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提高软件学院数据库课程的教学效果,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设置教学内容。分析目前软件学院数据库教学现状,提出培养学生工程理念是符合社会的需求,是高职教育的目标。小组学习、环境陶冶和角色体验是提高数据库教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一种项目驱动的教育和学习方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应用能力.本文根据CDIO国际化工程教育理念及其能力大纲,结合西华大学《数控装备设计》课程的教学特点,从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了基于CDIO模式的项目教学改革万式.  相似文献   

3.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航空航天工程本科培养方案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南安普敦大学航空航天与空间系统工程本科生培养方案,包括其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课程体系设置和核心课程的主要内容。结合CDIO理念分析,总结了其主要特色,即明确的工程教育目标、注重多种能力培养、紧密围绕专业设置课程模块、采用"积木"式教学方式、强调团队协作、重视工程管理等,对国内高校工科教育特别是航空航天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CDIO理念在计算机硬件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例方式介绍了如何在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计算机硬件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设置、实施和运作的尝试过程,达到在教学改革中实现CDIO模式,进一步提升本科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以期为同类实践课程实施CDIO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施)-Operate(运行),是工程活动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CDIO工程教育理念强调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及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视角,就应用型机械类工程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EIP-CDIO体现了最新工程教育理念,是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通过分析目前EIP-CDIO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而探讨CDIO教学大纲制订与开展教学实践方面工业自动化课程CDIO教学设计方法。同时从EIP-CDIO培养框架的设计,主动学习和实践教学方法,保障体系等方面阐述EIP-CDIO教学模式,从中给出CDIO项目式教学实践探索过程,并分析CDIO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7.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从2000年起,世界顶尖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机构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终于创立了工程教育理念,成立了以CDIO命名的国际合作组织,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如果这创新理念用于工程教学,一定会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运用课程之间联系方式学习工程。注重实践性教学和实际动手能力,主张课程实验教学应该从具体实际出发,然后上升至理论,最后再回到实际操作为教学目标。CDIO培养大纲的制定将会对工程院校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将教学内容项目化,按CDIO理念组织教学过程,按翻转课堂方式进行教学活动,从而将符合CDIO理念的学习资源和符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进行创新性融合,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课堂教学进行的改革。通过对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研究,旨在解决学历教育与首次任职岗位融合培养模式下存在的专业素质与能力提升间的问题,突出学员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协作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在增强学员的专业素养的同时,提升首次任职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进步,如何结合工程教育认证,融入CDIO教育理念,提高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不断深入思考的问题。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工程制图课程改革,有利于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奠定学生的工程制图基础,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使学生对产品的形成过程有较全面的了解,增强对产品的宏观掌控意识。本文结合工程教育认证,融合CDIO理念,从培养具有现代化意识和创新素质的工程师出发,论述了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结构、教学方式和实验等方面的改革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0.
CDIO教育理念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本文遵循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并重的原则,着重探讨基于CDIO模式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力求从课程编排、授课方式、课程设置、考核方式、教师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为今后工程热力学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CDIO是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督促学生学习的一整套工程教育理念和实施体系。中国引入CDIO理念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CDIO教育模式下,高等工程专业教师必须提升自己的能力,努力转变其角色定位,从单一讲授者转型为课程设计者、学生的引导者、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者等复合型角色。  相似文献   

12.
CDIO在中国(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成果,在世界各地多所大学进行了实施并取得很好的成效。自2005年汕头大学率先实施CDIO工程教育改革以来,在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的指导和支持下,全国几十所试点高校和许多非试点院校实施CDIO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汕头大学等试点高校重新思考工程教育改革的模式与路径,对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与相应的管理机制进行了重新构建,在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专业培养标准、构建一体化课程计划、实施探究式教与学方法、建立保障与持续改进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创新。CDIO在中国的普及和实践,也为高质量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本文对6年来CDIO在汕头大学及其它试点高校的实践和推广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中国工程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观察与思考,并对CDIO在中国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compares two models for reform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blem/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 and 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 (CDIO), identifying and explaining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PBL and CDIO are defined and contrasted in terms of their history, community, definitions, curriculum design, relation to disciplines, engineering projects, and change strategy. The structured comparison is intended as an introduction for learning about any of these models. It also invites reflection to support the understanding and evolution of PBL and CDIO, and indicates specifically what the communities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 It is noted that while the two approaches share many underlying values, they only partially overlap as strategies for educational reform. The conclusions are that practitioners have much to learn from each other's experiences through a dialogue between the communities, and that PBL and CDIO can play compatible and mutually reinforcing roles, and thus can be fruitfully combined to reform engineering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4.
CDIO商务英语写作课程设置及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DIO是当今国际上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的一种创新模式,但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工程类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其整体观、系统观对于文科类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也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在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的设置及教学设计中,应该以CDIO为基本环境来设置商务英语写作课程内容,并将CDIO大纲中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三个层次(知识、技能、素养)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  相似文献   

15.
在CDIO视野下分析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性质和目标,进行了基于项目产品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设计,运用CDIO理念进行课程评估,成功实现了"做中学"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电子商务人才的需要,充分借鉴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与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融入了教学工厂(TF)理念的基础上构建了TF-CDIO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TF-CDIO创设了商务网站建设方向和网络营销服务方向的适岗课程体系,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以CDIO项目为课程体系的主线,并通过创建教学工厂实训基地、项目化改造核心课程及项目制教学、深化"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具体的实践,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will outline answers to the two central questions regarding improv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1) What is the full set of knowledge, skills, and attitudes that engineering students should possess as they leave the university, and at what level of proficiency? (2) How can we do better at ensuring that students learn these skills? The suggested answers lie within an innovative educational framework, the CDIO (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 Initiative. This initiative will be described along with the needs it meets, its goals, context, vision and pedagogical foundation. The first question is answered by the CDIO Syllabus and the process for reaching stakeholder consensus on the level of proficiency that students should attain in a given program. The second question is addressed through a best practice framework, which discusses curriculum design, design-implement experiences,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udent assessment, program evaluation and faculty competence. Examples are provided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best practices within the CDIO program in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at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Reprinted with the permission from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the Aeronautical Sciences (ICAS) www.icas.org This paper was originally presented at ICAS 2006 Congress in Hamburg, Germany and included in the congress proceedings.  相似文献   

18.
构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课程体系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借鉴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与CDIO工程教育模式,提出了以软硬技能为培养目标,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以项目为主线组织课程,构建模块化组合、学段制安排、项目化实施的课程体系,并通过项目制教学、教学工厂建设、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具体的实践,以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技能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9.
针对《港口电气设备及控制》这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设计,分析其课程设计的要求,提出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来改革《港口电气设备及控制》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阐述其课程设计的构建方法和具体操作流程,实践表明,其改进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