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录像科技探讨及分析“反馈”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录像科技对教育的影响,探讨如何以录像器材观察及分析“反馈”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内容包括下列各点:(1)录像科技在体育教学上的应用,(2)反馈的分类及功能;(3)结合录像科技与体育教学反馈的应用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刘守迎 《体育教学》2010,29(1):12-13
体育教学过度是体育教学中急需矫正的一种教学现象,与之相对应的是教学适度(教学限度)。所谓教学适度,是指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目标、教学效果等和教学有关的内容或要素,在教学实施中具有实用性、有限性、局限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超越教学适度,要有效地控制教学要素的容量、进展,实现教学要素的有机组合,以取得最优化的体育教学效果。教学适度不是某个具体的数值,而是一种临界的体育教学状态。与教学适度(教学限度)相对应的是教学过度(教学无度)。笔者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发现了以下几种常见的教学过度现象。  相似文献   

3.
谈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合作学习的教学程序合作学习主要通过体育教学中的集体因素和学生间交流的社会性作用,通过学生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的质量,这种教学模式是充分考虑了体育教学中的集体形成和人际交流的规律性来设计教学过程的。合作学习的教学程序为:(l)引导阶段:提出课题,激发兴趣,探究目标;(2)尝试阶段:尝试学习,交流讨论,示范观察;(3)合作阶段:小组学练,合作探究,改进提高;(4)评价阶段:表演验证,对照评比,体验成功;(5)归纳阶段:交流体会,全面总结,放松身心。二、合作学习的优势合作学习以…  相似文献   

4.
对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体育教学的权威学术刊物《体育教学杂志》刊载的231篇文章的内容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研究主题多以体育教学主体研究为主,对“教学内容”研究相对集中,对“教学过程”、“教学条件”、“教学目标”的研究比例相当;对职前教师、教师专业职业发展、教师教育评估和学生性别、学习兴趣与动机、儿童青少年(女性)身体活动与体育能力等研究最为热门;“体教教学内容”方面,主要热衷于“学生特定领域知识的学习和发展体育游戏”和“体育知识、课程方法与体教化”两个主题。  相似文献   

5.
富有成效的体育教学应是适宜的教学。那种表面上看来似乎安排得“十分紧凑”,要求“十分严格”的课,殊不知是一种“过度教学”的表现,尽管怀有良好的愿望,但却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一、教学内容安排上的“过度”现象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一环套一环的“紧凑”,往往能得到某些人的赞赏,但如果对这种“紧凑”现象加以分析就会发现,过度“紧凑”的安排,代表的是一切教学进程均在教师的控制之下,学生的身心都得不到必要的休息,“学”的一方完全是被动的,一切以教师的设计为中心。产生体育教学内容“过度”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三自主"教学产生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项立敏  张青 《体育学刊》2007,14(7):88-91
对高校体育“三自主”教学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高校体育存在片面强调学生兴趣,项目设置盲目求新、求异,选课存在性别、经济等不平等现象;教学中重技术、轻理论的传授;评价理念落后,内容不全面,方法欠科学等。合理设置与终身体育密切结合的运动项目和新兴、时尚项目作为选修课,加大对体育场馆、器材的投资力度并提高其使用率,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等是提高教学效益,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高校体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学双主体性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教学的双主体性规律,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同时存在着两个主体,即教的主体———教师和学的主体———学生。体育教学的主体具有双重性,即教师既是教的主体,又是学生学的客体;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教师教的客体。体育教学主体的活动具有双向性,师生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推动着体育教学过程的发展,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一、体育教学过程的主体与客体体育教学中所谓的“主体”和“客体”,主要是指教学活动中的“主动者”和“对象”。体育教学过程是由体育教师、学生和教学影响(指置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  相似文献   

8.
王浩 《体育教学》2002,(6):41-42
为了促进体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我们教学主管部门经常组织体育教学评优比赛之类的活动,这些活动确实给基层学校体育教学以很大的启示。但我们同时也发现体育教学评优活动中存在许多不良倾向:现行的“优质课”比赛,做课现象较为严重,课前反复操练,甚至具体到师生的每一句对话,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对新大纲、新的教学思想理解不透彻,不能很好地体现“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对教学模式运用不够、不灵活,僵化套用多;对器材、场地的依赖性过大,尤其是对基层学校体育教学不具备指导意义。除优质课外忽视了其它教学评优活动,致使对…  相似文献   

