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比12周高强度间歇训练与中等强度持续训练促进肥胖小鼠内脏与皮下白色脂肪棕色化的效果,分析促进棕色化的交感神经活动及肌肉因子合成与棕色化标志物的相关关系。随后根据相关分析结果,对内脏脂肪交感神经受体进行化学抑制,验证交感神经活动促棕色化的作用。方法:1)效果观察实验,采用雌性C57bl/6小鼠经高糖高脂膳食诱导建立肥胖动物模型后,随机分为肥胖对照组(HFD)、中等强度持续运动组(MICT)和高强度间歇训练组(HIIT),HFD组不运动,MICT组进行中等强度跑台训练,HIIT组进行高强度间歇跑台训练。训练周期12周,期间3组均继续进行高糖高脂饲养。训练结束后测量子宫周围内脏脂肪与腹股沟皮下脂肪重量,H.E.染色观察脂肪细胞形态,蛋白免疫印迹观察骨骼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alpha,PGC-1α)、纤维连接蛋白Ⅲ型结构域蛋白5(fibronectin typeⅢ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5,FNDC5)、脂肪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及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1,UCP-1)表达;2)机制验证实验,12只小鼠随机分为安慰剂组(Saline)与拮抗剂组(SR),两组均进行10天HIIT训练,SR组每次训练前2 h腹腔注射脂肪交感神经受体拮抗剂SR59230a,Saline组注射生理盐水,训练结束后蛋白免疫印迹观察内脏与皮下脂肪UCP-1表达。结果:1)HIIT组与MICT组体重均非常显著低于HFD组(P<0.01),HIIT组子宫周围内脏脂肪重量显著低于HFD组与MICT组(P<0.05),同时,内脏脂肪细胞体积HIIT组0.05),内脏与皮下脂肪FNDC5与UCP-1均无显著相关性;2)SR组内脏脂肪UCP-1表达显著低于Saline组(P<0.05)。结论:HIIT相比MICT可更显著的促进内脏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且此过程与脂肪交感神经调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李抒  曹甍  邹昱  唐玉成 《体育学刊》2023,(4):138-144
为观察并比较12周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和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ICT)干预对肥胖儿童内脏脂肪和心肺适能的改善作用。60名肥胖儿童(11.0±0.8)岁,男女生各30人随机分为HIIT组,MICT组和CON组。HIIT组进行强度为100%~110%最大有氧速度的高强度间歇训练;MICT组进行强度为70%~80%最大有氧速度的中等强度持续训练。干预前后分别测量受试者的身体成分、内脏脂肪、最大摄氧量、收缩压和舒张压,利用SPSS 22.0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单变量分析和简单效应模型比较各指标的组内和组间差异,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观察各指标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12周干预后组内比较的结果显示,HIIT和MICT组受试者的BMI和躯干脂肪较干预前显著减少,最大摄氧量显著增加;HIIT组的内脏脂肪面积和MICT组的全身脂肪含量较干预前显著减少;组间比较结果显示,HIIT对最大摄氧量的增加和对内脏脂肪的减少作用显著大于MICT,而MICT对全身脂肪和下肢脂肪的减少作用显著大于HIIT;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内脏脂肪和全身脂肪含量的减少与最大摄氧量的增加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12周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模式的搏击操运动与同等剂量的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ICT)模式的跑步运动对肥胖男大学生身体成分影响的比较分析,评价搏击操运动作为一种HIIT模式对肥胖男大学生身体成分影响的有效性。【方法】以30名肥胖男大学生为实验对象,以体重为匹配变量分为2组,MICT组和HIIT组,进行12周的运动干预。MICT组每周进行6天,每天32min跑步运动,运动强度为60-75%HRpeak。HIIT组每周进行6天,每天4次4min的搏击操运动,间歇期为2min的完全休息,每天运动时间为16min。运动强度为85-95%HRpeak。研究指标包括体重、BMI、WHR,脂肪质量、FMI、BF%、肌肉质量和LMI。【结果】(1)与干预前相比,MICT组和HIIT组肥胖男大学生干预后体重(p<0.01,p<0.01)、BMI(p<0.01,p<0.01)、WHR(p<0.01,p<0.01)、脂肪质量(p<0.01,p<0.01)、BF%(p<0.01,p<0.01)、FMI(p<0.01,p<0....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高强度间歇运动(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oderate intensity continuous training,MICT)对30~50岁男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患者餐后血糖控制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14位男性T2D受试者[年龄:(42.6±6.5)岁]进行3次交叉随机自身对照试验,每次干预均在早餐后1 h进行,分别为:1)HIIT,高强度运动以90%V O2max强度骑功率车7组×1 min/组,低强度运动以30%V O2max强度骑功率车7组×2 min/组,热身以60%V O2max强度骑功率车4 min,恢复以40%V O2max强度骑功率车5 min;2)MICT,以50%V O2max强度持续骑功率车30 min;3)安静对照(CON)在功率车上静坐30 min,每次干预间隔10天。