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一、"三标"与"三包"儿子在学校上四年级,在班内担任小组长和数学课代表。本学期对于班级实施的"三标高快",他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他活学活用,将三标的理念植入家庭,自称为"三包"。以前,他做事拖拖拉拉,催促好几遍才完成;现在,无论是吃饭穿衣,还是整理家务,他都打理得井井有条,用他自己的话说,要高快。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初出茅庐的教学新手,还是教坛上久经沙场的老将,课堂上都不免会遭遇"冷场"."冷场"现象可分为主动"冷场"和被动"冷场".主动"冷场",有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是一种教育智慧,有一定教学价值;被动"冷场",是一种教学意外,如果处理得当,同样有教学价值.教学中,合理调控,有效避免被动"冷场",这是语文课堂教育艺术,也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在家上学"现象还是备受关注的校内教育公平问题,都昭示着当前同质化特征明显的学校教育面临着多样性的挑战。多样性是现代多元社会及学校的内在属性,是有关价值观的问题。最好的学校应该和最好的家庭相似,值得生活在其中的所有成员珍视。在这个过程中,校长的责任是凝练"家庭和共同体"的价值观,并提出与此内在一致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叶圣陶先生有一句著名的教育名言——"教是为了不教",给人最大的启发就是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很重要。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家庭里的教育,教育者都应当注意培养孩子自主做一切事情的好习惯。为了将来"不教而教"不仅是我们在教育工作中所追求的一种境界,更是现实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为了"不教而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更高质量完成的重要的教育任务。一、教是为了不教  相似文献   

5.
<正>去年年会,与会的校长们研讨了这么个题目:"现代职业学校的转型发展",包含了下面几层意思:一,十八大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那么"现代职业学校"的产生和形成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当下的职校"要成为"现代的职校",怎么走?二,题眼是"转型"。这个词在职业教育的话语系统里并不新鲜,什么从"重规模"到"重质量",从"以就业为导向"到"以人为本",从"首岗胜任"到"多岗适应"……无论是政界还是学界,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做的谈的都很多。那么如今在"现代职业教育"的建设背景下,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大环境中,职业教育、职业学校"转型"的内涵和外延是否都会有一  相似文献   

6.
<正>读了"博爱:一所图书馆中的学校"深感着迷和欣喜。无论是"着迷"还是"欣喜",都源自于博爱小学对阅读的创造性理解和创造性实践,从而使阅读所蕴藏着的力量充分释放出来,发挥出巨大的能量,我姑且称之为阅读的"魔法"。从"诗意"的角度看,博爱小学把一所学校"重建"为"图书馆",或"放进"图书馆,意味着什么样的"诗意"和"创造"?  相似文献   

7.
<正>一顽疾的"解药",我们更是跟那时的"大多数"一样茫然无措。其实,"应试取向"是一种"非常态"的教育。它"要分不要人",经历这样的教育,大多数人的快乐没有了,大多数人的健康没有了,大多数人的未来没有了。陶行知先生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样的教育无论是对个人、家庭还是国家、民族。都是苦难和没有希望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是对教育本义的一种扭曲和变态。痛定思痛,有识之士纷纷"揭竿而起",不断对"应试取向"进行"反动",于是便有了朱永新和他的"新教育实验",有了  相似文献   

8.
每一个身处学校的人都知道,决定学校质量的有三个要素:师资、生源和管理。提升教师素质和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手段就是管理。毋庸讳言,无论是柔性管理还是刚性管理,关键着眼点还是教学质量。对教学质量管理的落脚点应当是在"两课"上,即课表和课堂。而  相似文献   

9.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学校师生共同前进的动力。我校以"和育"文化引领发展,将"以和致育,奠基人生"作为学校不懈奋斗的目标。"和育"就是以"和"致"育",五"和"而"育",即以和谐、和美、和实、和悦为特征,追求身心、教学、课程、师生、家校的和谐统一,创造执中守正、和谐有序、相容共生的"和育"文化,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为学生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字如其人,很多时候汉字书写很重要,毕竟学好语文的第一要素乃是写好汉字。然而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在写字教学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却收效甚微。大多数低年级学生写字现状"惨不忍睹":要么字迹潦草,歪歪斜斜,蚯蚓爬似的;要么一行字中,大的大,小的小,蝌蚪似的;要么同一个字当中,有的偏旁大,有的部件小,比例严重失调……究其原因,固然有学生的原因,但更多的却是学校、教师、家庭的忽视,认为只要成绩好,其余不  相似文献   