9.
与原来中学体育课程对比,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学)》(以下简称《课标》)在价值体系、目标培养、课程基本理念、学习领域、水平划分、课程评价等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为中学体育改革、实现素质教育、切实贯彻“健康第一”教育思想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然而,关于“体育与健康”理念的说法,笔者认为颇有值得推敲之处,姑且列出,请老师和学者指教。一、构词l.“体育与健康”理念与《课标》性质“体育”、“健康”都是名词,“与”只能是连词。《汉语大词典》中,“与”作连词指:(l)和、及;(2)与其;(3)如果…  相似文献   

10.
程传银 《体育学刊》2007,14(3):69-72
近几年来,德国体育教学论研究的主要观点有:1)体育教学论是一种关于不同背景下具有广泛适用对象的学术范畴;2)运动文化教育的设想与丰富个性的培养;3)体育教学论应该随着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动态变化而调整;4)体育的“社会疗养院”概念以及体育教学论在生态教育、和平教育、文化交融教育、防止青少年犯罪中的作用的构想,并试图架起一座消除竞技体育与体育教学之间鸿沟的桥梁。从人类学和文化学的视角讨论体育教学论问题,指出建立与社会变化相适应的体育教学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阶梯式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教学中,利用“阶梯式教学法”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章从对体育考核成绩、身体素质测试结果、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次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入手,论述了传统教学法与“阶梯式教学法”的好坏。从而得出结论:“阶梯式教学法”能够提高上课效率,促进我们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2.
论有效体育教学及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是指向体育教学目标的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的比率,它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价值量度。从影响有效体育教学的各因素看,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有:体育教学过程的优化策略、注重学生主体参与策略、合理课程设计策略、激励策略、恰当起点行为掌控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以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为目的,全面分析了体育心理学在体育科学及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面向21世纪人才需求,体育心理学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应该是:开展以修订教学大纲、优化及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和提高实验教学地位;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14.
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实施体育教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体育教学创新内涵的具体分析,提出了“把学生的健康(心理、生理、社会适应能力)作为首要位置”作为体育教学创新的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作为体育教学创新的主要内容;“把良好的教风、学风和宽松融洽民主的教学氛围”作为体育教学创新的教学环境,以及围绕体育教学创新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等。  相似文献   

15.
对体育教学流行理念的追问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王章明 《体育与科学》2004,25(2):75-77,80
在体育课程中,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已不能涵盖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的理念应解读为“体育素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只能落实在体育课程的教学原则层面上,不能作为教学目标的本身;体育教学的第一目标是运动技能学习,并为健身奠基;“终身体育能力”不等同于终身体育锻炼,其有机构成是运动欣赏力、健身评价力、运动参与力。  相似文献   

16.
高等体育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高等体育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提供一套科学、可行的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内容、标准与方法,以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通过专家咨询,对1988年设计的“高校体育专业理论与技术课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方案”进行了优化。1989~1991年近3年的评估实验检验表明:评估结果能客观地反映受评者课堂教学质量的真实水平,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其测量工具能很好地控制评估条件,实现评估目的,具有较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运用已成为必然趋势,多媒体教学在高校体育课中技术和理论方面得到了广泛重视和运用.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为计算机应用提供了新的领域,提高了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为现代化高校体育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体育教材、体育素材的本质属性。体育教材内容的改革,应废除陈旧的、不合理的、有效性不高的内容,把竞技运动技术作为体育素材来代替体育教育活动中的体育教材的思想和作法应予纠正。应本着符合体育教材的基本条件与要求的原则,对体育素材进行认真、严格、细致的筛选与提炼,以丰富体育教材的内容,提高其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检验学生参与式体育课堂评价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和教学效能感的影响效应,以43名高校体育教师为实验对象,进行了为期16周的实验。研究发现,学生参与式体育课堂评价:(1)对教师的理论反思能力、经验反思技能和总体教学反思能力具有显著影响效应(P<0.05);(2)可以有效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和总体教学效能感(P<0.05)。  相似文献   

20.
对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和体育教育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实施健康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在体育教育中实施“选项分层”的教学改革方案,并且通过在教师、教材、内容、场地等结构方面的改革,能够使体育教育向多功能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