受试者分别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1 h 3个时间点抽取静脉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住低训(HiLo)对大鼠骨骼肌中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和血管内皮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安静组(C)、常氧训练组(E)、低氧安静组(L)和高住低训组(H)。实验选择模拟2500m海拔低氧环境,以20m/min的速度,6次/周,40min/d进行跑台训练。采用HE染色法观察高住低训对大鼠骨骼肌形态影响,RT-PCR法检测,半定量分析大鼠腓肠肌HIF-1αmRNA和VEGF m 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Image分析大鼠腓肠肌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结果:H组HIF-1αm RNA和VEGF m 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H组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高住低训诱导HIF-1αmRNA和VEGF m RNA表达,高住低训对大鼠腓肠肌起到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腓肠肌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和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ICT)对心血管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探究有氧运动改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中关于HIIT和MICT对心血管危险因素影响的随机对照实验(RCTs)成果,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2月,通过文献质量评价提取数据,采用Sata15.0、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1篇,涉及受试者327名。实验组(HIIT)与对照组(MICT)相比,对心血管改善作用相近,对高密度脂蛋白(HDL-C)改善程度略优于对照组(WMD=0.062,95%CI,0.005-0.119,P=0.033),对低密度脂蛋白(LDL-C)改善程度无显著差异(WMD=-0.001,95%CI,-0.159-0.158,P=0.995),对总胆固醇(TC)改善程度无显著差异(WMD=0.021,95%CI,-0.177-0.220,P=0.834),对甘油三酯(TRG)改善程度不及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12周跑台运动对db/db小鼠心肌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并分析PPARα和MG53在其中的作用。方法:db/db小鼠和m/m小鼠随机分配到DC(db/db对照)、DE(db/db运动)、MC(m/m对照)或ME(m/m运动)组,每组10只。MC和ME组小鼠维持安静的生活方式;ME和DE组小鼠进行为期12周的跑台运动。第1、2周,小鼠的运动速度、时间、频率分别为7.0~13.3 m/min、15~20 min、4次/周;13.3 m/min、30~45 min、6次/周。第3~12周,上述参数维持在13.3 m/min、1 h、6次/周。结果:1)4个实验组间心脏质量无显著差异。DC组ANF、BNF和α-MHC的mRNA表达显著低于MC组,β-MHC表达高于MC组;DE组ANF和α-MHC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DC组;2)DC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含量显著高于MC组,DE组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DC组;3)DC组Cpt1b, Acadm, Acadvl, Acaa2和Pdk1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MC组,且在12周跑台运动后降低;4)DC组PPARα的蛋白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4周游泳训练对db/db小鼠脂肪组织Netrin-1、UNC5B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db/db小鼠和同窝野生小鼠各16只随机分为野生对照组(WC)、db/db对照组(DC)、野生运动组(WE)和db/db运动组(DE),每组8只。4周游泳训练干预结束取附睾脂肪组织,RT-PCR法检测基因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蛋白表达。结果与WC组相比,DC组小鼠附睾脂肪F4/80、CD68、TNF-α、IL-6、Netrin-1、UNC5B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F4/80、Netrin-1蛋白相对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WC相比,WE组小鼠各项参数变化无显著差异;与DC组相比,DE组小鼠F4/80、CD68、TNF-α、IL-6、Netrin-1、UNC5B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F4/80、Netrin-1蛋白相对含量显著下降(P﹤0.05);小鼠附睾脂肪Netrin-1和F4/80蛋白相对含量显著相关(r=0.798 1,P﹤0.01)。