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由于德性与非德性幸福之间既有一致又有冲突,因此需要对两者的统一问题进行探讨。基于博弈论的“囚徒困境”视角的分析,得出德福统一即求福博弈中“囚徒困境”难题的破解可通过无限次重复博弈、公正的社会建制、“德性人”与“理性人”共赢并进这三条途径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潘一平 《文教资料》2009,(14):74-76
通常我们所考虑的“囚徒困境”博弈均为一次性的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著名学者阿克塞尔罗德所举办并研究的“重复囚徒困境”竞赛。从一方面揭示了在囚徒困境这个博弈中采取怎么样的策略可以使博弈双方从对抗走向合作.但是也潜在的使一次性完全信息静态的囚徒困境博弈从规则上发生了改变——主体间性在博弈参与人中日益显得重要起来。参与博弈的理性人是否能够像人工智能体Agent那样具备主动交互并改变自己策略的能力?如果可以.也许将在囚徒困境这种模型的博弈研究中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3.
利用博弈理论分析教师轮岗政策的学校间博弈,指出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冲突致使学校容易陷入"囚徒困境"。从三个方面可以破解这种困境:一是通过奖励改变博弈的收益矩阵,引导学校走向合作博弈;二是通过明确的制度安排,促使学校通过多次博弈走向合作;三是通过惩罚机制将"囚徒困境"转为协调博弈,并通过一定的制度措施使协调博弈向多方获益的均衡转变。  相似文献   

4.
“囚徒困境”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难题,它的有效解决能促进社会福利的极大发展,社会福利最优解的实现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笔者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视角对“囚徒困境”问题进行解析,分析了囚徒困境产生的原因,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在解决“囚徒困境”问题中所起的作用,提出了囚徒困境的具体解决方案。树立个人和集体利益和谐发展的价值评价机制,促进理性决策与非理性决策的结合,加强决策主体之间的沟通协调,方是囚徒困境的理想出路。  相似文献   

5.
在一定环境下,当人们面临得与失、利己与利他的两难选择时,通常会作出自以为"最理性"的选择.求得利己、自保、个人利益最大化.这就是博弈论中有名的"囚徒困境"现象--零负!矛盾的普遍性,决定了博弈的普遍性,从而也决定了"最理性"选择现象、"囚徒困境"现象的常见性.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时代的需要,但在现实中它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博弈论角度来看,由于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背离,课程改革呈现出一种"囚徒困境"的博弈.要走出这种困境,必须提高各博弈主体的理性水平,建立选择性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7.
主流博弈理论虽然注意到互动双方策略的相互依赖性,却没有考虑到互动本身对理性内涵的改变诉求,相反,它简单地承袭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工具理性,将孤立而单向的个体理性联合在一起探究行为互动。结果主流博弈思维在应用中遇到明显问题:一是在现象解释上,主流博弈思维所得出的囚徒困境这一普遍结论与日常生活中广泛的合作现象相冲突;二是在行为指导上,主流博弈思维所衍生出俄狄普斯效应强化了功利主义和机会主义倾向,从而无助于摆脱囚徒困境。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主流博弈思维及其理性基础。  相似文献   

8.
论教育创新中的"减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世纪大力实施教育创新的背景中,力求理性地把握和持续推进“减负”创新,需要不断开阔视野:克服对“减负”理论认识的简单化与片面化.理性确定“减负”的内涵;客观评价“减负”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洞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体制的竞争性是造成学生过重负担的深层重要原因;把握“减负”在教育全球化背景中的国际广泛性。  相似文献   

