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物的皮肤     
林楚 《初中生》2008,(3):116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呼吸必须有专门的器官,像人类和大多数高等动物的肺,还有鱼类的鳃.离开了这些器官,呼吸就无法进行.然而,科学家却告诉我们,除了肺、腮之外,许多脊椎动物还可利用皮肤进行呼吸.  相似文献   

2.
皮肤呼吸与生物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呼吸是指动物通过皮肤和大气直接进行气体交换,实际上它是生物的整体呼吸。 人类虽说是高等动物,但就皮肤呼吸来说,和其他动物没有什么特殊的区别。从人的脚后跟的皮肤到长满着人发的头皮,身体的整个表面都在进行着呼吸。其中胸部、腹部和背部的皮肤呼吸最强,脚后跟的皮肤呼吸最弱。因为皮肤气体交换与各处的代谢速率、毛细血管分布和血流量成正比,与皮肤厚度成反比。当然,不管皮肤呼吸多么强烈,和肺的呼吸比较起来,都显得微不足道了。因为人体皮肤总面积不过1.5~2.5m~2,而肺泡数却有七亿五千万个左右,其展开面积可达90~130m~2,其中有呼吸功能的达55~80m~2,总面积比人体表面积大四、五十倍,两者的作用自然也就无法相比了。故在教材谈及皮肤的功能时,一般只说它有保护、感觉、分泌、排泄和调温作用,均未将呼吸功能列入。  相似文献   

3.
<正> 肺不仅是一个呼吸器官,并具有十分重要的非呼吸功能,它是机体内一个重要的代谢和内分泌器官。肺的代谢功能是多方面的,其中肺对血管活性物质的代谢是肺最重要的代谢功能。肺是全身血液的总滤器,右心搏出的血液全部通过肺脏,肺对流经血液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灭活、激活、贮存和释放等功能。因此肺是生物活性物质代谢的重要器官,本文仅就肺对血管活性物质的代谢功能作一简述介绍。  相似文献   

4.
声系教学首先要解决呼吸问题,如果能较好地控制和调节呼吸压力的大小、呼吸气势的强弱等,这种呼吸才是我们歌唱发声的动力。 (一)呼吸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从医学角度讲,从鼻到肺是一个呼吸系统;从呼吸角度来看,肺是体内、体外气体交换的场所,声带是呼吸的闸门,支气管、气管、喉、咽、口、鼻腔是呼吸的通道。按发声功能来说,肺是发声的动力器官,声带是作为声源的振动体,鼻、口、咽、喉、气管等腔道则是对声音共振扩大和加工改造的效应器。  相似文献   

5.
青蛙的呼吸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懂得青蛙用肺和皮肤呼吸,即青蛙呼吸不光靠肺,还靠皮肤。实验准备: 青蛙两只,笼子一个,脸盆一个,温度计一支,冷水、热开水、温水。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四年制初中生物第二册中对两栖纲及鸟纲的呼吸问题分别是这样论述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大多数成体生活在陆上,少数种类成体生活在水中,一般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能够分泌粘液,有辅助呼吸的作用”;“完全用肺呼吸,并且有气囊辅助呼吸”。我认为“辅助’!一词用在鸟纲的呼吸方面不妥,容易产生异议。  相似文献   

7.
脊椎动物在进化的长河中,其循环类型依呼吸类型的改变而演化。鱼类以鳃呼吸,心脏为两腔而属单循环;两栖类以肺呼吸但不完善,需以皮肤辅助.心脏进而演变为三腔而营不完全双循环;鸟类和哺乳类进化为完全肺呼吸,心脏随之演化为四腔出现了完全双循环类型。处于进化中的爬行类,尽管结束了以皮肤辅助呼吸的历史而改营完全肺呼吸,心室并随之出现间隔,但终因间隔不完全而基本上仍为三腔,循环类型也就仍然保留在不完全双循环的水平上。唯独鳄类由于间隔较完全而使心脏基本上成为四腔,这使得生物教科书上普遍认为其循环类型已接近完全双循…  相似文献   

