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单独二孩"政策的启动以及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生育年龄,中国将迎来新一轮"婴儿潮"。人口政策变动将对学前教育适龄人口规模及分布产生较大影响,须提前规划。分城乡预测学龄人口是制定教育发展规划的信息基础,本文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2013-2030年城乡学前教育阶段学龄人口进行预测。研究发现,2017年以前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机会窗口",若错过,则会在2017年迎来学龄人口高峰后面临异常严峻的挑战和困难;由于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期,城镇学前教育需求受人口政策影响更大,特别在2017-2020年间,城镇学前教育需求规模增速超过农村,尽管农村地区面临供需缺口同样巨大。在分析学前教育阶段适龄人口变动趋势与教育需求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分城乡学龄人口变动趋势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分城乡的学龄人口预测是制定未来教育发展规划的基础性研究。本文基于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运用中国人口预测软件(CPPS)对我国未来人口进行分城乡预测。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笔者从全国、城市、农村三个维度,对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阶段的适龄人口变动趋势进行详细分析,揭示出每个阶段学龄人口变化的具体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湖北教育》2003,(6):20-20
2003年,天门市以加快教育发展为中心,深化教育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努力开创教育新局面。 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确保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5%以上,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0%以上,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达到98%左右,城镇3—6岁儿童都能接受学前教育,农村普及学前一年教育。 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按照“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  相似文献   

4.
一、当代妇女以及农村妇女的受教育现状截至2006年底,中国共有女性人口6.33亿人,占人口总数的45%左右。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大学以上占5.42%、高中占12.59%、初中占36.93%、小学占30.44%,受高层次教育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受小学教育人口比重逐步下降。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存在明显差异。2004年,城镇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43年,乡村为7年;城镇文盲率为4.91%,乡村为10.71%。  相似文献   

5.
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教育资源供需形势的变化。准确把握学龄人口的变动状况,是合理规划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重要前提。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源,运用CPPS人口预测工具系统,对2023—2035年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在校生数量进行预测发现,义务教育在校生数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小学阶段在校生数的下降规模呈现出城市>县镇>农村的趋势,初中阶段在校生数下降规模则呈现县镇>城市>农村的趋势。在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变动影响下,2023—2035年义务教育资源需求变化主要集中在师资、教育经费以及校舍上。师资上,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需求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城市、县镇、农村小学阶段的师资需求将分别下降87.60、85.46、60.44万人,城市、县镇、农村初中阶段的师资需求将分别下降68.77、83.28、22.10万人;教育经费上,小学、初中阶段教育经费需求的涨幅分别为15.41%和5.96%;校舍上,城市、县镇小学仍有一定的缺口,农村小学、县镇和农村初中则将出现大量校舍闲置状况。基于此,可通过构建城乡义务教育资源跨周期调节机制、促进城乡教师队伍协调高质量发展、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
郭文 《贵州教育》2005,(16):6-7
目前,当适龄人口入学高峰退出小学学龄段以后,随着生源锐减,各地为"普九"新建的校舍已经产生部分闲置,有的地区开始由师资不足出现师资过剩等等,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必须看到,在2004年前后到来的初中、高中阶段入学人口高峰,以及在2009-2010年前后出现的初中和高中学龄以及2012-2014年大学学龄入学人口高峰,同样会给我省全面实现普及义务教育教育目标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带来相当大的难度。我们需要保持更清醒的头脑,未雨绸缪,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在“需要”与“可能”之间找到最合适的调谐,科学地部署全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  相似文献   

7.
人口发展趋势对农村教育布局调整政策的提出和实施有着深刻的影响。我国整体人口数量已进入低速增长、人口结构出现新的变化、人口质量出现较大幅度提升的阶段。农村人口发展趋势反映了农村总人口数量迅速下降、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失衡较为严重。人口城镇化发展趋势体现了我国城镇化正在从低速度、低水平阶段走向高速度、高水平发展阶段。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学龄人口数量基本呈下降的态势。我国不同层次的人口发展趋势提供确定农村教育布局调整规划战略的关键依据,也构成了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研究和实施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8.
学龄人口的变动对教育均衡会产生巨大影响。人口波峰和波谷变化,使得基础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学龄人口纵向波动明显,教育资源配置紧缺和剩余并存;同时,城镇化和学校布局调整使得学龄人口在区域间的横向变动很大,进而对城乡教育均衡、区域教育均衡和校际教育均衡产生影响。今后有必要根据人口变动情况,加强教育资源配置预测,调整基础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资源配置,使其结构合理;建立城乡共同体,探索区域均衡发展的强弱互助形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五"规划提出,到2005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要力争达到60%左右,2010年力争达到70%以上.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发展目标.但几年过去,进展却十分迟缓.2002年全国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58,3%,比上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但由于学龄人口增长等因素,毛入学率仍停留在三年前42.8%的水平.据测算,2003年的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依然没有出现明显增长.与此同时,高中阶段教育学龄人口已进入高峰期,而且将持续三到五年,这又给发展带来新的压力.高中阶段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和瓶颈!  相似文献   

