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国内外关于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化的研究文献,梳理了体育学术期刊的研究进展。发现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问题、体育学术期刊质量评定及期刊排名、引文和影响因子对体育期刊质量评估的影响等方面,以及国外体育学术期刊进入SCI收录系统影响因子排名情况。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体育学术期刊发展现状的综合描述、体育学术期刊网络化、国际化发展及体育学术期刊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以及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在国际检索系统被收录情况、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评价情况。总结了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化的研究特点与启示:1)研究立足点的开阔化;2)研究方法的定量化;3)研究目的的实用性。指出提升中国体育学术期刊质量和水平,扩大体育学术期刊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是实现期刊国际化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期刊网络化的蓬勃发展使得体育学术期刊不得不思考自身的出路,体育学术期刊编辑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期刊网络化、学术期刊地位亟待认同、学术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审稿人资源不平衡、一稿多投、不良学术道德行为成为不可回避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当前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期刊网络化的大势所趋,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对当前学术期刊网络出版发展态势进行综述,并提出建立体育学术期刊门户网站的构想,对体育学术期刊门户网站的特点、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体育学术期刊的品牌建设对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体育学术期刊的品牌,既是彰显其学术价值的金字招牌,也是烘托其学术份量的无形资产.着重从创建名牌栏目与策划优质选题两个方面论述了体育学术期刊创建品牌期刊的方式方法.体育学术期刊的品牌一旦打响后定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对于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必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通过论述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体育学术期刊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准确定位,加快期刊网络化的步伐,多渠道提高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强化编辑队伍的信息素质培养等对蓑,以适应信息社会的转变,实现体育学术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日前,我院学报编辑部收到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委员会和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颁发的证书,在《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11-2012)中,我院学报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是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图书馆及信息管理学院共同研发的,是中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排行榜和权威、核心期刊指南。  相似文献   

6.
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法,对我国体育学术期刊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情况、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期刊来源国际化水平、刊物特色、出版周期和语言交流障碍诸方面进行调查和详尽分析;针对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措施和建议:1)强化创新意识,创办特色期刊;2)实现编委、审稿和作者群体的国际化;3)缩短期刊的出版周期;4)提高期刊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国内一线体育学术期刊现状。方法:本文利用文献计量统计法对样本期刊载文量、合作情况、发文地区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体育类学术期刊平均每期发文10篇-20篇左右,年发文均在120篇-130篇左右;体育类学术期刊主要开设“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和“体育教育训练学”栏目;体育学术期刊论文基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育类学术期刊合作人数主要集中在2-4人,多人合作发文情况相对较少;体育期刊发文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好地区,其他地区发文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8.
基于CSSCI( 2004 -2006) 的体育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在2004--2006年时间段的体育学学术期刊的定量数据,对这些期刊的影响因子、被引次数、被引速率、被引广度等期刊指标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而进一步对体育学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及其发展变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体育与科学》2019,(6):31-36
目的:探讨学术期刊在学科建设中服务、传播、引领之应然境界及其内涵,为提升学术期刊与学科建设的融合度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当前学术期刊的本质及其背离的现实背景,以部分优秀学术期刊为案例,提出"双一流"建设契机下学术期刊应然境界的实现路径。结果:学术期刊与其本质背离主要表现为从学术交流到学科评价的功能泛化,从专业聚焦到内容综合的内容散化,从学术传播到"自阅自乐"的影响弱化;学术期刊促进学科建设的应然境界体现为服务学科建设、传播学科成果、引领学科方向的递进式发展。结论:应紧抓"双一流"建设契机,依托学科建设拓展办刊资源,依托学科组织、平台提升期刊专业化水平,依托学科学术共同体优化期刊评价,助力学术期刊应然境界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法,对照国际化的学术期刊应具备的特点,分析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化的现状,发现我国体育学术期刊较少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论文质量有待提高、与国外发行机构及体育学术研究合作较少等问题.提出要提高论文质量,实现编委、审稿人、作者、引论作者的国际化,提高英文标题及摘要的翻译水平,期刊的网络化,尤其是要融入国际体育学术交流体系等,以此逐步增强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体育学术期刊中文参考文献著录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分析法和访谈法,对照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要求,对当前我国体育学术期刊中文参考文献著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参考文献著录的规范化情况不容乐观且参差不齐.进而从各著录项目入手,对普遍和典型的著录问题进行举例和分析,以期为提高体育学术期刊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化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体育学术期刊编辑遏制学术不端的审稿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目前体育学术论文撰写中存在的不端行为,提出了期刊编辑审稿过程中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相关策略.主要有:1)运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2)从参考文献入手,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追踪参考文献是否属实; 3)借助网络资源和作者群体,了解作者研究所用的仪器设备、实验对象是否属实;4)网络检索工具的使用;5)以"责任书"约束作者.  相似文献   

13.
高校武术院系是武术学术研究的中心.当前,高校武术学术研究的基本特征是:重实验研究,轻人文研究;重竞技武术,轻传统武术;重学术重复,轻学术批评.高校武术学术研究的文化定位应以人文科学研究为主、自然科学研究为辅.构建和谐武术学术生态,需要武术学者的责任感.武术学术评价制度应重视新思想和创造力,和谐武术学术生态的构建需要大学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4.
为了展现体育类学术期刊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利用文献计量法对创刊于建国以来(1949—2010年)的35种体育类学术期刊的创刊年、刊龄、出版周期、刊名变化、学术评价、主办单位等情况进行分析。指出目前体育类学术期刊存在办刊模式陈旧、期刊的编辑人员素质薄弱、稿件质量不高、没有特色栏目等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品牌建设是我国学术期刊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跻身世界一流学术期刊群的必由之路。基于《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品牌创建的探索和实践认为,品牌定位作为学术期刊品牌建设的基础,要从内容定位、受众定位、发展定位着手确立特色;品牌内容作为学术期刊品牌建设的核心,可从策划选题、开展学术活动、凝聚作者队伍着手整合学术资源;品牌管理作为学术期刊品牌建设的保障,需从建立内容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学术传播力、扩大社会影响力入手营造良好学术生态环境。体育学术期刊品牌创建应当精准定位,突出品牌特色;整合学术资源,推进品牌内容创新;创新管理手段,提升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来源数据库1994年至2012止679篇学术期刊的记载,检索出作者单位为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所有期刊,从发文量、被引量、研究层次、发文作者几个维度进行查阅和统计,阐释学术期刊沿革过程与体育学院学科体系成长相依共存的规律,对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科建设及学术研究的变革走向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编辑实践中,体育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敏感性主要表现在审核栏目、选题、摘要、正文、图表、参考文献等方面的学术敏感性上.为把好论文的学术质量关,体育学术期刊编辑在编辑实践中应注重学术敏感性的培养,密切关注体育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并积极参与体育科研实践,培育创新精神,培养并强化审稿意识.  相似文献   

18.
体育运动中人文性的思考和研究日益增多, 要求体育学术期刊的编辑具备一定的人文意识。人文意识培养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感性经验的积累, 二是人文知识的内化。体育期刊编辑人文意识的形成对体育学术的繁荣、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