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武》2010,(4):2-4
问:2009年前后,国内多所高校的武术教师一改昔日院校武术只练不打(实战)的老套,推出了院校防卫术并快速推广。对于这种现象,先生如何看待?倡导院校防卫术的教师对外宣称自卫防身抗暴术不是武术,是一门不同于武术的独立实用技术,先生同意这种说法吗?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背景下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认为,①普通高校武术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的定位是培养“在具备勇于拼搏、坚韧不拔的竞争精神的基础上,追求和谐相处”的精神;②在价值功能上的定位是让学生通过追求增强防卫能力的目标,来实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③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的内容体系可按如下安排:技术课以简单实用的基本功、基本技术、基本组合、对抗性练习、实战练习为主,理论课以武术概论、技法原理、意志品质、武德教育为主,整个体系以实用技法为主。  相似文献   

3.
名家信箱     
上海市赵胜来信:中央电视台"武林大会"的播出让人振奋,这是发展传统武术、挖掘传统武术技法的一个有效方式。我想问的问题是"武林大会"中擂台上的武术搏击和实战中的武术搏斗是否有区别?武术拳种中的所有技法都能在比赛中应用吗?韩建中答:"武林大会"中擂台上的武术搏击和实战中的武术搏斗还是有些区别的,因为擂台上的搏击是有规则限制的,规定了禁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别对西安体育学院散打队和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师--生及基层官兵所练习的武术散打和徒手格斗术进行比较研究,分析武术散打与徒手格斗术实战技法特点,最终提出武术散打与部队徒手格斗术技法特点与区别。  相似文献   

5.
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继《少林大金刚拳》连载完毕后,于2008年第1期推出中国少林著名拳法——少林五形八法拳(第二路72势)。原第一路108势与实战术已于1983年在《中国武术》(英文版)、《武术健身》《中国体育》连载,得到国内外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好评。此拳共分四段,其结构严整、技法精湛、风格古朴、动势强悍,实战技术简洁、全面,实用性强。此拳法由北派少林拳名家、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会长秦庆丰先生主笔,动作照片仍采用三十年前作者原照,并加以图解、技术要点提示,及实战用法说明,从研修与自学角度便于读者较深层次地理解、诠释拳术内涵,提高少林拳法的实际演练能力和技战水平。  相似文献   

6.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5,(5):56-57
本期出场名家: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北派少林拳名家秦庆丰,跆拳道专家、国际级裁判赵磊山东济南王大海来信:在练习少林拳中,怎样理解有形和无形之说?秦庆丰答少林拳表现的形式有有形和无形两种。有形是以武术的套路为主,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将少林拳中的踢、打、摔、拿等单式技法和战术动作,按照实战常规、经验和假设的战机的技术规律,有机地  相似文献   

7.
<正>武术的核心是攻防技法,它通过套路的形式流传下来,并在训练和实战中得以应用。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传统的武术教育模式和训练方法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文章对武术套路中攻防技法的训练与实践进行深入研究,为武术教育的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以推动武术的发展和传承。  相似文献   

8.
拳术训练需要运动心理学在武林,借用运动心理学来研究武术的人尚不多见。这很奇怪,令人不解。因为武术中许多困扰大家的疑难问题,都能在运动心理学里找到答案。譬如:拳术技击为何只能使用简单的技术动作?拆招说手的技法何以不能用来实战?实战技击中应该把  相似文献   

9.
《精武》2010,(4):5-6
问:韩老师,我是一名爱好实战的武术爱好者,我赞同您的观点,实战只能使用简单的动作,拆招说手中看不中用,但我不知道其中有什么科学解释。 答:人在实战中只能使出简单的技法动作,这不但是事实,也能够用运动科学来解释。  相似文献   

10.
武术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修身养性、技击、健身、表演等多种基本功能,这些基本功能在竞技武术、传统武术、健身武术中各有侧重,从而导致了不同武术形式之间的明显区别。提高武术训练技击效果的措施有:努力提高习武者的身体素质、重视各种技击单势练习、加强实战练习、对运用其它技法进行深入研究等。  相似文献   