结论2型糖尿病小鼠脂肪组织巨噬细胞相关炎症水平提高,同Netrin-1、UNC5B基因表达提高有关,4周游泳训练可能通过抑制Netrin-1/UNC5B信号缓解2型糖尿病小鼠脂肪组织巨噬细胞相关炎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长期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中年大鼠比目鱼肌蛋白合成和蛋白降解的影响,为其在骨骼肌健康促进中的作用提供机制性的解释。方法:24只9月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C)、中等强度持续训练组(M)和HIIT组(H),每组各8只。C组大鼠正常饮食生活,无运动训练;M组进行60%·VO2max强度的持续运动,共50 min;H组进行80%·VO2max和40%V·O2max的高低强度间歇运动,各3 min,重复6次,热身和恢复以60%V·O2max的强度进行,各7 min。运动组每周训练5次,共12周。运动干预结束后取比目鱼肌,称湿重,western blot检测比目鱼肌蛋白合成、泛素蛋白酶体关键组分和细胞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电镜观察自噬体结构。结果:相比C组:M和H组的比目鱼肌湿重均有所提高(P<0.05);H组mTORSer2448、P70 S6KThr389磷酸化水平提高(P<0.05),M组P70 S6KThr389磷酸化水平提高(P<0.05),两个运动组的AktSer473磷酸化表达均无显著变化(P>0.05);H组MAFbx蛋白含量有降低的趋势(P=0.052),自噬体生成增加,且LC3II和COXIV蛋白表达提高(P<0.01,P<0.05),M组LC3II蛋白表达提高(P<0.001),但运动组泛素化蛋白、MuRF-1、LC3II/LC3I、P62、ULK1Ser757磷酸化水平、Beclin-1、PGC-1α的蛋白表达均无变化(P>0.05)。结论:HIIT可促进中年大鼠比目鱼肌质量的提高,可能是蛋白合成提高,MAFbx蛋白表达降低及基础自噬水平激活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充纳米生血铁对高强度运动大鼠铁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体重(160±10)g,随机分为4组:A组为安静对照组(n=15)、B组为高强度运动对照组(n=15),C组为高强度运动补充生血铁组(n=15)、D组为高强度运动补充纳米生血铁组(n=15)。运动大鼠第1周20 m/min,30 min/次,2次/天,6天/周,休息1天;第2周25 m/min,60 min/次,2次/天,6天/周,休息1天;第3周30 m/min,90 min/次,2次/天,6天/周,休息1天;第4周35 m/min,120 min/次,2次/天,6天/周,休息1天。在最后一次运动后次日处死动物并取材测试。D组大鼠补充纳米生血铁,C组大鼠补充等量普通生血铁,A、B组大鼠补充等量安慰剂。结果:大鼠进行4周高强度递增负荷运动后,血清铁、血清总铁结合力、红细胞总数和血色素均显著下降;而补充纳米生血铁大鼠血清铁、血清总铁结合力、红细胞总数和血色素水平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1.
李敏  张林 《体育学刊》2015,(1):134-138
通过观察下坡跑运动后α7β1整合素及FAK的表达和FAK活性的变化,探讨α7β1整合素在运动重复效应中作用机制。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后3 h组、24 h组、8 d组。小鼠进行一次性下坡跑运动,速度为17 m/min,坡度为-20°,时间为30 min。各组于各时刻点摘眼球取血及取双侧腓肠肌。比色法检测血清CK活性,Real-time PCR检测α7β1整合素及FAK的m 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α7β1整合素及p FAK397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一次下坡跑运动后CK活性升高显著,且在24 h增幅增大。α7 integrin m RNA在一次运动后3 h显著增加,但在24 h变化不明显,但8 d时仍增加显著,其蛋白水平在运动后3 h显著增加,虽在24 h和8 d时升高程度逐渐降低但仍呈显著。β1 integrin m RNA在一次运动后3 h显著增加,24 h及8 d变化不明显,蛋白水平在一次运动后3 h呈显著升高,24 h升高程度增加,在8 d时回复。FAK m RNA在一次运动后3 h显著增加,24 h及8 d变化不明显,p FAK397水平在一次运动后呈现显著升高,24 h升高程度降低,8 d时基本回复。结果表明α7β1整合素-FAK信号通路介导了运动重复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制备4T1小鼠乳腺癌移植模型,研究有氧运动、紫杉醇的单独及联合干预对小鼠4T1乳腺癌移植模型荷瘤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有关机制.方法:雌性6~8周龄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和模型组.模型组小鼠接种4T1细胞.建模成功后,按体重、瘤大小分为生理盐水组(C)、紫杉醇组(P)、运动组(E)和联合组(EP).P、EP纽腹腔注射紫杉醇,剂量20 mg/kg/w,其他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运动强度采用17m/min,30 min/次,5次/周,共5周.