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研究目的]随着网络威胁成为全球性挑战,威胁情报已经上升为国家安全层面的战略情报。公私合作模式是美国建立威胁情报体系的重要基石,分析探讨美国威胁情报公私合作模式,对于促进我国威胁情报体系的建设,探索网络空间新型治理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方法]结合公共物品理论,对美国威胁情报公私合作模式的产生原因、发展历程、制度保障、实践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为我国威胁情报公私合作实践提出建议。[研究结论]相较于传统国家安全情报,威胁情报是一种不纯粹的公共安全产品,具有更加强烈的公私合作动因,促进了公私合作模式在情报界的发展。当前,美国威胁情报公私合作模式正在从情报共享转向情报赋能,提升了美国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应急响应和网络归因能力。根据美国威胁情报公私合作的实践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应在威胁情报工作中完善威胁情报共享机制,推动威胁情报产业发展,发挥公私合作模式的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近年来,美国大力推进“印太战略”,并将其关注点放在情报领域,试图升级“印太”情报合作体系,对此问题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分析中国国家安全环境。[研究方法]基于联盟理论构建什么是联盟、联盟形成的原因和逻辑、联盟的困境分析框架。美国试行升级的“印太”情报合作体系现状包括理念、内容和机制。该情报合作体系形成的逻辑可以从国家利益、内部意识形态、外部威胁三方面探讨。[研究结论]美国“印太”情报合作体系的升级仍存在诸多困难,根本因素是国家利益存在分歧;内部问题,即联盟信任感与对美依赖程度降低;缺乏对外来威胁的同一认知。虽然如此,这种尝试依然对中国造成了严重威胁,需要加强认识与应对。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是美国情报界正在推动的重要技术之一,无论是学界还是官方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分析人工智能融入美国情报体系的现状和发展困境,对未来正确运用人工智能、合理有效规避风险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方法/过程]从美国情报界运用人工智能的相关报告和研究成果出发,探究人工智能在不同情报手段中的运用现状,并分析其融入情报界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结果/结论]美国情报界对人工智能的研究与运用居于世界前列,不能否认人工智能在情报工作中有较好的应用,但也必须重视其带来的一系列伦理和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近年来,英国情报机构不断对外散布中国“威胁”认知,对此问题的探析,有助于更好应对国际挑战。[研究方法]以英国发布涉华报告为起点,在总结、归纳其情报体系三级架构基础上,借用社会学框构视角,剖析英国情报机构塑造对华“威胁”认知中使用的“聚焦”“桥接”“转换”等手法。[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发现,英国情报机构对华“威胁”认知的塑造,是其利用情报泛安全化迎合美国、借助情报意识形态化制造对立、主动设计情报以服务政治需要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对此,在重视对英美等西方情报界动向的基础上,既要加强情报的研判、预警能力建设,更要加强情报斗争能力和话语权建设,以铸牢国家安全底线。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印度近年来持续推进情报合作对我经略周边与地缘安全埋置不稳定因素,研究印度情报合作的推动因素,能帮助理解印度情报工作发展情况与本质规律,为我国应对提供借鉴参考。[研究方法]通过搜集并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结合国际合作领域相关理论与印度情报合作实践,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探究印度情报合作的驱动力。[研究结论]填补国防实力缺口、维护安全稳定和提升国际地位是印度情报合作的内在动因,同时印度也因其独特的地缘价值、可观的合作利益和良好的合作声誉备受合作对象的青睐。  相似文献   