8.
在“两栖动物”这一概念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认为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如何消除这一模糊认识呢?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是把握概念内涵,揭示本质特征。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幼体在水中生活,用绍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生活,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这一村征,列举实例加以比较说明。例如青蛙和好徐、蛙蛙鱼等,它们是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它们…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四年制初中生物第二册中对两栖纲及鸟纲的呼吸问题分别是这样论述的 :“幼体生活在水中 ,用鳃呼吸 ;大多数成体生活在陆上 ,少数种类成体生活在水中 ,一般用肺呼吸 ;皮肤裸露 ,能够分泌粘液 ,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完全用肺呼吸 ,并且有气囊辅助呼吸”。我认为“辅助”一词用在鸟纲的呼吸方面不妥 ,容易产生异议。由教材中我们分析到 :鸟类独特的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 ,其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 ,气囊位于鸟的内脏器官之间 ,有的还突入到骨的空腔中。气囊本身并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 ,其功能是贮存气体 ,使吸入的空气两次经过肺 ,保证肺充分…  相似文献   

10.
研究肿瘤拒绝抗原gp96在小鼠20种组织器官中的表达情况。用免疫印迹的方法分析了gp96在小鼠20种组织器官中的表达。结果表明,在小鼠20种组织器官中,gp96在睾丸中含量最为丰富,肺、大脑、骨髓和脾脏含量较多;在脊髓、心肌、舌、耳廓、眼球、胃等组织器官有较少的含量,在剩余的9中组织中含量极少或者检测不到。据此认为gp96可能有多种功能,它在睾丸、大脑、肺、心肌等组织器官的功能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生物》两栖类一章的教学中提到 ,青蛙的皮肤有辅助呼吸作用。由于教材没有设置相应的实验 ,学生对这一生理现象存有疑义。针对这一问题 ,我首先让学生讨论并提出实验设计方案 ,在实验室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进行科学实验 ,得出正确结论。现把理想的设计方案介绍如下 :1 目的要求1.1 探究青蛙的皮肤有呼吸作用1.2 练习设计对照实验2 假设及分析青蛙的皮肤能进行呼吸作用 ,那么青蛙的呼吸作用应包括肺呼吸和皮肤呼吸 ,在单位时间内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应比只用肺呼吸时多。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 ,就会导致容器内的气…  相似文献   

12.
唐思贤 《生物学教学》1999,24(9):48-48,F003
两栖动物属于脊椎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在整个生命进化的历程中,动物界经历了从水生到陆生的漫长过程,两栖纲正是一类最早从水中登上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在两栖类的生命周期内,它的卵没有保护装置(无羊膜卵),幼体呈鱼形,无四肢,在水中用鳃呼吸,幼体经过变态,它们的某些幼体器官出现萎缩,而变态成为能在陆地生活的成体。两栖类的成体具有五处(指)到附肢,以肺呼吸为主(它的皮肤具有辅助呼吸功能,为水生生物的特征)。这些结构为两栖动物到陆地活动创造了必备的条件,但它们还不能真正离开水,原因是表皮角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一般动物呼吸是用鳃或肺完成的,那么鳃或肺呼出的二氧化碳是从哪里来的呢?通过下面用蛙活体的肌肉组织进行的小实验,可以证明二氧化碳是组织呼吸过程中产生的。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蛙活体肌肉组织的制备取一只活蛙,用解剖剪除去大脑。再在蛙的腹部将皮肤剪一小口,继续向背方横向环形剪开皮肤,用镊子夹住皮肤用力完全剥掉,接着将蛙的两后肢剪下,放入培养血中,滴上0.65%的生理盐水备用。2、实验装置取直径为3厘米的甲、动两支试管,分别注入3毫升澄清石灰水。接着将申、乙试管的橡皮塞各钻一个孔,将盛有饱和食盐溶液的吸管插入…  相似文献   

