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近四十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始终坚持在第一线工作。他以语文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带动了当地小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他把如何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主要的研究课题,形成了“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的教学特色。去年年底,教育部为了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中“跨世纪园丁工程”“名师计划”,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名教师的带头和辐射作用,在南京召开了“于永正教学方法研讨会”。本期,我们将会议的有关材料集中编发,并配以各地教师学习于永正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艺术、教学方法的体会文章,以期能让广大小学教师更全面、具体、深入地了解、学习于永正老师。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的实施将研究性学习摆在了一个新的高度,研究性学习是围绕“解决问题”这一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模拟科学学术研究的方式,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展示交流成果”的过程进行学习的教学新方法。我们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方法引入到学科教学时,应当是在适合学科的教学内容,体现学科的基本性质,又符合学科的教学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的。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对阅读教学有着“五重”之精品——重感悟、重积累、重情趣、重运用、重习惯。语文的研究性学习也有“五重”之教学方法——重专题、重过程、重语言、重信…  相似文献   

3.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教学思想及其创造的“三本五重教学法”(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创为本 ,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正越来越广泛地为广大教师所熟悉。《白杨》、《草》、《小稻秧脱险记》、《新型玻璃》等课堂教学的精品享誉全国。2000年4月20日 ,徐州淮海堂 ,于永正老师又向一千多名老师展示了他新近研究的《全神贯注》的教学。在两课时的教学中 ,于老师先和学生背诵了几句名言 ;接着出示茨威格在罗丹工作室里说的那段“名言” ,让学生读这段话提问题 ,继而读课文解决问题 ;然后于老师采用多种手段激…  相似文献   

4.
于永正的“五重教学”一直被语文教育界所推崇.“五重教学”,即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于永正提出教育的“两个名字”的教育理念:“影响”和“激励”.解读于永正的课堂教育艺术需要围绕其教育理念,从课堂导入艺术、课堂造境艺术、课堂评价语言艺术三个维度来进行.  相似文献   

5.
开健 《现代语文》2009,(4):121-121
创造了“三本五重”教学模式的于永正老师,被教育部推为“跨世纪园丁工程名师计划”的首位名师。于老师的语文教学朴实、真实、扎实,大道无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高度。他善于抓住细节组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定向、校正、强化、调控、激励……细节是于老师课堂教学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6.
东岳泰山:雄浑——教育专著 在我心中有泰山之重的当然是——教育专著。于永正的《教海漫记》如一泓清泉,清亮可鉴,洗涤我语文教学多年的蒙昧和困惑。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最是振聋发聩,他说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相似文献   

7.
孔子回:“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特级教师于永正深谙此道,他所讲的“重情趣”,首先是重视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学生对老师所教的学科产生了兴趣,就意味着教学的真正成功。  相似文献   

8.
背景提示 于永正,1941年生于山东莱阳。现任徐州市鼓楼区文教局教研室主任。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和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0年,他开始在《江苏教育》发表论文,之后,又连续发表教育随笔数十篇,引起读者广泛关注;于此同时,他的阅读和写作教学日臻成熟,多次在省内外进行公开观摩教学。1999年,《江苏教育》发表长篇人物通讯《风正一帆悬——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对于永正的人生和教育教学作了富于个性的艺术化解读,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同年底,配合“跨世纪园丁工程——名师计划”的实施,教育部在南京召开于永正教学方法研讨会,“于永正热”随之出现。  相似文献   