结果:1)EP口组的瘤重、瘤体比、荷瘤体积均低于C组,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组和C组相比,虽然瘤重低于C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P组、E组和EP组与C组相比,存活时间延长,有显著性差异(P<0.05).EP组与P组和E组相比,其延长生存时间的差异非常显著(P<0.01).3)与C组相比,EP组瘤细胞早、晚期凋亡比例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4)与C组相比,EP组NF-κBp65的表达下降,差异非常显著(P<0.01),其他各组与C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IκBα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与C组和P组相比,E、EP组的Phospho-IκBα的表达下降,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中强度运动联合紫杉醇能抑制小鼠乳腺癌移植模型荷瘤的生长,延长其生存时间.减少癌细胞IκBα的磷酸化,调节NF-κB的活性,促进瘤细胞的凋亡,可能是运动联合紫杉醇影响小鼠乳腺癌移植模型荷瘤生长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对青年女性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和身体成分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HIIT对身体成分的干预效果是否受到PA影响。方法:招募62名非规律运动青年女性,随机分为HIIT组(HIIT,n=30)和对照组(CON,n=32)。HIIT组完成12周,每周3次的训练:训练目标强度为90%HRmax,每次训练中20 s功能性训练和10 s休息为1组,重复8组,共4 min。CON组不参与运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成分、心肺耐力和PA测试。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干预前后组内差异,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干预前、后组间差异。对组间差异显著的结果指标构建模型,以HIIT、PA和交互项为固定效应,以个体差异为随机效应。结果:1)与CON组相比,12周干预后HIIT组体脂率和脂肪重量显著改善(P<0.001),其中,脂肪重量效应量中等(Cohen’s d=1.02),体脂率效应量大(Cohen’s d=1.25);而体重、身体质量指数、腰围和去脂体重无...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大强度间歇训练广泛的应用于大众健身和运动减肥领域。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梳理总结了HIIT对肥胖人群的干预效果,得出以下结论:(1)与中等强度持续训练相比,HIIT提高运动效率;增强运动后过量氧耗EPOC;抑制食欲,控制体重方面更具有优势;(2) HIIT与MICT在体重、BMI、Fat%、腰臀比方面具有相似的运动效果,但HIIT能降低内脏脂肪含量,而中低强度持续训练却无此效果;(3) HIIT能改善心肺耐力,显著提高最大摄氧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不同运动方式干预对昼夜节律紊乱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肠道菌群及代谢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轮回颠倒的光照周期暴露建立昼夜节律紊乱模型,将模型小鼠分为:安静组(DC)、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ICT)运动组(DM)和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运动组(DH),另设对照组(CC),各组15只,经过6周运动干预后,运用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Morris水迷宫检测认知功能、16S rRNA高通量测序检测肠道菌群以及LC-MS检测粪便代谢物。结果 (1)DM组和DH组的腺体破坏程度有所减轻。(2)DM组和DH组平台潜伏期和初次抵达平台时间显著缩短,游泳距离减少,穿越站台次数和目标象限游泳时间百分比均显著增加。(3)DC组丰度较高的菌群为柔膜菌门和柔膜菌纲,DM组为瘤胃球菌科,DH组为Lutispora等。(4)DM组中肌酸、丁酸和甲硫氨酸等代谢物水平显著高于DC组,DH组中花生四烯酸等代谢物水平显著高于DC组。(5)肠道菌群中颤螺菌属、乳酸杆菌属与认知功能相关性显著,代谢物中姜黄素和油酸与认知功能相关性显著。结论 MICT和HIIT可调节昼夜节律紊乱小鼠肠道菌群的结构和丰度,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游泳运动对正常小鼠和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心肌脂联素(APN),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表达的影响,探讨游泳运动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机制。方法:采用8周龄C57BL/6J和Apo E-/-基因敲除小鼠(饲以高脂饮食建立AS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A、正常运动组B、AS对照组C和AS运动组D共4组,每组8只。运动组进行有氧游泳运动,12周后安静时取材。主动脉HE染色,ELISA法检测心肌脂联素含量,WB检测小鼠心肌脂联素、PPARα、P-AMPK、脂联素受体1(AdipoR1)蛋白表达。结果:1)与A组相比,B组心肌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AMPK、AdipoR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心肌脂肪酸(FFA)含量,PPARα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2)与C组相比,D组心肌AMPK、P-AMPK、AdipoR1、PPARα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FFA含量,脂联素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12周有氧游泳运动增加小鼠心肌AMPK、PPARα、AdipoRl的表达,对改善AS小鼠心肌能量代谢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家玉 《健与美》2020,(1):92-94