9.
不合作博弈常见于政策实践,根源在于一定时空内个体的理性与集体的理性不一致。农村计生政策实施中,政策执行者与目标群体表现为囚徒困境和保证型博弈(亦称捕鹿游戏)。前者是一种在个体利益最大化法则下的帕累托无效均衡,后者是在环境不确定和人类信任不够时,另一种次优均衡。两种博弈均衡都能使政策失效,而打破政策困境,需要具体分析:囚徒困境须采取可置信的承诺、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强化政策的公正平等;保证型博弈困境须加强政策执行者与目标群体之间的信任基础,完善信息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0.
"囚徒困境"是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即"纳什均衡"的最经典的例子。从这个例子,我们能知道"纳什均衡"的精要所在。本文从"囚徒困境"案例出发,总结出"纳什均衡"的原理,并由此去探寻日常生活中的非合作博弈。  相似文献   

11.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企业形象发展的新趋势--企业绿色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形象在企业的竞争中日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21世纪的企业究竞应该塑造什么样的形象?毫无疑问,“企业绿色形象”必将成为未来企业形象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认为古方言“伯都”中的“都”当通“虎”;《韩非子·五蠹》“耿介之士”中的“耿”当通“战”;提出对于上古牙音①与舌音之间的关系,应从语音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将有助于对上古音的正确认识,进而有效地指导音训实践。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之后,基础教育改革中出现了"选科"和"走班"两类新的问题,"选科"的结果是"定向"(或分流),"走班"是"选课"的结果。科学的"选科"是基于能力倾向测验的分类决策,"选课走班"是基于学业评价的安置决策。这两种测验的目的不同,优秀的标准不同,施测的时间不同,效度要求不同,参照的选择不同,编制的依据不同,计分和结果呈现的方式不同,结果的解释不同。  相似文献   

16.
没收财产作为附加刑的一种应当具有惩罚的性质。没收财产分为没收全部财产和没收部分财产。犯罪分子在没收财产以前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并经法院决定,应当予以偿还。偿还债务虽然具有正当性,有利于维护债权人的利益,但没收财产毕竟是刑罚的一种,理应具有一定的惩戒作用,因此应当合理界定以没收的财产偿还债务的范围以及偿还的方式。在没收部分财产的情况下,以没收的部分财产与犯罪分子剩余财产的比例确定偿还债务的范围,可以同时考虑到刑罚的惩戒功能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宪法实施是宪法作为根本法的内在要求,也是各宪法主体的交互行为。知晓并理解宪法则是各宪法主体交互行为有效发生的逻辑前提,由此要求宪法必须以"公开的大众知识"和"被广泛知晓的法律常识"品格出现,才能使知晓和理解宪法成为可能。两种品格的形成过程本质上就是宪法社会化的过程,其有助于宪法实施文化基础的形成、实施实效的巩固以及实施主体能动性的提高。不同的宪法主体,宪法社会化的媒介与方式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响堂山石窟的类型进行分析,得出分期结论并总结其不同的特征。进而通过对响堂山石窟与东魏-北齐其他石窟的比较,发现东魏-北齐初年响堂山石窟的独特性极为鲜明,到北齐中期以后,响堂山与其他地区石窟特征趋同,形成所谓的"响堂样式"。而这一变化过程正是高氏家族由"胡化"转为"汉化"的最好证明。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共党史渐成人文社科学界颇为关注的研究热点。就中共党史的学科建设而言,当前在若干研究领域内专门知识的生成与知识体系的系统化专门化均已取得了不小进步。不过,在知识体系的充实完善与研究对象的细化和基层化等方面,该学科尚有待加强与突破。迄今为止,党史上的一些重大课题已经得到了较充分的研究,并逐步呈现饱和化趋势。但基于翔实生动的地域性史料基础而展开的中共地方史研究,仍尚有许多值得开拓的空间,该领域的进一步深化拓展,可以对中共党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充实完善作出重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20.
从中国的发展来看,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意义。农村建设既关系中国的自强、复兴与社会的稳定,也关系人们的生存与生活的诸多问题。因此,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党的四代领导人对农村建设的问题都是高度重视。党的指导思想从起始于马克思主义以来,有着一显著特点,即一脉相承性,同样,农村建设也不例外。为此,从哲学理论依据、理论品质、发展目标几个方面论述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思想的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