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半个世纪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一系列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教育文件。从学会生存、学习的四个支柱到共同利益、社会契约等理念的提出,既呈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全球教育领导者的全球性思维和全球视野,也体现了其一贯坚持的人文主义传统,并在传承中创新。面对全纳教育危机、学习的贫穷、学习的非认知能力培养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加剧的教育危机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21年11月发布的《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报告中提出,要为教育构建一份新的社会契约,通过契约精神维护与践行"教育是一项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1届大会发布《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该报告是人类社会发展处在特殊的状态下面向全球发布的,显示人类教育当下存在价值分裂与行为孤立的隐忧。为了面对挑战,该报告以立约的方式呼吁全球行动起来,通过确立教育公共目的,重新构想人类的未来,推进教育向真正的和平、公正、可持续的未来转型,重申保障人权原则,建议在教学、课程、教师、学校和跨时空教育等五方面进行变革,鼓励最广泛的社会参与。中国教育界应积极参与应约,解决内部存在的教育均衡、教育权利平等之类的突出问题,推进教育多样化,满足学生成长与社会的多样性需求,共建教育的未来,并通过教育的变革创造全人类共享的幸福。  相似文献   

3.
如何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为所有的人提供优质的教育,从而推动人类社会朝着安全、正义、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1届大会面向全球发布《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Reimagining our futures together:A new social contract for education)报告,秉承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提出了“以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来共同建构人类社会未来”的行动方案及框架。剖析了报告发布所处的时代挑战,提炼了报告所蕴含的基本原则,探讨了未来教育发展的行动建议,以期为未来教育的塑造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1年11月面向全球发布了《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报告。本研究以报告英文版为主要分析文本,结合霍布斯、洛克、卢梭、马克思和恩格斯等人关于社会契约的经典理论,解读其副标题“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之意蕴,聚焦“教育需要何种新的社会契约”“新教育社会契约如何实现”以及“我国新教育社会契约的本土话语与实践”三个核心议题。本研究通过厘清社会契约的“旧传统”和“新注解”,发现该报告提出了一种不同于法学、经济学、政治学领域的社会契约概念,而是从教育学领域切入,探讨教育如何成为、如何建构、如何引领一种新的社会契约;强调从人类视角、生态视角和技术视角解读新教育社会契约的内涵及实现路径;择要分析教育学、课程、教学、教师、学校、学术科研机构、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国家与非国家机构等教育要素与主体的变革方向;思考新教育社会契约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21年发布报告《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报告针对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治理如何革新的构思,提出邀约打造公平而优质教育的共同倡议。教育作为一项公共事业与共同利益正在遭受威胁,教育利益相关者需要通过共同对话和参与教育革新以迈向更公平的教育的未来。职业教育需要主动反应,缔结职业教育的社会契约,通过“全体践行职教精神—构建高性能职教系统新生态—开发数字化职教发展新路径”的逻辑线路来共同建设职业教育的美好明天。  相似文献   

6.
有“思想实验室”之美誉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来以积极探索和引领人类教育前瞻性发展为己任,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陆续推出《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等具有时代性和思想性的报告,先后提出“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以及“人文主义教育观”“新人文主义教育观”等重要教育理念,在不同时代引领全球教育发展。研读和分析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教育报告,可以洞见蕴含其中的“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追求:从最初关注人的生存跨越到人类生态整体利益的人文主义情怀;从提倡“学会生存”深入到“学会重新融入世界”的终身学习理念;从注重挖掘教育潜能升华到“新的教育社会契约”的终身教育期许。在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深入学习和领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理念,突破传统教育思想观念,促进教育概念体系内涵升级,立足终身教育新理念,推动教育政策法规改革创新,发挥技术变革潜能,全面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对于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长期以来奉行的是人类中心主义,所有的一切都是以人为中心来展开。这种思维方式目前已经显示出一些弊端。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一起重新构建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这份报告指出,全球各国需要重新定向,因为人类的未来取决于地球的未来,而这两者都面临危险。这份报告提出,当下迫切需要一项“面向教育的新社会契约”,“换一种方式去思考学习以及学生、教师、知识和世界之间的关系”,重建我们与彼此、与地球、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再野化教育     
《上海教育》2023,(17):24-25
<正>2023年6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牵头发起第五十个“世界环境日”,以“解决塑料污染”(Solutions to plastic pollution)为主题,动员世界各国加快行动,解决环境危机,再次引发人们对开展生态教育,从小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的广泛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21年发布的《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报告中指出:“课程要让我们重新学习该怎样与一颗生机勃勃却遭到破坏的星球互动,  相似文献   

9.
作为联合国专门负责教育事业的国际性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教育治理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引领全球教育变革与发展动向。以多源流理论为分析框架,考察教科文组织最新颁发的全球性教育报告《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发现该世界性教育政策议程设置的动力来源于:因气候变化、数字技术、民主倒退以及不确定的就业市场等多重时代危机叠加,致使全球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与理想承诺间尚存在显著差距为问题源流;由未来教育国际委员会所构成的政策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教育议题并建言献策为政策源流;以教科文组织成立75周年以来始终致力于全球教育治理的历史使命与根本宗旨为政治源流;最终,三大源流在“政策企业家”及相关政策“外溢效应”的助力下实现耦合,成功推开世界教育宣言的“政策之窗”,开启全球共同擘画未来教育的新议程。  相似文献   