11.
<正>有人说学校像家,因为学校应该有家庭般的温暖、友爱和支持。于是,无论是在班级、年级还是各个社团,教师都将其当成"家"一样用心经营着,为的是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超越血缘关系,所有人友好相处、互帮互学的大家庭。中关村第三小学万柳北校区"三室一厅"的设计,在空间布局上就很像居家过日  相似文献   

12.
"经世致用"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它强调"入世",重视今世所为,因而具有极大的社会生活实用价值。无论是人文精神还是教育方法,无论是知识学习还是能力培养,从"经世致用"发端的"学以致用"思想,对改革发展中的大学语文教育来说,都有着很强的启示意义和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教育的启蒙任务还是教育的救亡任务,它们的落脚点都是"兴学校"以"育人才",但所育之"人"在不同历史阶段则有着不同的理解。救亡范式下的教育变革把人理解为器物之材,仅仅关注人作为手段的工具性价值,把人培育成为民族救亡之"材"料。随着启蒙精神的深化,教育变革开始关注到人本身作为一种自足性的目的而存在。近代中国教育启蒙的主题也逐渐从培养"器物技艺"层面上的救亡"造材"转换到"思想文化"层面上的觉醒"立人"。教育要以唤醒民众的自主自觉意识为己任,要"使人成人",而不能"使其成为器"。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社会混乱与专制统治的影响,近代中国教育的启蒙立人之理想一次又一次停留于观念层面。  相似文献   

14.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无论是在平时练笔的时候,还是在写考场作文的时候,都应该精心设计作文的开头,努力地使作文的开头做到"快"、"境"、"奇"。所谓"快",就是简洁明快。作文开头的作用无非是交代缘由与背景、  相似文献   

15.
关于情态动词的研究,无论是大类的名称、词性的确定,还是群内成员的数量,都尚无定论。现代汉语中的情态动词,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针对"该""应该",通过微观的、具体的比较,以呈现这两个词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时下的校园,不管是历久弥坚的"老脸庞",还是稚气未脱的"新面孔",只要你稍加留心,就会在校园发现"校史"的身影。所谓"校史",就是真实记录一所学校成长的轨迹,是其传统的集聚、精神的映射、风格的体现。虽然"校史"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  相似文献   

17.
"教育","教"意为"老师全职授业",强调全日制和专职性质,转义为全脱产授课业,从而有了"老师全天专职教授"的意思。"育"是指对未成年人灌输社会主流价值观,使之能顺利进入主流社会,成长为社会有用的人;简而言之,"教"是指老师全身心授业,"育"指同化未成年人,使其成为中华文明社会的合格成员。可见,教育成功的关键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信息互通、通力合作、协同参与。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保持一致。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若只有  相似文献   

18.
嗨!大家好,我叫李鸣慧,小名慧慧,已经过了12个生日了。我爱好广泛,唱歌、跳舞、绘画、运动都喜欢,人称"大画家",又叫"小健将"。说起班里的"大画家",大家都会不约而同想到我。是的,绘画是我的最爱,我还是学校美术兴趣小组的队长呢,作品还刊登在学校的校刊上。我第一次学画画是上幼儿园时,老师让我先学最  相似文献   

19.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引为骄傲的经典诗人,叶赛宁是俄罗斯的经典诗人之一。在俄罗斯诗坛上,叶赛宁是继普希金之后最闪亮的名字,是"俄罗斯诗人当中最具俄罗斯民族特色的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斯捷尔纳克曾袒露自己的心声.说他"喜欢叶赛宁的全部作品",因为叶赛宁"是表现民族精神和民族传统的极其典型的俄罗斯诗人".因为叶赛宁"出色地捕捉到了俄罗斯的乡土气息"。如今,无论是在俄罗斯本土.还是在俄罗斯境外,人们只要谈起俄罗斯诗歌.便会首先想到普希金及叶赛宁。  相似文献   

20.
贾宪章 《辽宁教育》2013,(7X):45-45
<正>走进时下的中小学校园,各种"主题文化墙"或赏心悦目,或发人深省,或催人奋进,让人忍不住驻足观赏。这一生成性教育载体,不管是介绍学校沿革、办学成果的"主题展板",还是展示重大新闻、公开活动方案的"主题报栏",或者是展评师生作品、展示创意实践的"主题橱窗",都应以全校师生为"知音主体",为他们提供一个自我体验、自我规范的动态平台,成为他们了解世界、励志人生、陶冶情操、弘扬正气、释放才情的精神园地。然而,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时下许多"主题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