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在社区参与上主要存在参与内容具有明显选择偏好、参与行为具有区隔性以及参与意愿与实际参与行为不符等问题。通过建构利益驱动机制、认同驱动机制和制度驱动机制,帮助居民拓宽获取社会资本的渠道,增强居民社区认同感,搭建社区参与的制度平台,有助于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改善社区居民参与状况。  相似文献   

2.
社区社会组织作为和谐社区建设的有效载体,在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社区需求,拓展社区资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提升居民的社区参与途径.增强居民的社区参与能力以增强社区权能是和谐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合肥市琥珀街道琥珀潭社区正是在“议行分设”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下,积极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和谐社区建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拓展了居民社区参与的途径,增强了居民的社区归属感,促进了社区增权。  相似文献   

3.
城市单位社区在社区发展形式中依旧占据一定地位,具有自身的特点。居民参与意识是指社区居民为实现对社区义务的管理、决策、监督和建设而形成的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和有目的的价值取向,它对居民参与行为具有重要的支配和导向作用。影响城市单位社区居民参与意识的主要因素有:社区居委会、居民的年龄及学历、居民内在的利益驱动等。  相似文献   

4.
在城镇化的背景下,针对“村改居”社区在整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认同性整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调查研究作出研究设计,论证假设,发现“村改居”社区认同性整合在利益整合体制和居民参与意识等方面的问题,指出认同性整合的关键在于完善社区保障制度和服务功能,增强居民参与及组织活动等。  相似文献   

5.
谢孟瑶 《考试周刊》2011,(8):132-133
随着城市社区化步伐不断加快,居民追求健康、参与体育锻炼和休闲娱乐活动的意识不断增强,对社区体育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社区体育在场地设施、人力资源等方面十分欠缺与高校拥有丰厚的体育师资和丰富物力资源形成对比。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武汉市杨园街道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从达成社区参与目标方式的角度(社区参与目标取向是推进或实现四个转变,即决策转变、合作转变、外在参与转变、资源转变).发现和分析了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四个特点,即利益和兴趣唤起社区参与意识;参号效能感激发社区参与积极性;居民委员会组织是社区参与的保障;社区沟通不足限制社区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7.
社区教育已成为我国社区治理的重要方式,社区教育的持续发展有赖于居民的积极主动参与.为了解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动因,以认同理论为研究视角,对广州11个市辖区居民展开调研,发现居民的社区教育参与呈现显著的类型分化,通过社区教育确认并强化的情感认同和个人价值认同是居民参与的主要动因.居民在参与社区教育的过程中通过方言和传统活动强化了社区归属感和文化自豪感,获得了基于情感的认同;又通过获得"面子"和权威认可,强化了对个人价值的认同.为促进社区教育健康发展,社区应创设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满足不同居民的实际需求;强化非户籍居民归属感和自豪感,促进文化融合;强调社区教育专业性,培养社区教育的专业权威代表,促进居民个人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8.
中产阶层的社区参与:意识与渠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产阶层是那些在职业声望和收入都相对较高,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人群,以往研究认为他们很少参与社区事务,其实他们通过业主委员会也在积极参与社区活动,而且他们在环保方面具有很强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因此,要为中产阶层参与社区活动创造物理沟通平台。同时加速居民利益社区化的进程,使中产阶层居民在利益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参与社区事务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瑞吉欧社区式管理模式视角,分析我国农村社区学前教育面临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不强、幼儿园与家庭及社区脱离和教育管理局限于传统路径的困境;提出农村社区学前教育的相关主体应从宣传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居民的参与意识;重视家、园、社区联系,实现家、园、社区有效合作;突破传统管理路径,寻求走出困境的出路。  相似文献   

10.
社区居民参与机制是贫困人口获取收益和发展机会的手段,利益制衡机制是社区居民受益的核心和保障。以岳西县黄尾村为例,对黄尾村乡村旅游扶贫开发中社区居民参与的内容、层次和受益情况进行分析,从社区居民参与机制和利益制衡机制两方面提出安徽大别山区社区参与旅游扶贫受益机制优化建议,主要包括优化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完善利益分配制度、健全利益补偿制度等。  相似文献   

11.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企业形象发展的新趋势--企业绿色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形象在企业的竞争中日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21世纪的企业究竞应该塑造什么样的形象?毫无疑问,“企业绿色形象”必将成为未来企业形象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认为古方言“伯都”中的“都”当通“虎”;《韩非子·五蠹》“耿介之士”中的“耿”当通“战”;提出对于上古牙音①与舌音之间的关系,应从语音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将有助于对上古音的正确认识,进而有效地指导音训实践。  相似文献   

14.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之后,基础教育改革中出现了"选科"和"走班"两类新的问题,"选科"的结果是"定向"(或分流),"走班"是"选课"的结果。科学的"选科"是基于能力倾向测验的分类决策,"选课走班"是基于学业评价的安置决策。这两种测验的目的不同,优秀的标准不同,施测的时间不同,效度要求不同,参照的选择不同,编制的依据不同,计分和结果呈现的方式不同,结果的解释不同。  相似文献   

16.
没收财产作为附加刑的一种应当具有惩罚的性质。没收财产分为没收全部财产和没收部分财产。犯罪分子在没收财产以前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并经法院决定,应当予以偿还。偿还债务虽然具有正当性,有利于维护债权人的利益,但没收财产毕竟是刑罚的一种,理应具有一定的惩戒作用,因此应当合理界定以没收的财产偿还债务的范围以及偿还的方式。在没收部分财产的情况下,以没收的部分财产与犯罪分子剩余财产的比例确定偿还债务的范围,可以同时考虑到刑罚的惩戒功能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的发展来看,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意义。农村建设既关系中国的自强、复兴与社会的稳定,也关系人们的生存与生活的诸多问题。因此,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党的四代领导人对农村建设的问题都是高度重视。党的指导思想从起始于马克思主义以来,有着一显著特点,即一脉相承性,同样,农村建设也不例外。为此,从哲学理论依据、理论品质、发展目标几个方面论述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思想的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8.
宪法实施是宪法作为根本法的内在要求,也是各宪法主体的交互行为。知晓并理解宪法则是各宪法主体交互行为有效发生的逻辑前提,由此要求宪法必须以"公开的大众知识"和"被广泛知晓的法律常识"品格出现,才能使知晓和理解宪法成为可能。两种品格的形成过程本质上就是宪法社会化的过程,其有助于宪法实施文化基础的形成、实施实效的巩固以及实施主体能动性的提高。不同的宪法主体,宪法社会化的媒介与方式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娱乐节目如今在国内各电视台已成为与新闻、电视剧比肩而立的主打节目。本文从审美的角度对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在新旧交替以及同世界接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梳理,正是娱乐节目中的诸多娱乐元素与受众审美需求的奇妙契合,成为娱乐节目火爆荧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响堂山石窟的类型进行分析,得出分期结论并总结其不同的特征。进而通过对响堂山石窟与东魏-北齐其他石窟的比较,发现东魏-北齐初年响堂山石窟的独特性极为鲜明,到北齐中期以后,响堂山与其他地区石窟特征趋同,形成所谓的"响堂样式"。而这一变化过程正是高氏家族由"胡化"转为"汉化"的最好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