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露痕迹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让教育向无痕状态发展,这是我们追求的教学形式,更是我们追寻的一种教学境界。本文从无痕教育来构建和谐课堂进行了一些探索。目的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无痕教育的方式、方法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和谐课堂。  相似文献   

2.
不露痕迹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让教育向无痕状态发展,这是我们追求的教学形式,更是我们追寻的一种教学境界。本文从无痕教育来构建和谐课堂进行了一些探索。目的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无痕教育的方式、方法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和谐课堂。  相似文献   

3.
<正>无痕教育,从字面上理解是把教育的目的与意图隐蔽起来,通过间接和暗示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形态。其实无痕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思想,是一种教育心理学的规律和原则,是一种教育的美学和哲学境界,是一种对教育本原的追寻。为什么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可以实施无痕教育呢?主要基于以下三点:一是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小学数学属于初等数学  相似文献   

4.
我曾经读过这样一则寓言。一位农夫得到一块玉,想要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是他手中的工具是锄头。很快,这块玉变成了更小的玉,而它们的形状始终像石头,并且越来越失去价值。然而自然无痕——才是真正的教育,是教育最美妙的境界。要想做到自然无痕的教育,就必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吸引他们的兴趣。我们的每一名学生,  相似文献   

5.
董良 《江西教育》2014,(3):16-17
有幸参加由特级教师徐斌主持的省级课题“数学无痕教育的实践研究”的探索与追求,参与课题的研讨和资料搜集工作,可谓一次难得的学习机遇,值得珍惜。在“数学无痕教育”课题的引领下,除了近距离地欣赏和领悟徐老师“追寻数学无痕教育”的教学主张之外,更让我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数学无痕教育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课题的实施,使得“无痕”从德育领域延伸拓展至学科领域,让数学教育在理性、严谨之余,更赋予其诗意灵动和一份浓郁的人文气息。  相似文献   

6.
有幸追随著名特级教师徐斌,一起参与“数学无痕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组的学习与实践。在我看来,“数学无痕教育的实践研究”是一项非常有创造意义的课题,与其他数学课题研究相比,更显现出一份诗意与灵动,更体现出数学教育的人文情怀。“无痕教育”体现着对学生学习的尊重与关怀;“无痕教育”预示着教学方法的圆融与通达;“无痕教育”代表着数学教育的追求与真谛。  相似文献   

7.
无痕教育的基本内涵是让学生感觉不到在受教育,是顺其自然的一种教育方式,是一种理想的教育境界。实施无痕教育具有四种基本策略,不知不觉中开始是策略之一。要做到课堂教学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可以通过故事情境、游戏活动、复习铺垫和谈话交流等几种方法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8.
最近看到《中国教师报》上的一篇文章《教育无痕是一种智慧》,读完后,很有一些想法。无痕的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就像武侠小说中说的剑术的最高境界是人剑合一。这是一种美好的追求,但面对现实中的教育问题,我们还是要清醒地看到,无痕的教育对于一些情商较高的孩子是非常有用的,教育效果是最好的,影响是终身的,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实际上老师都有这样的教育智慧,这种艺术的教育方式也一直在应用着,但是笔者觉得教育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是复杂的、纷繁的,需要我们应用多种教育手段与方式来教育学生,单一的教育方式是满足不了现实的教育状况。  相似文献   

9.
“教育无痕”旨在“淡化教育痕迹”,反对枯燥说教、呆板灌输、居高临下等教育方式,力求在自然的状态下,让教育潜移默化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教育无痕”是教育的一种至高境界,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认同和推崇。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教育方法可以是"无中生有",一项教学改革也可以是"无中生有",一种优秀的学校文化也可以在"无中生有"中形成。我们要回归教育的本源,在让学生学习"有用"知识的同时。更应让学生多学些"无用"的知识。教育需要以"无痕"的方式,达到"润物无声,教育无痕"的至高境界。而"无为"是一种对管理效能的追求,是一种管理态度,是一种管理方法。实施"无为",最终要达到"无不为"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1.
无痕教育是指把教育意图和目的隐蔽起来,通过问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不留痕迹),给学生以教育的教育方式,其前提是隐蔽教育意图。它既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育人技巧,是一种教育的美学哲学境界。  相似文献   

12.
施延霞素描     
●100次失利101次鼓励,激励的话语和温情的目光能点燃学生奋进的火花。●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直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教育无痕,教学有情。优化英语环境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语境,以及随之产生的情境、童趣。  相似文献   

13.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需要以热情和创造来引起人内心的激荡。无痕的教学,恰恰能够引起学生内心的激荡,激发出惊人的动力,并以最稳定的状态驻存在学生的内心世界里。教学应该是一种启迪感化,循循善诱,心灵交流的过程,武侠小说中轻功的至高境界是“踏雪无痕”,我想教学的最高境界也应该是“教学无痕”吧。让我们学习名师“教学无痕,精彩有痕”,悟道而后传道,让教学不留痕迹,让教学更有实效。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是交融的、粘合的。有人说"大爱无痕",其实,教育教学更提倡无痕,无痕的教学才是大教学,才是境界。  相似文献   

15.
自然无痕的教育是班主任工作最美妙的境界。了解学生是把班主任工作做到自然无痕的前提;沟通是把班主任工作做到自然无痕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爱学生,班主任才更想给学生创造最美妙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所谓本真,是指本原真实的原貌。追求教学之本真就是追求原汁原味的课堂教学,使返璞归真的教学更能体现课堂的本质,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习生态,立足课堂生成,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努力追寻属于学生,属于教师,也属于课堂教学的"本真"境界,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最终回归教育的本真。  相似文献   

17.
董良 《江西教育》2014,(8):16-17
有幸参加由特级教师徐斌主持的省级课题“数学无痕教育的实践研究”的探索与追求,参与课题的研讨和资料搜集工作,可谓一次难得的学习机遇,值得珍惜.在“数学无痕教育”课题的引领下,除了近距离地欣赏和领悟徐老师“追寻数学无痕教育”的教学主张之外,更让我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数学无痕教育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课题的实施,使得“无痕”从德育领域延伸拓展至学科领域,让数学教育在理性、严谨之余,更赋予其诗意灵动和一份浓郁的人文气息.  相似文献   

18.
生活的世界是自然不造作的,而面向生活的幼儿教育,更需要教育者的精心设计。精心又不经意,自然又不刻意,在教育中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习惯、懂得一种规范、习得一种知识。教育无痕,这是我们追求的一种教育境界。一、教育无痕需要以身示教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讲的就是垂范的作用。孩子善于模仿,教育者的行为成为楷模,自然会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身教是不教而教的首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育人的无痕境界是创设让学生自己体验、探索、顿悟的氛围,是对人灵魂的感召;育人的无痕境界需要为师者高超的艺术而非技术,需要对学生的生活观微知著,引发学生触类旁通,是融入生活的德育,在无痕的境界中让学生豁然开朗;育人的无痕境界带给学生的是一种享受,在享受中浸润,在享受中悟理,在享受中成长.  相似文献   

20.
陈刚 《湖北教育》2007,(8):42-43
"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们把这条规律看成教育技巧的核心,是能够找到通向孩子心灵之路的基础。"我认为这句话是对"无痕教育"的最好注解。如何在生活化德育的大背景下在品德教学中实施无痕教育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沟通和探讨关系,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学习中抓契机,运用情境感受,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