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体育经济学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8年以来,我国体育经济学学科建设初露端倪,20年来,该学科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逐渐建立和发展的过程,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体育经济学科经历的“兴起阶段”、“初步建立阶段”和“发展阶段”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该学科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建议和解决对策,旨在进一步加强和发展我国体育经济学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2.
科学研究做为贯穿学科系统发展进程始终的动态系统,具有“触发”和“导引”学科内部动力的能动性;做为联系学科系统内外的动态系统,具有改造和利用学科环境机制,使之积极转化为学科内在核力的能动性,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有力手段。通过科学研究可达到完善学科理论体系、方法体系、条件体系、人才体系之目的.同时,学科建设与发展又作用于科学研究,为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人才环境和物质环境,为创造浩繁的、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奠定基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中国网大、武汉大学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和广东管理科学院科学学研究所4家社会组织和研究机构关于我国体育学学科评估(排名)结果的研究,指出当前的学科评估存在的问题:评估的目的不同、评估理论研究不足、没有针对性的评估指标体系、体育学科的不同层次采用相同的评估指标体系;参评的对象与评估结果代表性不足;评估结果起伏较大;每年一轮的评估不符合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以传播学术、培养人才、促进成果转化、涵养学术道德为宗旨的体育科技期刊,是体育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对“双一流”建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育科技期刊与体育学科建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双一流”战略为我国体育科技期刊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体育科技期刊应认清自身在“双一流”战略中的责任使命,勇于担当,不辱使命,主动加强自身建设,服务与引领体育学科建设发展。建议:在理念上,树立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找准利益结合点,完善学科团队办刊制度;在内容上,依托体育学科发展优势和特色,凝心聚力办好重点栏目和特色栏目;在技术上,归口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期刊工作委员会统一指导,不断推进体育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升级;在管理上,加强科研诚信和出版伦理建设,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深入推进体育科技期刊与体育学科建设的互动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比较体育的学科性质及其研究对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体育科学的发展,体育科学中的一支新兴分支学科——比较体育学科正在茁壮成长。目前国内外有不少体育理论学者们正以极大的热情致力于比较体育学科建设方面的研究。比较体育近年来在国际上之所以被人们广为重视是因为此学科的发展是与当今世界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相适应的,也就是说,比较体育的发展是一件历史的必然,它顺应了体育发展潮流。应用比较体育研究的手段和方法进行跨越民族界限、文化界限以及跨越学科界限,从宏观、综合、立体的角度来透视世界体育运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引文分析方法,对“八五”期间我国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的成熟程度、学科背景分布、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分布、学科知识交流状况、科研队伍的总体水平及其外语能力、情报意识或情报能力等展开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八五”期间,我国体育社会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性的学科,但学科的开放性依然很大,学科的独立性程度较低,学科发展尚不尽成熟,体育社会功能、体育社会化和学科建设研究是“八五”期间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三大热点。当前向我国输入相关知识的国家主要是美国和日本,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队伍总体水平处于较低状态,但其中不乏姣姣者,体育社会学研究队伍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和帕累托分析等方法,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体育学与外部学科间的知识流动状况为依据,分别从知识输入和知识输出两个视角对体育学亲缘学科进行定量识别与演化趋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2013—2017年与2018—2022年间,体育学的知识发文量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在2018—2022年间的知识输入量和知识输出量均明显高于2013—2017年;知识输入视角下的体育学亲缘学科分别有24和23个,其中稳定型20个,增长型3个,消退型4个;知识输出视角下的体育学亲缘学科分别有13和17个,其中稳定型12个,增长型5个,消退型1个;同属于知识输入和知识输出视角下的知识互惠型亲缘学科有10个,体育学与上述学科间的知识输入量和知识输出量总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上述研究结果为体育学的学科发展带来如下启示:1)推动体育学的跨学科合作与整合,助力新学科增长与知识流动;2)加强体育学分支学科的学术研究,扩容期刊发文量与知识总量;3)促进体育学创新研究领域的培育,提升知识势能与知识顺差比;4)调整体育学教育改革与专业设置,满足社会对学生专业能力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体育经济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也对体育经济学学科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归纳体育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历程,总结3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基于体育与经济学科的互动影响,分析体育经济学学科交融特征,认为:基于经济学的强势历史地位,以及被广泛接受的理论和丰富的研究方法,现阶段经济学处于主导地位;但体育产品属性、市场共生与竞争特点、非“理性”的消费行为、超额的人力资本积累以及对公共财政的影响带动使体育经济学自身的特点日益突出。现阶段我国体育经济学虽还难称为独立学科,也尚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学派”,但其自身的发展以及与现实问题的交互演进使其在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上不断创新,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体育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9.
