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文章用不足2000字的篇幅,生动地叙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学者和革命家的光辉事迹,彰显了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学者潜心钻研、治学严谨,作为革命家、民主斗士敢说敢做、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颇具美意。叙事角度独具匠心朱自清先生曾高度评价和赞扬闻一多先生,说他“为民主运动贡献了他的生命,他是个斗士,但是他又是一个诗人和学者,这三重人格集合在他身上,因时期的不同而或隐或现”。要想用一篇不足2000字的短文来高度概括叙写闻一多先生的个性特点、精神品质并非易事。因此,诗人臧克家匠心独运,精心选择叙事的角度,只从…  相似文献   

2.
赵燕翼同志没见过闻一多先生,但读过他的诗集《红烛》、《死水》,珍藏了闻一多先生的木刻头像。他受闻一多先生影响拿起刀笔走上文艺和革命的道路。他一直把闻一多尊为“心中的老师”,写了一篇文章登在《群言》上。我也从未见过茅盾先生,但我有《茅盾文集》乃至《全集》,其中的很多作品我曾反复研读过。更为难得的是,在我还是学生时,以及后来当了教师,茅公曾数次复函赐教,并为我荐发作品,直到他逝世前几年还帮我审定  相似文献   

3.
臧克家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文章中,怀念了闻一多先生的一生,简要描述了他的生命历程,认为闻一多是个"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特别是他在李公朴追悼会上"拍案而起"与特务分子面对面斗争的大义凛然,更显示了作为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的铮铮铁骨。  相似文献   

4.
在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斗士闻一多先生诞辰105周年纪念日,浠水县闻一多中学彩旗飘扬,师生喜笑颜开,一派喜庆的景象。学校隆重地举行了闻一多先生青年时期的全身铜像揭幕仪式。铜像后面是黑金沙大理石砌成的弧形屏风,屏风上嵌有"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三行大字,屏风背面  相似文献   

5.
纪念鲁迅先生逝世60周年闻一多先生逝世50周年●毕克非鲁迅、闻一多是伟大的,他们二位在我的心目中,正如中国文化史上的屈原与文天祥。只要想到爱国与正气,就会想到他们。今年,鲁迅先生逝世60周年!今年,闻一多先生逝世50周年!这两位大师有如下共同之处:他...  相似文献   

6.
脚皮教子     
闻一多先生是著名的诗人、学者,伟大的爱国者。不但他的学识和道德操守令后人高山仰止,他的教子方法也别出新裁堪称一绝。据曾经跟闻一多先生一起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采风的马学良先生说:“那时每天记录完毕以后,回到宿营地,稻草铺在地上。他老叫我同他在一起,整理文献。我们点着蜡烛,整理完才睡觉。他总是支着一只脚,挑脚上的水泡。挑完了,他把挑下来的脚皮,用一个小袋子装进去。”从水泡上挑下来的皮可谓登不得大雅之堂,一般人避之而惟恐不及,可为什么闻先生却视之如珍宝呢?后来,马学良先生才知道闻一多先生这些脚皮的用处:…  相似文献   

7.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一篇叙事散文。文章用不足2000字的篇幅,生动地叙写了闻一多先生的光辉事迹,表现出他作为诗人和学者潜心钻研、严谨治学的态度,以及作为革命家和民主斗士敢说敢做、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8.
闻一多先生是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民主战士,是蜚声中外的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他可歌可泣的一生,值得人们深深地怀念。在“一二·一”运动纪念馆里,有一帧条幅,上面写着“闻一多先生精神不死”9个大字,并注明写条幅的时间是“1946.7.15”,条幅旁还有说明,说“这是某同学用闻一多先生牺牲时的鲜血写的”。后来,《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用闻一多先生的鲜血写成的条幅》,详细介绍这血写的条幅。读罢令人思前想后,疑窦丛生。  相似文献   