6.
申华  朱婕 《情报杂志》2023,(8):1-6+28
[研究目的]信息共享是新世纪以来美国情报界情报改革的重点领域,2005年以来的四份美国《国家情报战略》对此均有专门论述。研究美国情报界信息共享战略指导的演进,对把握美国情报技术能力的建设发展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比较分析的方法,系统梳理信息共享在各版《国家情报战略》指导下的发展进程,结合其他政策文件,从演进内容、演进动因和演进特点三个方面进行解析。[研究结论]各版《国家情报战略》对信息共享内容的相关阐述在模式、功能和风险管理方面呈现演进态势,演进的动因是情报文化的转变、情报能力建设的要求和数据管理方式的更新,战略指导的演进具有其内在逻辑和规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目前,国内反恐情报主要集中在立法、执法及合作机制等领域,对国际反恐融资情报领域研究则较为薄弱。[方法/过程]阐述了国际反恐融资情报体系的形成及特征,论述了组织系统“情报决议—情报政策—情报合作—情报执行”和管理系统目标导向、一体化运行、监测领域、第三方组织、反恐融资制裁等内容,并分析了运行支持系统。[结果/结论]国际反恐融资情报体系发展对于我国反恐融资情报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启示:系统推进我国反恐融资情报体系顶层设计建设,深化我国反恐融资情报体系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设,大力推动我国反恐融资情报体系多中心协同治理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8.
胡成  朱雪忠  代志在 《情报杂志》2022,41(2):35-42,34
[研究目的]知识产权对我国科技安全与经济安全等众多领域的安全问题都产生了日益重要的影响,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对保障国家总体安全意义重大,而构建国家知识产权安全情报体系能够为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提供情报支撑。[研究方法]从知识产权战略安全、知识产权创造安全、知识产权运用安全与知识产权保护安全四个维度分析了知识产权安全对情报的现实需求,并基于知识产权活动流程构建了国家知识产权安全情报体系,对体系的内涵进行解析并阐述了体系构建的支撑。[研究结论]国家知识产权安全情报体系包括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安全情报、国家知识产权创造安全情报、国家知识产权运用安全情报与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安全情报。安全情报分析机构、安全情报知识库、安全情报分析方法与工具、安全情报人才培养等构成了国家知识产权安全情报体系构建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五眼联盟正强化太空领域的情报合作,此举将引发全球性军备竞赛,深入分析其历史演进中太空情报合作的背景、动因和举措,对我国维护太空资产与国家安全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根据历史档案、战略文件以及智库报告等资料,梳理五眼联盟太空情报合作的历史进程与发展现状,归纳总结出其合作的特点、途径,并以此分析其发展前景。[研究结论]五眼联盟正通过加强战略部署、推进技术研发、优化共享机制与创建太空规范等路径强化太空情报合作,预计该举动将持续下去并对我国科技、军事、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多领域带来切实的挑战。因此,我国应密切关注五眼联盟太空情报合作进展。  相似文献   

10.
宫高杰  丁诗颖 《情报杂志》2023,(6):39-45+61
[研究目的]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作为全球资深的情报机构,从冷战开始至今为巴基斯坦外交决策制定和周边安全形势的稳固提供了有效的情报支持。通过分析掌握三军情报局的组织结构和行为模式,可对中国情报事业建设提供经验借鉴。[研究方法]从三军情报局的历史沿革视角切入,研究其内部结构与功能特征,分析情报工作和机构改革困境,探索情报实践过程并总结作用经验。[研究结论]三军情报局经过长期的情报实践与经验积累,对地区安全治理及国家领土主权的维护起到了有效的情报支撑作用,为中巴合作以及中国情报安全建设提供了有益镜鉴。  相似文献   

11.
张力 《情报杂志》2021,(2):8-13
[目的/意义]国家情报评估是供美国决策层使用的、在国家安全事务方面最权威的书面评估,研究国家情报评估的理论渊源有助于深入其本质。[方法/过程]梳理国家情报评估实践与理论准备,分析该评估实施中秉承的基本原则,总结美国情报界有关国家情报评估的争鸣。[结果/结论]美国的国家情报评估经过理论与实践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基本原则,同时也出现诸多争论和分歧,这些分歧既是情报评估活动当下面临的困境,也是情报理论突破的未来机遇所在。  相似文献   

12.
王琳 《情报杂志》2023,(6):124-130+207
[研究目的]情报体系是突发事件下粮食应急联供决策与运作的重要支撑,强化粮食应急供应过程中的情报采集、存储、共享、分析和溯源等职能是提高粮食应急决策科学性和运作高效性的重要途径。[研究方法]在梳理粮食应急情报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区块链的粮食应急情报体系理论框架,并从体系要素分析、平台架构和组织结构设计、运作流程重塑等方面阐释基于区块链的粮食应急情报体系构建。[研究结论]区块链为突发事件下粮食应急供应行动提供全周期的情报支持,在保证粮食应急情报及时、准确、全面共享的同时能够实现情报预警和情报溯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胡荟 《情报杂志》2021,(3):17-22
[目的/意义]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情报机构规模大、经费多、活动频繁。为了管理和利用好这股庞大的势力,令其成为服务美国国家安全的有力工具,美国政府和国会不遗余力地创设和完善其国家情报法规体系,希望通过法治手段实现对情报的高效驾驭和管控。着眼美国国家情报法治问题,力求挖掘其实现国家情报法治的主要方法和路径,以期为我国相关机构的法治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从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四个层次,揭示了美国国家情报法治的主要方法和路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美国国家情报实现全面法治的主要方法存在于以下四个方面:科学立法、秉公执法、公正司法和全员守法。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从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竞争背景出发,分析美国《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的立法目的与核心内容,探讨该法案带给中国的科技安全情报含义,并提出我国科技安全情报的发展建议。[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研究、对比研究等方法,研究美国科技立法对我国科技安全情报发展方向的启示以及我国如何建设适应当前国际形势的科技安全情报体系。[研究结论]美国在科技领域的立法集中反映了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与战略目标,我国必须始终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引领科技安全情报体系建设,把握科技安全情报体系的核心要素,优化情报流程,输出更高质量的科技安全情报服务,为新形势下的中国科技安全与发展贡献情报力量。  相似文献   

