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也努力实践着这一点——把美融入数学教学,使教学过程充满美感.使学生处于一种自由和谐的状态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5世纪的希腊数学家罗克拉斯说过:“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13世纪的英国哲学家培根也指出,“数学还是关于美的科学”。美籍华人数学家邱成桐在华作数学演讲时,一再指出数学是“伟大而美丽的真理”。  相似文献   

3.
罗乾忠 《教师》2012,(33):82-82
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我国著名数学家徐利治指出:…数学美’的含义是丰富的。”下面就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感觉数学的美,体验数学美的特性与奇妙。一、数学美的几种体现1.数学的结构美它是一种内在的美,来自各部分的和谐秩序,给人以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数学作为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一门科学,除了具有严密的逻辑眭、高度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之外,还具有其本身特有的美——数学美。小学数学虽较简单浅显,但它并不缺少美,正所谓:“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  相似文献   

5.
数学,美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数学教育问题。在我们的一次学情调研中,84%的学生给出了“数学不美”的回答。然而,古今中外的数学家却以其亲身体验表明“数学的美妙不可言”。古希腊的普洛克鲁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意大利的伽利略说:“美是自然,数学作为书写宇宙的文字,反映着自然,数学中当然存在着美。”我国的华罗庚说:“数学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显然,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如果无法让学生看到和体会到数学的美、欣赏和表现数学的美,那数学在学生心目中就将是相貌平常、内涵浅薄的,甚至是丑陋、令人厌烦的。那么,如何展现数学美,让学生亲近数学美,进而成为数学美的创造者呢?笔者带领一个数学教研团队对此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和探讨,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数学文化的美学观是构成数学文化的重要内容。古代数学家、哲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开普勒也说:“数学是这个世界之美的原型。”对数学文化的审美追求已成为数学得以发展的重要动力。以致法国诗人诺瓦利也曾高唱:“纯数学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既是科学家同时又是艺术家的数学工作者,是大地上的唯一的幸运儿。”  相似文献   

7.
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克莱因说过:“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人的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数学美是客观存在的.“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然而,“数学美”究竟美在哪里呢?数学美反映在对简单性、统一性和奇异性的追求上.高中数学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数学美的资源.简洁美、对称美、奇异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在教学中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知数学美、欣赏数学美的能力,不仅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还能提高数学素养,使人变得更富有知识、  相似文献   

8.
如果要问:数学有没有味道?肯定有人说没有味道。如果再问:数学美不美?肯定更有人感到茫然,认为似乎数学无美可言。觉得数学没有味道无美可言的人,是不会对数学有情感的。如果数学教学能使学生感到数学有味道有美感,以至于对数学有很深的感情,那么这样的数学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成功。从事数学教学的人自然都希望取得这样的一个极大的成功,因此深入探讨数学之美就成为数学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一数学之美是确实存在的。数学家普洛克拉斯就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庞卡莱也说过:“感觉数学的美,感觉数与形的调和,感觉几…  相似文献   

9.
说起美,大家自然而然会想到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你可能不会想到,数学之中也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美,正如人们常说的“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  相似文献   

10.
谢娟 《学周刊C版》2014,(8):60-61
美的事物.总是给人醉心的感受。一提到美,人们最容易想到的是人、花、环境的自然美,或者是悦目的图画、动听的乐章、精妙的诗文等艺术美。然而数学.这自然科学的皇宫里面.却蕴含着比诗画更美丽的景象。正如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的一句颇打动人心的名言所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事实上,我们也可以说:“哪里有美.哪里就有数。”  相似文献   

11.
颜灿琦 《广西教育》2009,(29):21-22
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过:“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中处处蕴涵着美:形式的美与内容的美,内隐的美与外显的美,婉约的美与奇异的美,独立的美与统一的美。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塑造完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颜灿琦 《广西教育》2009,(28):21-22
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过:“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中处处蕴涵着美:形式的美与内容的美,内隐的美与外显的美,婉约的美与奇异的美,独立的美与统一的美。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塑造完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曾艳 《今日教育》2008,(12):54-55
作为一名曾教过五年语文的数学老师,曾经非常留念和羡慕语文老师丰富的拥有:能与学生一起徜徉在文学的殿堂里,具有人文背景的词句可以使孩子们创造出梦想的诗篇。而数学呢?也许很多数学老师自己都很难表述数学的“美”到底在哪里,除了“数”,就是“算式”,有“美”存在吗?哲学家罗素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她,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  相似文献   

14.
美国数学史家克莱因说“:音乐能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一切。”罗素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哲学家普洛克斯“: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的种种美誉,使我  相似文献   

15.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绚丽多彩的大千世界产生了广泛的数学美.可是,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误区,就是学生普遍认为数学枯燥无味,更谈不上数学美了.大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为此,数学教学中如何展示、渗透、挖掘、创造美,  相似文献   

16.
防范高考失误的一点尝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期,仔细阅读了系列征文“2009年高考:数学答题中的优美解与典型失误”,喜忧参半:喜的是别解的“优美性”,真是“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忧的是一些失误的“典型性”.  相似文献   

17.
一提起数学,人们往往认为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似乎和自然与艺术的美毫不相干。实则不然,须知,古今中外的杰出数学家和科学家莫不高度赞赏数学的美,发现与发展数学的美。古代的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就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英国哲学家罗素也指出:“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拥有至高的美,正像雕刻的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这种美不是投合我们天性的微弱的方面,这种美没有绘画或音乐那样华丽的装饰,它可以纯净到崇高的地步,能够达到严格的具有最大的艺术才能显示的那种完美的境地。”  相似文献   

18.
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隆菲尔德说:"数学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数学的美真正达到了简约而不简单。数学的美曾听过张齐华一节数学课:"……仰望苍天,俯瞰大地,拥有生命的地方,何处没有对称的足迹?看花丛中翩翩的蝴蝶、蜜蜂;那  相似文献   

19.
数学是一门优美而古老的学科,古代的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欣赏数学之美,是每个数学教师都应当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美是人类在改造和征服自然的劳动实践中所获得的自由。让受教育者获得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一真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那么,数学教育之中的美在哪里?如何在美的怀抱中进行数学教育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