9.
教材分析: 1.《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于1925年创作的一部组诗,组诗分七章。它们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洲湾、九龙、旅顺、大连。《澳门》是组诗为首的一章。2.组诗创作背景:1922年7月,闻一多先生赴美国留学。因不堪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毅然于1925年5月回国。而“五州惨案”就在他归国后数日发生。英、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暴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闻一多先生更是义愤填膺。他痛感中  相似文献   

10.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一篇叙事散文。文章用不足2000字的篇幅,生动地叙写了闻一多先生的光辉事迹,表现出他作为诗人和学者潜心钻研、严谨治学的态度,以及作为革命家和民主斗士敢说敢做、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信息广场     
浠水县闻一多中学举行闻一多诗歌演唱会2007年11月24日,是闻一多先生诞辰108周年纪念日。为纪念闻一多先生,并以此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浠水县闻  相似文献   

12.
初中语文第四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在注释“何妨一下楼”时说:“闻一多晚年很少下楼,人们称他‘何妨一下楼主人’。”闻一多先生有“晚年”吗?晚年是指“老年人一生中最后一个时期”(《现代汉语词典》),而“老年”又是指六七十岁以上的年纪。该册在《最后一次讲演》的注释  相似文献   

13.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文章的标题醒目而凝炼。闻一多先生是中国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教授,同时又是一名英勇无畏的伟大战士。四三年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反动与腐败,他积极参加争取民主的斗争,抗战结束后,他坚决反对国民党勾结美帝发动反人民的内战,四六年七月十五日在昆明被国民党匪邦暗杀。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赞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还说“我们应当  相似文献   

14.
七子之歌     
经典的歌曲难忘的旋律【小编"点"歌】《七子之歌》的歌词是闻一多先生的一组现代诗歌,作于1925年3月。当时闻一多正在美国纽约艺术学院留学。他在美国已经生活了将近三年,多次体会到种族歧视的屈辱,他看到和听到的一切都激发起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相似文献   

15.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一篇记人的记叙文,字里行间充满浓郁的诗意。这是为什么呢?一是因为臧克家本身是一位热情澎湃的诗人,在字里行间储进诗意,堪称他的个性化写作;二是因为闻一多先生本身就是一位集诗人、学者、革命战士于一身的杰出人物,在为他“立传”时饱蘸诗意,足以浓化抒情色彩。  相似文献   

16.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社会活动家闻一多先生《七子之歌》里的诗句。《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于192 5年写成的。他以深厚、炽热、焦灼的感情,以拟人化的手法把帝国主义侵占的中国七块领土澳门、香港岛、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比作与祖国母亲失散的七个儿子。在诗中,闻一多先生以七个儿子的口吻,连续七次深情地呼唤:“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一、《七子之歌》的创作闻一多先生1899年出生于湖北,1912年成为北京清华学堂第二届学生,192 2年赴美国留学。在美国的几年里,闻一多既目睹了资本主义的文明,…  相似文献   

17.
当代著名诗人臧克家在《诗与生活》里说,1930年他报考青岛大学英文系,虽然数学不及格,但因国文获得98分的优异成绩而被中文系破格录取。当时主持国文阅卷的是著名诗人、学者、时任青岛大学中文系主任的闻一多先生。闻先生一向以阅卷严格著称,在他手下,作文能得个60分就很不容易了,而臧克家竟只差2分即为满分,这正说明他的文学才华得到了闻一多先生的赏识。  相似文献   

18.
闻一多先生在大学教书期间,上课很有一套。他曾经用一个简单的算式来讲述文学艺术作品需要注意什么。  相似文献   

19.
刘琴 《湖北教育》2023,(2):54-55
<正>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说和做》是一篇传统篇目,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以及作为革命家“说”了就“做”的特点,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赞扬了他为国家、民族、民主献身的精神。教学中,教师多在闻一多先生的人物品质上下功夫,或多或少地忽视了这篇文章语言表达上的巧妙。  相似文献   

20.
正悦读之前:闻一多先生在大学教书期间,上课很有一套。他曾经用一个简单的算式来讲述文学艺术作品需要注意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