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训练一直是教练员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中长跑的核心是速度,没有速度就不会有优异的成绩,但中长跑运动作为高水平竞技运动,发展到今天,运动员之间在技术、体能的差距日益缩小,心理因素在决定比赛成绩时的作用变得更加突出。文章结合训练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对在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训练中如何进行心理调节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中长跑是速度、耐力、力量、意志品质的综合素质较量,是长时间连续的肌肉活动。因此,要求运动员具备较好的体能,并能合理分配体力。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研究结果和结论:综述了中长跑的体能特征和体能训练方法及相应的体能恢复的合理营养措施,为中长跑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和体能恢复及提高提供训练学和营养学手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长跑运动是一项跑距长,时间长,消耗体能较大的运动项目。在跑的过程中动作技能是否科学合理对运动员的运功成绩起重要作用。在跑的过程中要求运动员在维持相对较高速度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体能的消耗,因为人的体能是有限的,同样速度下体能消耗越少跑出的距离越长成绩越好。中小学是中长跑训练的初期阶段,是为高一级训练打基础的时期,更应该加强动作技能的训练,在这时期如果不能养成良好的功作技能,就会阻碍运动员向更高方向发展。所以我们要重视中小学运动员的动作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4.
中长跑运动员比赛战术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春香  张亚辉  钟霖 《体育与科学》2002,23(2):50-52,22
中长跑是典型的速度、速度耐力、速度力量与技战术相结合的周期性的体能类项目。运动员需要具备高度发展的战术谋略水平,从战术谋略方面提高中长跑运动员临场比赛的经验,促进他们在比赛过程中表现出最佳竞技状态,去创造更好的运动成绩。通过对中长跑运动员比赛中战术特征的比较分析与研究,丰富了中长跑运动员比赛战术的理论与方法,为我国中长跑教练员和运动员在重大国际比赛中获得最佳运动成绩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运动员优异运动成绩的取得是运动员长期刻苦训练、科学训练的结果,是运动员运动技术、运动战术、运动体能的多年积累。中长跑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心理素质要求更高。而能否制订出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中长跑项目特点和动作技能形成规律的训练计划,直接影响着训练的结果,甚至决定着中长跑训练的成败和良好成绩的取得。  相似文献   

6.
郭方印 《中华武术》2006,(12):14-14
一.放松能力对中长跑的影响 现代中长跑技术要求运动员充分调动最大限度的体能,并合理利用这些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跑距。这就要求我们运动员在途中跑中保持较高步频和较大的步幅.并使能量最低限度地消耗,为终点冲刺保持较高速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长跑的传统训练模式已经有所转变,以耐力为基础,以速度为核心的训练思想正在形成。为了验证速度素质对提高中长跑成绩的重要作用,对河南省女子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1)速度素质训练对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很小。(2)速度素质训练对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有了提高。(3)速度素质训练对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有较大的影响。(4)实验组在速度素质训练后运动成绩提高比较多。  相似文献   

8.
对田径中长跑训练动向的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80年代初教练员都认识到了发展速度的重要性,在训练中突出了速度训练。由于对中长跑的特征认识不够,曾有不少教练员,对中长跑运动员按短跑的训练方式进行训练。虽然运动员100m成绩有所提高,但对中长跑运动成绩的提高作用不大。我国著名中长跑教练员马俊仁提出中长跑项目是高速度的耐力项目,中长跑运动员既要耐力又要有很高的速度  相似文献   

9.
从目前来看,对于中长跑训.练中各种训练内容和训练手段的合理安排对运动员体能恢复的促进作用研究较少。本文对如何合理的安排中长跑训练内容和训练手段对恢复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10.
中长跑运动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很高,从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世界著名的中长跑之乡,到中国马家军的训练实践都表明,重视青少午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是中长跑运动员未来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1.选择青少年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的时机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要选择适当的训练时机。  相似文献   

11.
在确定体能训练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现代中长跑体能训练以速度和强度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中长跑运 动员体能训练的多因素量化分析评价指标和指标体系理论。  相似文献   

12.
张杰 《湖北体育科技》2001,20(1):110-111
长期以来,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对耐力跑项目尤其是一年一度的达标1000m跑,普遍存在害怕心理。在教学实验中,运用测心率、按规定时间匀速跑、逐渐加长跑的距离等简单、实用、易学的科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中跑的认识和兴趣,逐步树立中跑健身锻炼的思想理念。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综述了中长跑运动员的体能特征,分别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重点说明了中长跑运动员运动素质的特点及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20名中跑运动员速度感的测试,结果显示中跑运动员速度感主要是依靠对动作频率的辨别能力,同时提出了中跑运动员的提速方式和培养速度感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分析了近年来对优秀中跑运动员体能的研究状况,研究了影响中跑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体能指标,包括身体形态指标、身体机能指标、运动素质指标的研究状况,以期为中跑教练员科学选材和针对运动员体能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速度素质对提高中长跑运动水平已越来越重要.通过对中长跑运动员速度训练具体途径与方法的分析和探讨,提出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为提高我国中长跑运动成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优秀中跑运动员体能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影响我国优秀中跑运动员的专项能力的体能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了影响中跑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体能指标,包括身体形态指标、身体机能指标、运动素质指标.分析了我国优秀中跑运动员的体能特征,以期能为科学选材和对运动员体能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长跑锻炼对女子身体机能及兴趣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不同方法的中长跑锻炼对大学生心血管系统的机能与心理适应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中距离跑虽然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800m成绩,但她们的生理负荷较大、疲劳加深;长距离的匀速跑可提高女大学生的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并且生理反映较轻,心理压力较小。  相似文献   

19.
对中长跑运动员速度训练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中长跑的速度特征、中长跑的“速度障碍”区限速度、一般耐力与速度的关系等方面提出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0.
Field tests of speed and endurance may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probability of success and to create efficient training strategies for sports. Currently, both invasive and non-invasive methods are used for this purpose. While invasive methods cause some discomfort to subjects, non-invasive methods may employ practices associated with the sport itself. One such method employs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exercise intensity or running speed and distance covered running at that speed represented on a semi-logarithmic scale. The separation of endurance runners into three different groups can be confirmed by different values for the slope coefficient (b) of this linear relation. According to findings among top Czechoslovak endurance runners, supplemented by the data of other authors, the values of coefficient b in middle-distance runners are in the range -2.166 to -1.700, in long-distance runners -1.520 to -1.050 and in marathon runners -0.836 to -0.436. Similarly, a separation of young endurance runners into groups of middle-distance and long-distance runners must be within the range -2.158 to -1.800 and for young long-distance runners -1.700 to -1.300.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the optimum competitive distance for adult athletes can be established in relation to current training status. In young athletes, it is possible to select gifted runners with predispositions for middle-distance and long-distance running. For both groups of athletes, more efficient training methods can be selected to optimize their predispositions for maximal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