利用CNKI系统功能及VOSviewer可视化工具,对我国体育小镇研究的学科分布情况、高发文量期刊与机构情况、资助基金来源、发文作者情况等进行分析,归纳研究热点,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体育小镇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研究发现:(1)政策方针和课题基金的大力支持反映出国家对体育小镇研究的重视,研究的发文量经历了从逐年增长到逐年下降的过程;(2)体育小镇的研究仍集中在“体育范畴”,体育学在体育小镇研究的学科分布中占据主体地位,高发文量期刊仍以体育学类期刊为主,专业体育院校在体育小镇研究上表现突出;(3)体育小镇领域的活跃研究者较少,各研究群体之间没有交流合作,未形成权威的机构群体与核心作者群;(4)我国体育小镇研究紧紧围绕体育小镇的发展路径、跨界融合与体育小镇、体育旅游与体育小镇、体育产业与体育小镇、国内外体育小镇建设的启示等5个热点主题展开,研究的重心大致经历了从“跨界融合”到“体育产业”到“体育旅游”到“发展路径”的变化。此外,研究还概述了体育小镇融合类研究、启示类研究、发展路径类研究的基本情况;从提升研究水平、丰富研究角度、加强学术交流、立足实际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对体育小镇研究...  相似文献   

10.
多学科协同而产生“美第奇效应”是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主要源泉之一。教育领域中,从“学科中心”转向“问题中心”的课程改革和发展潮 流,实质是多学科协同在“育人”上的“美第奇效应”的形成。价值本多元的体育教育,受知识的制度化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因学科 分化而产生的分裂现象,阻碍了体育教育过程中知识的整体性传授和对其价值的深入理解,难以体现出体育应有的综合教育效益。因此,我国体育 教育改革有必要重新审视体育学科自身问题以及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深入挖掘体育教育的综合功能,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努力,以催生多 学科协同下体育教育的“美第奇效应”。(1)从学科为中心到以人的成长为中心,树立体育学科融合的理念;(2)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发展,拓展体育与 其他学科的协同空间;(3)从单一思维到多维创新,寻绎体育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点”;(4)从一己之力到有机整合,构建融合的体育课程体系;(5)从 独立研究到协同合作,培养具有学科融合视野的教师。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分析、访谈调查,以湖北省高校为例,探究我国普通高校公体部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调查发现,由于:(1)难以引进高水平人才,师资队伍建设困难;(2)课程建设举步维艰;(3)招生困难;(4)公体部学科建设资源不足;(5)新、老师资交替不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1)部属高校公体部学科建设发展困难,而一般高校公体部学科快速发展;(2)传统体育学科建设陷于困境,而特色体育学科建设取得可喜成绩。因此建议:(1)积极依托优势学科创建特色体育学科;(2)加强科研工作,使科研成为公体部学科发展的动力;(3)公体部学科建设应有长远的、独立的、具有实效的发展规划;(4)合理构建师资队伍;(5)吸纳优势学科资源加强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体育学科体系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体育学科体系研究经历了3个阶段,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和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新时期体育学科体系研究需加深对相关概念的辨析和理解,加强体育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实践中各领域学科分类联系和差异的研究,突出体育学科自身特点,建立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学科体系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13.