1.用间歇锻炼来加速.每天用相同的速度行走相同的时间,身体肯定会对这样的锻炼感到厌烦。加入高强度间歇锻炼(即交替进行高强度的锻炼和短时间的休息恢复,也称为HIIT)能客服倦感。与低强度、速度平稳的散步相比,在HIIT过程中发生的代谢过程需要人体细胞更多的参与。在无氧锻炼过程中,营养物质和矿物质能得到更多的消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足球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影响。方法 搜索Web of Science、Pubmed、Ebsco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采用PEDro改良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纳入38篇,均为实验类,平均17.45分;球员峰值摄氧量、峰值功率和血乳酸浓度有显著差异,个别研究存在异质性;与高容量训练(HVT)、持续强度耐力训练(CIET)和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ICT)的心肺功能指标效应量对比存在分歧;心肺耐力和肌耐力相关指标有显著差异,冲刺、垂直纵跳和灵敏指标存在分歧;专项能力指标有显著差异,且效应量小于小场地比赛(SSG)。结论 HIIT可以改善球员的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但存在个体反应异常现象,多见于青春期前;对有氧能力的提升并不一定优于HVT、CIET和MICT等大负荷量持续训练,但有高时效性;对下肢爆发力、冲刺和灵敏的作用受多种因素制约;对专项能力的提高效果低于SSG。  相似文献   

19.
贺强  张缨 《体育科学》2011,31(10):72-78
目的:研究耐力性跑台运动对AMPKα2 3种不同基因型鼠骨骼肌p38、pp38和P-MEF2A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运动激活MEF2的具体机制。方法:AMPKα2 3种不同基因型鼠各20只,分别分成安静对照组和耐力训练组,每组10只。安静组小鼠不施加任何运动负荷,耐力训练组小鼠进行速度为12m/min,每天1h,每周6天,持续4周的跑台运动。Western blot法测定骨骼肌p38、pp38和核内P-MEF2A蛋白表达。结果:1)4周耐力训练后,AMPKα2 3种基因型鼠pp38蛋白表达均显著提高,并且AMPKα2转基因鼠与野生鼠相比,p38和pp38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而AMPKα2敲除鼠pp38表达虽然低于野生鼠,但没有显著性差异;2)耐力训练组与安静组相比,AMPKα2 3种基因型鼠骨骼肌核内P-MEF2A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并且AMPKα2转基因鼠与野生鼠相比,核内P-MEF2A表达显著增加,而AMPKα2敲除鼠P-MEF2A与野生鼠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3)42只小鼠骨骼肌内pp38与核内P-MEF2A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R=0.69,P<0.05)。结论:4周耐力训练对AMPKα2 3种不同基因型鼠骨骼肌内p38蛋白表达影响不大,但可以显著促进p38和MEF2A的激活。AMPKα2可能不是惟一激活p38和MEF2A的途径,耐力训练可能通过pp38激活MEF2A。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鼠经实验性水上漂浮、高强度运动后血清皮质酮(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以及白细胞介素1β、IL-6(IL-1β、IL-6)的变化及垂体ACTH阳性表达细胞的变化.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水上漂浮组(A组)、水上漂浮并高强度运动组(B组)、对照组(C组),每组12只,均为10周龄雄性大鼠.A组在人工造浪水池中接受连续180min的水上漂浮,并加以猫恐吓;B组按A组给予如前180min水上漂浮后继续给予连续奔跑120min;C组除与A组、B组同时禁食、水外不给任何应激.实验结束后测定CORT、ACTH及IL-1β、6水平及行垂体ACTH阳性表达细胞的免疫组化分析.结果:与C组相比,A组CORT水平稍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CORT的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组相比,B组CORT亦升高(P<0.01).与C组相比,A组血清ACTH水平无改变(P>0.05),而B组ACTH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33).与C组相比,A组IL-6升高(P=0.023),B组IL-1β、IL-6均升高(P=0.031,0.022).免疫组化染色示A、B组垂体ACTH表达阳性细胞数量皆减少(P皆<0.05),但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理应激可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并导致细胞因子IL-6血浓度增加,在心理应激基础上予以单次大强度运动可进一步增加大鼠应激反应的程度,致CORT以及细胞因子IL-1β、6血浓度进一步升高,而ACTH受抑,且垂体ACTH阳性细胞也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