9.
一个深夜,万籁俱寂,一灯萤然,惟有思想的小溪在悄悄地流淌。手捧的是于永正的《五重教学法》,这篇文章不知读过多少次,每一次的细读,心灵都会走过不一样的路,经历不一样的体验,生出不一样的感慨。于老师那看似平淡朴实的文字里,蕴藏的是他不一般的学生观和人才观,是他对教育、对语文教学的真知灼见。正是这样的内涵丰厚,才令我以及无数读者产生愈读愈新之感,在与名师的一次次对话中,经受心灵的洗礼,获得思想的提升。“五重教学法”里的第一句是“重情趣”,这是于永正老师语文教学的最大特色,它又是于永正老师与当前教育界谈论甚多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10.
五磨教学法以学生为核心,以读为手段,打破教与学的隔阂,让师生共同浸润在名家名篇的学习之中,是在遵循基本教学规律的教学实践中诞生的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它既是一线带班语文教学经验的总结提炼,又是对于永正老师五重教学法的传承与发展,更凝聚了广大一线语文教师的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11.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创立了“五重教学法”,其中第二重便是重“感悟”。所谓感悟,就是先感后悟,先感知文本后悟其义,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于先生的做法“就是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去领会”,有鉴于此,我在我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尝试指导学生通过感悟文本,再走进文本,以达到与文本对话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新课标,实践新课程,《教育科研论坛》河南工作站于2006年8月1日在河南登封举办“于永正教学艺术研讨会”。《教育科研论坛》河南工作站站长李登印代表《教育科研论坛》主编李捷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他说,做经师不易,做人师更难。我看于永正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位“经师”和“人师”做得都很好的教师。我们每个教师要向于永正老师学习,既要“授业”,又要“传道”,还要“解惑”,更要做教育家。  相似文献   

13.
黄启后 《云南教育》2005,(19):23-2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四年来,老师们的课程理念、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一些地方也出现了追求形式上的新,而忽略了语文学科性质的现象。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最近在昆明上的示范课《庐山的云雾》,体现了他“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的教学思想。这节课在正确把握语文课改方向上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激励是一门艺术,需要高超的技巧、不断的学习和用心的研究。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这句话正揭示了激励教育艺术的真谛,激励无疑是最为积极高明的教育手段。中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若能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就能达到双赢的效果。作为一个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15.
严志芳 《中学文科》2009,(13):80-80
激励是一门艺术,需要高超的技巧、不断的学习和用心的研究。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这句话正揭示了激励教育艺术的真谛,激励无疑是最为积极高明的教育手段。中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若能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就能达到双赢的效果。作为一个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中“跨世纪园丁工程”“名师计划”,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名教师的带头和辐射作用,由教育部组织召开的于永正教学方法研讨会于12月14日至16日在六朝古都南京召开。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59名中青年骨干教师、著名小学教育家斯霞及有关专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正提起于永正,全国的小学语文教师几乎人人皆知,因为大家经常听他的课,读他的文章。可以这样说,于永正是当代最著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之一。最近读了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于永正教育文集》(6卷,近200万字),让我读出了一个智者、一个仁者、一个教育家于永正。下面仅以《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这本书为例,看看于永正为了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都有着哪些智慧,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箴言。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师都很欣赏于永正老师,学生们也都非常喜欢于老师的课,为什么呢?杨再隋教授在为于永正《教海漫记》写的序言中曾作了十分精彩的概括:“于永正老师了解儿童,理解儿童.他常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原因非常清楚,是于永正老师蹲下来和学生们对话了!同样,数学教师只有蹲下来,和学生一样高,才能像思维科学家张光鉴说的那样“只有在教师和学生心灵之间组成一种相似的和谐的振动,才能使学生与所学的知识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9.
古庆梅 《西藏教育》2010,(12):48-49
“博学”加“善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前提,再读《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后,这种意识在我的脑海中更加强烈与清晰。一.博学的“博”面对新课程,面对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发展形势,于永正建议老师们:“一旦学生安静下来,要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能。如果——开头的一段话热情洋溢;板书的第一个字让学生为之赞叹;第一次朗读让学生为之感动……”于永正对教师这样忠告,其中就隐含着一个“博”。  相似文献   

20.
高慧 《职业技术》2006,(12):135-135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全面实施,英语教学经过一系列的探索,现在“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理念已开始广泛体现于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以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英语语言运用素质,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自主学习模式。一、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要让“主体参与”教学活动,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多年来,传统教育理念和机制构建了一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体系。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体系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课堂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