10.
时间回溯到1998年,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洪湖市党政领导面前。随着人口生育高峰带来的学龄人口的膨胀,初中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高中入学的压力不断增大,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迫在眉睫。发展需要投入,窘迫财力无法支撑庞大的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11.
赫哲族基础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均达到一定水平,小学教育程度人口明显减少,初中和高中教育程度人口增长显著.赫哲族基础教育中主要存在着学龄人口数量减少,生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学龄人口的减少,大量生源外流,小学在校生规模减小,班级数量逐年减少,班级规模缩小,导致教育资源的闲置.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我国高中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发现农村高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普通高中规模过小;教师严重短缺;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发展严重滞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学龄人口变动趋势预测,文章对未来15年我国农村高中教育事业的发展做了预测,并结合预测结果提出了农村高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一、现象 在今天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领域中,普遍存在着“教育超前化”的现象。在国家“十五”规划所说的“教育适度超前发展是指保证教育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教育适度超前于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文中的“超前化”所指与之并不相同,它指的是学校教育的内容安排超过了国家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的进度超过了儿童和身心发展的正常速度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初中化,初中教育高中化,高中教育大学”。  相似文献   

14.
"全面二孩"政策是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对有关人口政策做出的重大调整,这种人口变动趋势会对我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对学前教育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从学龄前儿童数量、幼儿园资源配置、家庭教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论述"全面二孩"政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并提出监控人口变动趋势及做好应对措施,优化幼儿园资源配置及树立科学教养观念,让"大孩""二孩"共同成长等一系列的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增加,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涌入城市,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也随之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团体,他们就是"留守儿童"。据权威报告显示我国留守儿童人数约为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人。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学龄前儿童(0-5周岁)占27.05%,小学学龄(6-11周岁)人数占34.85%,而初中学龄(12-14周岁)和大龄(15-17周岁)2个年龄组则分别占总体比例的20.84%和17.27%(如图1)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约3000多万。男女性别  相似文献   

16.
金星国际教育集团是从事学龄前、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个学段教育教学、考试研究、图书出版策划、发行等业务的专业机构。  相似文献   

17.
我国"流动儿童"在城市中接受义务教育存在着诸多困难,这种状况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虽然关于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政策已较为完备,为其在城市中公办学校入学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流动儿童"在入学机会、受教育过程、学业成就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不平等的问题。本研究以湖州市吴兴区农村小学为例,针对"流动儿童"在农村小学受教育的过程,从学校(包括教师)、学生、"流动儿童"家庭三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研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进而剖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期间,我省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具体发展目标是:"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初中毛入学率保持在98%以上,初中三年保留率达到95%以上,初中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0%以上,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左右,在校生规模达到145万人,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8%左右,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86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规模达到54万人左右,在学研究生达到2万人左右。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左右,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以上,从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比重达到10%左右,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1%以内。  相似文献   

19.
“十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新的巨大成绩,“两基”成果得到切实巩固提高。特别可喜的是,农村教育已摆到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国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和政策,农村教育得到空前重视和加强,城乡之间教育发展的差距在逐步缩小,农村教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据报道,到2005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地区覆盖率超过95%,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1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95%,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4%左右,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由小学毕业提高到初中毕业。  相似文献   

20.
结合历年人口、教育宏观统计数据,分析了当前我国人口变化特征及其对基础教育学龄人口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2020—2050年我国基础教育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研究发现:目前学前教育学位需求高峰已过,但2011—2017年的出生堆积使得当前义务教育阶段正迎来学位需求高峰;基础教育学龄人口在2020—2050年主要呈现下降趋势,到2035年后基础教育学龄人口规模只有当前五成左右的水平;当前基础教育学龄人口流动速度加快和规模增大,向城镇地区、东部沿海地区集中趋势明显,2020—2050年基础教育在学(园)人口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2030年后学前教育在园人口和小学在学人口的城镇化率均超80%,初中在学人口城镇化率超90%,基础教育进入以城镇教育为主体的时代。基于此,建议建立学位需求的动态监测机制和预警机制,建立人口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协同机制,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