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新形势下,通过对甘肃省庆阳市中、小学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现状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仍然存在体育场地和器材不足、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少、学校对学生体育锻炼管理不到位、体育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体育设施投入的力度;学校应加强对学生体育锻炼的管理,保证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体育教师应积极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本文力图为该地区中、小学体育课及课外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了解德宏州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现状,分析影响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因素,对改善西南地区学生体质健康有积极意义。1德宏州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现状1.1德宏州中小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基本情况通过对德宏州城市25所中小学、农村32所中小学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在城市  相似文献   

3.
<正>福州市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分别从学校层面和学生层面对福州市部分中小学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了制约福州市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的原因,并为福州市今后继续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福州市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  相似文献   

4.
吴爽爽 《精武》2012,(24):60-60,62
阳光体育运动是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重要举措,倡导"健康、运动、阳光、未来"的理念。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是学校体育教育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不能只停留在口号式的动员状态下,要通过学校、体育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学校也要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中总结和探索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国家于2007年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以下简称阳光体育运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问法、问卷调查法对寿光市初中阳光体育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寿光市初中阳光体育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阳光体育运动工程的提出是国家关于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大举措。学校武术教育在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通过对中小学校武术教育的现状、阳光体育运动的研究及学校武术教育在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中价值等问题进行分析,为动员和号召中小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锻炼,为发挥武术在阳光体育运动中的作用和进一步推动中小学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晶 《精武》2012,(19):63-64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强健体魄,增强体质的必要保证。对农村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涵工的体育课程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组织领导等几方面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砖果发现,很多农村地区的“阳光体育运动”学校不重视、宣传不到位、场地设施差和学生在校期间余段时间少是制约阳光体育运动实施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胶州六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选取胶州六中9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对胶州六中“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此来了解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方式以及场地使用数目,进而全面掌握学生的课外活动情况。找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方案。最后逐步了解胶州六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石宏  刘冲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3):338-340
通过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全民结合实施"阳光体育运动",针对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现状、影响因素分析比较、并运用查阅文献法,调查研究,分析总结等方法,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的视角揭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影响因素,研究得出:影响阳光体育运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社会环境、学校诸多因素的制约是影响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为有效的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当前遵义市仡佬族地区农村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运动场所的不足,器材的短缺及学校宣传力度不够等因素影响"阳光体育运动"在仡佬族地区农村中学的开展,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目的是为"阳光体育运动"在遵义市仡佬族地区农村中学更好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波  毛晓荣  欧阳娟 《精武》2013,(19):12-12,4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对西部5省市部分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现状进行调查,重点分析制约阳光体育运动的“人文环境”因素,对促进阳光体育运动长效开展的“生态环境”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苏煜  梁金柱  崔浩  韩文华 《精武》2012,(30):61-62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对辽宁省部分高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旨在通过对影响阳光体育运动运行的各种因素(学校、学生、社会、家庭和各行政部门)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发现问题,为学较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反馈和参考意见,同时也为相关领导部门制定措施,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湖北体育科技》2019,(8):748-752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聊城市东阿县初级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聊城市东阿县初级中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状况与地区条件的差异,体育师资力量薄弱,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不足等问题有很大的关系。建议:有关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策略对农村学校加大补给制度,缩小农村初级中学和县城初级中学体育运动方面的条件差异,通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广西灵山县农村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进行调查,提出农村学校应紧抓阳光体育运动的机遇,并针对该地区开展阳光体育中的经验和不足提出具体改革措施,旨在为家乡农村学校更好的实现阳光体育目标,促进学校体育和谐发展提供帮助,为其他农村地区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揭示阳光体育运动与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之间的关系,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通过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健康理念、激励机制以及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主观与客观条件的分析,阐明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对促进学生健康的作用。结果表明:中学生时期是个人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阶段,阳光体育运动是促进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有效手段,学校要认真开展好阳光体育运动来促进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面对"阳光体育运动"所提出的新要求,为了切实落实"健康第一"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对影响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障碍性因素从体育健康观、社会环境、体育资源和体育课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体育健康观是影响阳光体育开展的思想根源,教育环境和社会体育环境是影响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外部环境,学校体育设施和体育师资是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物质基础,安全风险、教学评价和学生体育需求是影响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内部动因.其中,安全风险和学校体育设施是制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主要瓶颈.  相似文献   

17.
以“阳光体育运动”为背景,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高校残障学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认为:残障学生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制度保障体系缺失、管理体制不健全、体育教育滞后、课外体育活动得不到良好的落实、观念制约等是影响高校残障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主要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残障学生中有效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体育运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也是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优劣的集中体现。最近二十年,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哈尔滨市区内的18所重点高中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旨在为今后哈尔滨阳光体育运动的更好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大多数重点高中能保证学生每天进行1h的体育锻炼;多数学校的体育设施较为完备。但学生的体质健康达标情况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学校存在设施不足等问题。为此,提出阳光体育运动要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体育教师要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综合利用场地器材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背景下,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的研究方法,以太原市五所重点高中的高二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06-2008年这三年高二学生体育达标成绩的对比分析,来反映阳光体育的实效,以期为阳光体育运动更好地开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问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普通本科院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影响山西省普通本科院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寻找促进山西省普通本科院校阳光体育运动更好发展的策略,从而为全国同类高等院校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上的借鉴和现实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