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对高水平跳远运动员专项速度训练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跳远的助跑技术比一般跑的技术要复杂的多,要求运动员跑的即放松、快速又要准确。因此,应该对跳远运动员进行专门的速度训练。通过采用跳远运动员专项速度训练模式对高水平跳远运动员进行训练,对提高运动员跑的能力,绝对速度,助跑最后10m的速度以及助跑水平速度利用率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跳远助跑技术与跳远成绩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跳远运动中,助跑速度的快慢是直接影响跳远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衡量跳远技术的好坏主要是看运动员能否在最高助跑速度情况下顺利完成起跳。同时在实践中,人们也认识到短跑速度在助跑中的合理利用对提高和完善跳远助跑技术,并对取得优异成绩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对初级水平的跳远运动员短跑与助跑速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观察探索了初级水平跳远运动员的短跑速度与助跑速度和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旨在为该项运动的训练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跳远的助跑速度方面入手,分析国内外跳远运动员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其成果,期望能为跳远训练教练员在以后的跳远训练工作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对跳远助跑速度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目前国内提出跳远助跑速度是可控与不可控的依据进行分析。并根据认识论中的绝对与相对的关系,对跳远助跑速度特点进行重新认识,得出:从跳远运动发展的绝对观看,目前跳远助跑速度必须向加快助跑速度方向发展,所以提高助跑速度是必然的。但是,从跳运运动员在某一训练水平阶段的助跑速度与该阶段100米运动成绩的最快运动速度相比较的相对观看,跳远助跑速度是可控的,所以完善跳远运动员在某一训练水平阶段的助跑节奏是特殊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探明近几年影响中国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停滞不前甚至有所退步的原因,为中国男子跳远运动员今后的训练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收集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许滨的各项训练和比赛技术参数,从身体形态、专项身体素质,及绝对速度、助跑最后10m和助跑利用率等方面综合分析了许滨的专项成绩.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把国内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如鲍威尔、比蒙、黄庚等参数与许滨的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包括许滨在内的中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后10 m速度的平均值低于国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结论:由于助跑速度利用率偏高,绝对速度太小而导致我国优秀男子运动员的跳远专项成绩无法更进一步得到提高,由此告诫我国的教练员在今后的训练中应着重加强哪些训练等注意点.  相似文献   

6.
从控制训练的角度出发,为跳远运动员建立一种可随时调整的音响助跑节奏模式.经过8周训练实验,分别对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助跑节奏、速度、水平速度利用率、准确性及运动成绩等进行了统计处理;并对助跑后两步及起跳技术的影片进行了解析,对组间、组内的差异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采用音响助跑节奏模式进行训练,能够明显地提高跳远运动员的训练效益.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高水平跳远运动员助跑准确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献资料、比较研究、综合分析等方法,对中外跳远运动员助跑准确性进行比较研究。讨论了助跑准确性盖是我国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难以取得理想成绩的主要因素。同时对我国高水平跳远运动员助跑准确性的训练提出了一点建议,仅供跳远教练员、运动员借鉴。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五项跳远专项跳跃练习手段和跳远起跳技术进行运动学对比分析,旨在发现何种训练手段可以有效提高跳远专项成绩。结果表明:跳深跳远(40 cm、60 cm)与跳远起跳动作多项运动学指标存在较大的差异;三步助跑起跳与跳远起跳动作多项运动学参数接近;五步助跑五级单足跳和五步助跑五级跨步跳的动作结构与负荷强度与跳远起跳动作相似。认为,三步助跑起跳可以作为技术训练手段,但负荷强度较小;跳深跳远(40 cm、60 cm)一定程度上可对起跳腿的退让性工作能力产生的良好效果;采用五步助跑五级单足跳和五步助跑五级跨步跳训练手段,要注意提高运动员起跳腿伸肌群的离心收缩工作能力和加强离心收缩向向心收缩的转化效果的训练,加强运动员起跳腿蹬伸阶段的向心工作能力和踝关节的屈伸能力。  相似文献   