10.
陈宗荣 《福建教育》2022,(2):6-8+54
<正>当今世界,变化是永恒不变的主题。2021年11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的报告,探讨和展望面向未来的教育,畅想2050年的教育。报告指出,世界正处在一个新的转折点,加剧的社会和经济不平等、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资源利用超越地球边界、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给教育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教育承载着全人类共同的美好期许,需要回应新时期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迫切需求,这就要求我们思考如何赋能教师课程育人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未来教育的预测是OECD国家所关注的重要教育议题.OECD于2020年发布了《回到教育的未来:OECD关于学校教育的四种图景》报告,提出未来教育可能遵循非线性发展趋势而出现多重可能图景的理念.报告以现代化的延续与中断、教育的新目标与旧结构、全球与地方的权力分配、变革中的创新与风险规避、技术的潜能与现实导向、教学形式中的虚拟与面对面以及知识获取的学习与教育手段七维矛盾为分析视角;以学校与学校教育、教师与教学过程、教育行政与治理三类关键要素为坐标,通过对不同导向的要素组合进行归类与预测.进而构想了分别以大规模学校教育扩展、教育外包、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生态圈建立、无边界学习为特征的四种未来教育的可能图景.  相似文献   

12.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是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并对整个体系进行重新设计。对中小学与大学而言,这就意味着要对课程与教学、校园经营、组织文化、领导与管理、社区关系以及研究与评估做出全面的反思和调整——日前,联合国201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简称"里约+20峰会")。此次峰会除了发表政治文件《我们憧憬的未来》外,还专门召开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可持续发展教育边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克娃主持下,边会发布了重要成果文件《塑造未来教育——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2012报告》(又称继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波恩大会报告之后的"第二个报告"),博克娃与参会的其他官员发表了专题讲话与专题文章。  相似文献   

13.
新手教师如何更快成长?快速上好课、教学质量要保证,肯定是目标,但快速上好课、教好每位学生,不是想快就能快的事。教师这个职业是特殊的,因为教的是个性鲜明、充满着智慧的学生。所以,教师的持续发展才是重要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所提出的“生活图书馆”的理念,为新手教师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可操作性策略。  相似文献   

14.
受教育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对人的发展与完善具有奠基作用。20世纪中叶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发布了有关受教育人权的系列报告,受教育人权理念经历了从“注重学会生存技能”“赋能学习化社会”到“增进全球共同利益”“重新构想教育社会契约”的嬗变,凸显了受教育人权理念内涵不断深化的政治逻辑、经济逻辑与文化逻辑、教育逻辑,充分体现了受教育人权理念对个体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切关照。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我们在制定教育法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吸纳不断发展变化的受教育人权理念的丰富内涵,以真正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从而充分发挥教育的潜能与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书简介《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极其重要的教育文献。这个文献是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该委员会是根据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关于“请总干事选定一个国际委员会来思考21世纪的教育与学习”的决议,于1993年初正式成立的。该报告着眼于未来教育,并从各国的实际出发,视野广阔、深刻,又具可行性。尤为重要的是该报告提出了许多具有突破性的教育思想,对教育工作者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11年,哈佛教育研究生院发布了题为《通往繁荣的路径——完成培养青年人为21世纪做准备的任务》的重要报告。报告分析了美国近20年来在培养青年人过程中失败的原因,并提出发展一个多途径系统,增强工商业雇主在教育中的参与,建立新的美国青年人的社会契约。报告提出的多途径系统能否成为修正美国教育改革道路的正确方向还需要更多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主要国际组织教育发展重要报告分析"项目组,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世界银行、欧盟等主要国际组织近年来发布的教育发展重要报告、教育决策咨询报告、教育公报等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归纳总结了全球教育发展的十大最新理念和趋势。他们发现,原来家庭因素对于教育成功是  相似文献   

18.
新冠疫情、逆全球化浪潮和“人工智能+”推动全球教育治理迈向新的阶段。《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全球教育治理提供了“社会契约”的视角。迈向“社会契约”的全球教育治理旨在将教育视为“全球共同利益”,并呈现出治理主体的扩大化、治理客体的动态化、治理规制的协同化、治理目标的原则化、治理效果的多维化等特点。迈向“社会契约”的全球教育治理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多元主体参与的“合法性”危机、混乱世界秩序中的客体泛化风险、教育大数据的孤岛阻碍及智能鸿沟、教育治理效果异体问责的实践壁垒、基于教育公共利益的价值认同困境。迈向“社会契约”全球教育治理的变革将探寻“教育法治”的复合型治理规则体系、转向基于教育证据共识的治理范式,推动建立以教育大数据为依托的“云边端”协同机制、在管评分离的基础上强化第三方评估、发展“公众需求”逻辑下的利益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教育系统与全球经济社会的现实需求越来越脱节,需要一个新的教育框架和模式以培养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在2020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发布的《未来学校: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定义新的教育模式》之报告中,描述了教育4.0的全球框架、特征和方法,以案例方式展现了向教育4.0过渡的16所学校的教育模式。这一《报告》对我国的教育决策者和学校领导具有五个方面的启示: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和教育4.0的内在联系,达成教育4.0共识;利用新技术构建全新、动态的未来学校形态;构建创新创造、技术技能、人际交往和全球公民意识四维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学习范式、教育场域、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加强学校与社会相关子系统的合作关系,提高教师的职业核心素质,加快融入教育4.0,迈向未来学校。  相似文献   

20.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学习型社会又称学习化社会、教育化社会,是关于未来的社会、教育及其相互关系的构想。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