体育统计学科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回顾了体育统计学科的发展历程,剖析体育统计学科建设的现状,着力探讨体育统计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确定学科发展的目标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知识生产所蕴含的内在规律是深入探讨学科诞生与发展的逻辑起点和本质要求。目前,我国体育学科建设未能有效适配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内在要求,表现为弱化体育学“身心群”整体性学科特色,夸大西方科学理论知识的“跨情境效度”,脱离“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叙事的时代特征等。为了有效回应知识生产模式演进对体育学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纾解体育学科建设的深层困局,通过梳理与归纳知识生产模式演进的历程举要,凝练与探骊体育学科知识生产“发散式孤岛型”“聚敛式融合型”“集群式拓展型”的演进特征。对标知识生产的价值导向、共生共存和辩证统一,识别与明晰体育学科知识生产的逻辑转向。遵循知识价值观是体育学科建设的价值旨归,探寻知识生产模式变革下,动力机制、组织机制和治理机制一体化体育学科建设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15.
武术学科的科学化历程与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31,自引:7,他引:24  
邱丕相  马剑 《体育科学》2004,24(4):62-64
为了更好地把握新兴武术学科的科学化脉络,采用文献调研、历史研究等方法,以武术学科在历史中的演化进程为出发点,从学科建设的视角探讨武术学科在其科学化进程中的形成与发展,并以当前武术学科出现的“空洞”现象.进一步阐述武术学科在科学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6.
国家教委1988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目录”,确立了《学校体育学》学科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主要课程的地位。这是在总结了我国几十年来体育学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原《体育理论》学科所作的重大改革与发展。《学校体育学》以研究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普遍规律,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从事体育教育和科研工作的中等学校体育教师为对象与目标,力求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教育、体育发展的新成果,满足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实际需要,在教材内容体系和教材具体内容上作了较大改革。  相似文献   

17.
德国体育学科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德国体育概念的争论和德国体育学科的发展历程的探讨和德国构建体育学科体系主要模式的介绍及德国高校三级学位授予体系和学科专业设置现状的概述,总结出对我国体育学科体系建设的几点启示,具体包括我国体育科学有望成为一个学科门类,我国体育学科体系的构建应更科学、规范、合理,应不断提升我国体育学科发展的动力,高校体育学科专业(方向)设置应结合学科的诉求和社会的需求来考虑等。  相似文献   

18.
运用引文分析理论,利用Web of Science引文数据库,从知识受馈、回馈和自馈视角对体育科学自1930年以来的学科互动现象进行分析,并使 用帕累托分析法界定体育科学的亲缘学科、近缘学科与远缘学科。结果表明:整体上看,体育科学还属于“知识输入型”学科,知识输入与知识输出 之比为1.7:1;体育科学的发展,受馈于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社会科学、应用科学、自然科学、艺术与人文科学等5大科学部类的所有150个学科的 知识供给与支持,其中,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是最主要的知识来源,占总引用量的84.21%;生理学、骨科学、神经系统科学和神经病学、心理学、外科学等5个学科的引用次数之和达到总引用量的50.63%,是体育科学最主要的支撑学科;体育科学以其他学科的知识来生产、创造和发展自身知识体 系,并以创造性转化后的知识对以上5大科学部类和所有150个学科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影响力很不均衡,且处在动态变化之中;体育科学引用 自身知识和体育科学知识被自身引用的比例为21%~24%,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呈明显上升趋势,知识自我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不同科学部类的亲 缘学科、近缘学科与远缘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科学历史责任的转变和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不同时期呈现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体育史学已经走过百年的发展历程,经过几代学人的努力,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学科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体育史学科反思史的系列研究成果表明,体育史学仍然存在着学科地位不高、分支学科建设不系统等诸多问题。基于当下业已形成的学科“危机”话语,对中国体育史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扫描”,并蠡测体育史学科未来走向。研究认为,在分支学科建设上,要建设体育史学术史、体育史史料学和体育史学理论等3个分支学科;在学科发展平台建设上,进一步打造体育史学教学平台、学术交流平台、社会服务平台;从国际和国内史学研究主要趋势中吸取学科建设经验,推动体育史学科建设,开创体育史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为研究视角,探讨地方性本科院校体育学科建设中的招生和培养的质与量、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专业化与社会化以及课程设置的专业化与人文化等问题,提出了以"人的全面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突出地方特色体育专业的发展的观点,以期抛砖引玉,繁荣地方性本科院校体育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