9.
提高跳远运动员助跑准确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7名跳远运动员采用标记跑进行了 6个月的助跑训练 ,结果表明 ,这种方法能够促使助跑最后几步步长的稳定 ,明显提高助跑的准确性。并且有利于加快运动员助跑最后几步的步频 ,提高助跑后 10 m的水平速度 ,从而导致跳远专项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对高职院校学生跳远速度训练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对于其跳远成绩至关重要,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决定性作用,研究表明助跑速度占跳远成绩的75%,可见跳远成绩对助跑速度的依赖性。根据我院高职学生的生理特点、学生的助跑距离、助跑的节奏、助跑的利用率以及助跑的速度力量、绝对速度训练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从走步式跳远空中技术动作入手来实现加快跳远助跑最后几步水平速度。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实验研究,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员助跑最后几步水平速度及利用率,影响因素和专项运动成绩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学走步式跳远能够有效地加快助跑最后几步的水平速度,并且明显提高专项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2.
对高职院校跳远运动员专项速度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及访谈法,对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职院校的跳远运动员进行研究分析,笔者认为在对高职院校跳远动动员进行训练时,应把助跑技术的训练放在首位,为提高跳远成绩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中、外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的有关技术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同世界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具有明显的差异;中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存在从事专项训练早、达到最高成绩年龄小、保持高水平成绩年限短和运动员退役早等问题;踏板速度慢、垂直速度相对较小和腾起角度偏小,是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今后训练中应解决的重要课题.应运用有效力量训练手段加强中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的快速力量,增强运动员在高速助跑的快速起跳能力.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男子跳远助跑起跳技术有效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收集了国内外10名优秀跳远运动员的有关助跑与起跳等运动学数据,分析了中外优秀跳远运动员技术上存在的差距。认为尽可能地增大腾起角,适当减少助跑速度利用率,是提高跳远成绩的有效途径,从而为进一步改善我国男子跳远助跑与起跳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据资料显示,我国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利用率高达99%,这对助跑速度、可控速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并与跳远所要求助跑的速度和距离产生了矛盾。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助跑速度利用率加以阐述:我国高水平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利用率;国外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利用率;对跳远助跑速度利用率定义的异议以及跳远运动员运动成绩的距离损失度的异议,并由此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跳远助跑最后几步速度的快慢,是对运动成绩起决定性的因素之一。国外学者曾提出,短距离速度训练是所有跳跃项目达到优异成绩的基础——这是一条“定理”。苏联学者研究表明,助跑最后几步的速度。对腾起初速和运动成绩起决定性作用。跳远成陵和助跑速度密切相关,男运动员相关系数为0.943,女运动员为0.875。跳远中,助跑  相似文献   

17.
跳远的起跳技术由打击型、制动型已经发展成速度型(跑步型)。为了适应这种技术,应该重新认识现代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它包括发展运动员跑的速度(跑的能力、绝对速度、助跑速度),速度性力量和快速跳跃能力。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高速摄影、影片解析、数理统计及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两步身体重心高度变化进行研究,认为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两步身体重心高度变化具有不合理性,并提出合理建议,为今后我国男子跳远训练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跳远助跑起跳准确性心理训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跳远助跑准确性直接影响技术的正常发挥和比赛成绩,心理因素是影响助跑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体育院系的跳远技术教学中对助跑准确性进行心理训练。实验表明,有效的心理训练对改进跳远助跑技术,提高助跑的稳定性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跳远技术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助跑和起跳技术方面,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平跑速度慢,速度利用率不合理,起跳能力较差,腾起角相对较小。与国外选手存在一定差距。在今后的跳远训练中,针对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相对较弱的环节,在保持较高速度利用率的基础上,加强专项素质训练,提高平跑速度,寻求速度利用率与起跳能力的完美结合,以促进我国跳远技术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