15.
戚凯  李坤泽 《情报杂志》2023,(11):61-64+85
[研究目的]在中国的海外利益持续扩大的新形势下,提升情报保障工作水平对维护中国海外利益安全极为重要。研究这一问题有助于总结当前情报保障工作的经验并反思不足,进而寻找提升方向。[研究方法]定性分析中国海外利益安全保护面临的新形势,归纳总结情报保障工作存在的不足,运用战略思维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研究结论]当前中国海外利益呈现诸多新特征,相应的情报保障工作在搜集能力、情报质量、人才培养、数字化进展、国际合作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因此需要加强机构间协调配合、整合现有资源、加强人才培养、提升情报数字化科研水平,并寻求扩大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6.
洪云鑫 《情报杂志》2023,(11):100-104
[研究目的]“情报学派”理论与当前日美太空情报合作的现状相符,基于该理论研判两国的具体立场是分析其合作未来趋势及影响的重要依据。[研究方法]通过文本分析方法,系统性梳理日美在太空情报领域合作的历史沿革,并剖析两国深化合作背后的逻辑。[研究结论]该研究发现,两国正在由单纯的太空情报合作上升至作战合作,且逐渐呈现出多边合作态势,同时遏制中国的权重大幅上升。鉴于此,中国应继续关注日美在太空情报领域的合作态势。  相似文献   

17.
欧阳洛奇 《情报杂志》2024,(3):39-44+16
[研究目的]近年来,欧盟愈发重视通过“全政府”和“全社会”的方式来应对各类安全威胁,并将其应用到情报合作中。对于欧盟相关对策的梳理可为我国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提供一定借鉴。[研究方法]从“全政府-全社会”概念的起源谈起,梳理了欧盟对于这一概念的认识及其实践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欧盟情报合作的变革思路以及未来发展可能面临的挑战。[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发现,欧盟在“全政府-全社会”路径的推动下,极大地提升了其情报一体化程度。然而,欧盟的情报合作仍面临着成员国参与不积极、缺乏基本的情报资源和相关整合难度过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美国情报界“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情报界的远景是将情报界改革为"情报企业",实现网络化和一体化的目标,就此对美国情报界一体化提出的背景进行剖析,对一体化进程中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构想的结构化模型,对其实现目标的关键环节、存在缺陷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自2020年政治危机以来,白俄罗斯情报系统积极推动改革调整。随着中白两国建立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对此进行专门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基于政府官方资料、新闻报道、智库报告以及相关文献,梳理分析白俄罗斯情报系统的组织结构和改革特征,并从组织、社会、政治和安全四个方面剖析改革的内在逻辑,最后就其工作成效进行客观评价。[研究结论]白俄罗斯情报界的改革调整主要集中于情报法规、情报披露、情报权力和情报合作四个方面。官僚部门的利益诉求,民主法治的价值理念,总统执政的现实需要,以及对多极世界的战略追求是驱动改革的四个主要逻辑。整体来看,白俄罗斯情报系统在维护国家安全稳定方面成效显著,但也面临着改革所带来的各种问题。鉴于白俄罗斯国家安全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国需紧密关注其情报系统的发展动向,为未来两国情报合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我国竞争情报研究综述   总被引:45,自引:6,他引:39  
邱晓琳 《情报理论与实践》1999,22(3):211-214,174
我国从1980年由杨沛霆同志首次在文献上讨论intelligence[1]至今,对竞争情报(competitiveintelligence)的研究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研究成果近千篇,专著两部.研究人员涉及科技情报界、社科情报界、企业情报界以及军事情报界和政府部门等.除丰富的文献成果外,还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竞争情报示范工程和应用案例[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