14.
青蛙是两栖动物的典型代表。由于两栖动物肺的结构简单,呼吸功能不强,所以其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教材中没有就此设计实验验证,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设计探究实验方案,并在实验室进行实验,通过在课堂教学时的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几种探究方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节是七年级《生物》第四章第二节动物的呼吸中前半部分的内容 ,主要讲适于水中呼吸的器官———鳃 ,《生物》这本教材是将原有的动、植物知识以生物的生命活动现象为主线进行编写的 ,前一节已经研究了植物的呼吸 ,本节课通过对适于水中呼吸的器官———鳃的研究 ,可以使学生对生物的呼吸这种生命活动的现象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使学生懂得生物的呼吸有共性 ,但动、植物在各自的生命活动中也有个性 ,同时也为下节讲肺———适于陆上呼吸的器官打下基础。1 教学理念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保证。生物是一门以观察生命…  相似文献   

16.
延长老年人寿命的关键是什么?保护好肺这一人体的"娇嫩"器官,将极大降低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从而延长老年人寿命,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这是被列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验证肺启动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假说"提出的新思路。 老年人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是导致老年危重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由于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的发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同时或序贯式的发病,过程类似于多米诺骨牌现象,因此识别究竟哪个是首发器官,就像找到多米诺骨牌中第一个倒下的骨牌一样,对于识别或阻断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的连锁现象的发生,以及其各器官之间的关联,均具有重要意义。此前有人曾提出多器官衰竭中胃肠道或肝脏是关键的中心器官,但承担该项目的负责人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王士雯院士提出,大量研究表明,肺脏很可能是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的始动器官。其主要依据是:1.老化肺脏具有作为启动老年人器官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肺脏老化,功能下降。因此同样的外界刺激导致老年人的肺部疾患较中青年严重,难治疗,预后差。2.肺脏是人一生中惟一直接与外界接触的重要器官,与外界的刺激因素接触最多,产生的炎症反应强烈,产生的毒素等对重要器官的损伤较大。3.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肺脏的特殊防御机能减弱。长期、大量的临床救治发现,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病诱因中,肺部感染占75.4%~82.8%。上述特点决定了肺脏是人体重要器官中最脆弱、最易受到内外因素损害的器官。 有关专家认为,肺启动学说的全新观点将有利于从源头上切断老年多器官衰竭的多米诺效应,从强调救治成功率转到肺脏的保护及疾病预防;纠正以往强调器官功能衰竭阶段的研究,而忽略器官功能衰竭和器官功能不全的早期预警及治疗;研制一批有针对性的药物或措施,降低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奇迹     
葛闪 《课外阅读》2012,(11):38-39
若说生命有奇迹,不妨先来了解一下下面几种病症:神经质溶解症,得病率为十万分之一,患者的机体功能在患病前期就会慢慢丧失,先从机体感觉慢慢消失,再到肌肉、骨骼功能减退,直到身体内器官机能完全消失,从而死亡,治愈率仅为万分之一。先天性感觉神经障碍症,得病率为四万分之一,皮肤的排毒、呼吸、感觉功能会完全丧失。  相似文献   

18.
呼吸是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但不是唯一的功能。研究表明 ,肺除了实现气体交换外 ,还具有防御、代谢 (合成、释放、处理生物活性物质—前列腺素、肝素、组织胺、缓激肽、乙酰胆碱等 )、贮血及水液调节等功能 ,统称为肺的非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9.
周娟娟 《文教资料》2011,(14):101-103
歌唱发声与人身的呼吸器官、振动器官和共鸣器官有直接的关系。文章阐述了人类呼吸系统的器官与功能,介绍了歌唱呼吸的特殊性及歌唱呼吸中的"支点",最后简述了流体力学中的伯努利效应在歌唱呼气及噪音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教学》2010,(12):72-72
据2010年6月26日《参考消息》援引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2010年6月24日文章介绍,在实验室培育“人造肺”的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使老鼠用“人造肺”成功呼吸,从而研发成了“可呼吸的转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新器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