题,尤其是与第37届世锦赛跳马前8名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提出了几点积极建议,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查阅了国内外大量体操文献,从功能意义、比赛目的、组织形式、参赛队员等几个方面对世界大众体操节与我国的仙桃国际体操节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我国在推广普及体操运动方面与西方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推广目的不明确,比赛的组织形式上尚不成熟,比赛时间不固定等方面,从而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我国体操分支发展中的不平衡,体操项目的推广措施及手段方面存在源头性的错误,使我国体操尽快摆脱“重竞技轻大众”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003年全国体操锦标赛男子跳马前8名决赛情况的技术统计、分析与研究,揭示了我国运动员在跳马项目上的长处,同时也指出了存在问题,尤其是与第37届世锦赛跳马前8名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提出了几点积极建议,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第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看雅典奥运会我国男子实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调查访问.录像观察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决赛前8名队,全能决赛前8名运动员及各单项决赛前3名运动员的成绩,动作难度和完成情况进行研究。笔者认为,中国队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有望实现4枚金牌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