11.
秘宗外托截肘是秘宗拳肘臂擒拿制敌之实用技法,属于少林武术散手擒制技法的范畴。实战中可根据敌方进攻退守之身步变化,采用上步外托截肘、撒步外托截肘等技法拨刁抓拧敌上盘攻防手腕,当敌被抓拧手臂之肘关节  相似文献   

12.
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继《少林大金刚拳》连载完毕后,于2008年第1期推出中国少林著名拳法——少林五形八法拳(第二路72势)。原“第一路108势与实战术”已于1983年在《中国武术》(英文版)、《武术健身》《中国体育》连载,得到国内外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好评。此拳共分四段,其结构严整、技法精湛、风格古朴、动势强悍,实战技术简洁、全面,实用性强。 此拳法由北派少林拳名家、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会长秦庆丰先生主笔,动作照片仍采用三十年前作者原照,并加以图解、技术要点提示,及实战用法说明,从研修与自学角度便于读者较深层次地理解、诠释拳术内涵,提高少林拳法的实际演练能力和技战水平。  相似文献   

13.
春雪荐书     
《新体育》2010,(9):78-79
《世界自卫格斗术揭秘》人民体育出版社 热度:☆☆ 内容简介 它告诉人们安全意识及危机预防方法,并运用于生活中保护自己。其自我防卫原理是根据防卫时心理和身体行为的本能反射,其格斗技法源自各种风格的武术,不搞繁琐的系统介绍,不搞叫人无法办到的专业训练。  相似文献   

14.
刘聪 《拳击与格斗》2023,(10):25-27
武术散打是一项集拳法、腿法、摔跤、擒拿于一体的综合性格斗运动,具有很强的实战性和观赏性,是我国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体育课中的武术散打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自我防卫能力,但目前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有待完善、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文章从体能训练的角度,探讨了高职院校体育课中的武术散打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教学目标,提出了以循环训练法和游戏训练法为主要手段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武术作为一种以技击为核心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除了具有健康身心、休闲娱乐的功能外,其魅力始终在于它的实战价值。我国现代散打运动是继承和发展武术技击功能和价值的一种存在和表现形式。在激烈的散打搏斗中,体力和格斗意识是不可缺少的因素。然而在体力相当或巧妙地运用技法  相似文献   

16.
李晓博 《灌篮》2021,(2):58-58
中国自古以来在武术方面就有着独特的魅力。文章通过对明清时期武术发展的状况进行深入研究,认为明清时期的武术发展在技术与理论上都有较为完整的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军事武术的实战技法的实用性和民间武术中拳种门派百花齐放、武术著作相继问世。通过借鉴明清时期武术的繁荣发展,探索其对当今武术发展在组织形式、文化传承等方面有何启示,从而加大我国的武术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7.
武兵 《武当》2007,(6):31-33
钩手是武术实战中一种常用的技法,其手型是将五指第一指节相并捏拢在一起,并有屈腕与直腕之分。钩手搏击着力点通常分为钩尖、钩顶、钩腕和钩指等部  相似文献   

18.
东北秘宗拳是少林武术中著名的传统拳法,属于北派之畴。东北秘宗拳沿革于河北沧州陈善一派的秘宗拳,传入东北黑龙江省,特别是传入佳木斯市等地后,从内容到技法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东北地方拳法风格和技击体系。为了普及武术健身运动,突出抗暴防身技法,特从东北秘宗拳入门拳法中精选出部分实战技击法,以此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对少林实战桩法及应用进行了研究,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焦点访谈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本研究综合分析研究少林实战桩法及应用,得出以下6个结论:一是少林桩法姿势分为三架、四势和五桩3种姿势;二是少林桩步变位分为夺位、让位和换位3种变位方法;三是少林桩架防御分为上盘、中盘和下盘3种防御方法;四是坐山桩实战操手应用杨维桩架变位论,变化出基础技法24种;五是阴阳桩实战操手应用杨维桩架变位论,变化出基础技法24种;六是骑龙桩实战操手应用杨维桩架变位论,变化出基础技法24种。从而为深入研究少林鹰派武术系统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武术与武戏     
张让 《中华武术》2000,(1):52-53
武术与武戏,同样是刀枪剑棒,套路技法。一个决胜在赛场,一个演艺在舞台;一个强身健体讲实战,一个努力塑造舞台艺术形象。虽说二者分属体育文艺两大范畴,但它们的根须都牢牢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