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审视我国社区体育治理成效与困境,并探究数字技术驱动社区体育治理创新的价值与路径。价值:从事后响应转向主动前瞻,从条块分割转向协同联动,从一元主导转向多元共治,从粗放普适转向精准高效。路径: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与完善数据决策机制,推动实现主动高效服务;建立健全跨部门协同与跨层级联动平台,推动实现政府组织变革;创新参与机制与搭建协商平台,推动实现多元主体共治;消解技术张力与化解技术风险,推动实现治理手段精准高效。  相似文献   

2.
探索少数民族村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体育选择问题,发现少数民族村寨存在场地、器材匮乏限制现代体育发展,生活注意指向难以较强关注纯粹体育的现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广泛适应性、鲜明民族性与传统性、价值系统多元性的特点,研究认为:在少数民族村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初几十年,充分利用本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可行而且有效.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城市社区体育治理现状、整体性治理的价值与理想样态,并提出整体性治理路径。城市社区体育整体性治理的价值:重塑结构关系,激发内生动力,增强技术支撑,筑牢制度保障。从目标与焦点、关系与过程、工具与范畴、主体与手段方面探析城市社区体育整体性治理的理想样态。提出整体性治理路径:加强组织协调,提升治理协同能力;提升居民参与,营造良好治理环境;完善协商决策,搭建数字行动平台;形成激励约束,增强反馈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文本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回顾澳大利亚青少年体育政策演变历程,并提炼经验,旨在为我国青少年体育政策提供启示。澳大利亚青少年体育政策演变历程:维持“原生态”发展格局的萌芽期,政策连续性欠佳的探索期,政策体系日趋完善的成熟期。经验:强化政策协同,促进青少年体育文化治理;扩大政策普惠,回应弱势群体体育关切;完善政策框架,助推顶层设计顺利实施;强化政策监管,更加彰显政策溢出效应。启示:完善协同治理机制,提升青少年体育文化服务效能;细化弱势群体政策,实现普惠理念向行动转化;搭建优化政策框架,加强核心与配套政策衔接;完善政策监管机制,推动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实地考察法,考察少数民族村落的体育非正式制度,探究少数民族村落体育非正式制度的变迁机理。少数民族村落体育非正式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体育筹划规则、体育参与资格、体育礼仪规范、体育动作规则、体育器具规范、体育服饰规范、体育禁忌、体育奖惩规则等。少数民族村落体育非正式制度的目标价值有:约束体育行为,维护公正公平;规范动作程式,固化体育内涵;追怀祖先圣贤,祭祀本土神灵。少数民族村落体育非正式制度借助民间组织权威和社会舆论等软控制手段,规范村民的体育行为。少数民族村落体育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机理:生存环境的变化是村落体育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推动力量;环境变化引起体育生活方式的改变,继而引起体育价值观的改变,最终引导体育非正式制度以螺旋上升的方式变迁。  相似文献   

6.
体育健康教育在转变青少年体育健康观念、培养体育健康技能、提升体育健康能力、促进身心健康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是新发展阶段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协同治理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从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协同治理主体及其行为识别、供需主体共同价值构建、供需主体治理模式选择3个方面,构建新发展阶段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协同治理理论。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协同治理存在共同价值认同亟须合理形塑、多元治理模式缺乏有效融合、主体互动行为有待全面凝聚的问题。最后,提出新发展阶段我国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协同治理实践策略:1)坚持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健康第一”理念,以制度导向约束共同价值认同方向;2)搭建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协同治理多元平台,促进治理主体行为有机融合;3)规范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协同治理主体行为方式,形成系统化的互动合力。  相似文献   

7.
社区青少年体育数字治理是公共治理创新与现代信息技术的互动融合。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社区青少年体育数字治理展开研究。通过厘定社区青少年体育数字治理的内涵与外延,基于社区青少年体育治理的现实困境,明确数字治理的核心要素、基本原则和逻辑框架,提出做好顶层设计,促进政策科学制定与有效执行;厘清政府责任,推动部门业务协调与流程再造;优化体制机制,打造多元共建与赋权共享格局;完善治理网络,增强政企和政社的融合匹配度;强化人才支持,数字化专业人才培育引进并举;坚持需求导向,注重社区青少年体育意识培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基于“双减”政策的内容实质和精神内涵,以“为谁治”“治什么”“谁来治”“如何治”为主线,对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治理转向的逻辑理路与现实困境进行梳理与分析。研究认为,新发展阶段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治理应突出以青少年为核心的价值理念、聚焦“以体育人”的目标任务、强化“政社企家”联动的主体模式以及立足法治、自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工具选择。但从现实状况来看,还面临着理念践行不畅导致“贯通性”困境、价值认知不足导致“达成性”困境、多方主体结构松散导致“联动性”困境和“三治”合而不融导致“兼容性”困境等问题。基于此,提出治理转向策略:强化思想引领,贯彻人民为本理念;重视价值引领,聚焦体育育人回归;依托组织引领,凝聚多方主体合力;坚持法治引领,建构“三治”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数字技术驱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提升的逻辑理路与现实困境,并提出提升路径。逻辑理路:多维政策破局,精准供给决策;协调利益引导,共享网络平台;赋予行为职权,强化数字认知;避免刚性嫁接,力争价值共创。困境:治理技术应用掣肘,服务流程有待优化;治理主体协同壁垒,供给准度有待提升;治理规则粗放泛化,制度规划有待跟进;治理手段赋能缺位,资源配置有待均衡。提升路径:数字技术重塑服务流程,健全品质性的技术适配机制;多元主体共建协同合作,构建高效性的数字交互平台;服务要素匹配价值需求,制定规范性的质量评估体系;公共资源实现均衡配置,筑牢精准性的资源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10.
石忠瑜 《当代体育科技》2020,(1):191-191,193
对少数民族村落传统体育实施创新,基本路径以民族文化为主题,要有效反映民族文化生活。进行体育器物创新,一定要对其使用价值有所超越,使其具有文化象征含义;进行体育制度创新,需要和社会变迁节律相适应,加强制度的约束机制;进行体育行为创新,需要对村落生活逻辑有效遵循,实施行为模式改变和演绎;实施体育精神创新,要有效吸收时代文化营养,保守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析“双减”政策下中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价值、困境,并提出保障策略。价值:助推政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助力体育锻炼与文化学习协调发展,促进学校内外体育资源开放共享,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学校体育治理。困境:组织效能发挥受限,协同机制尚未形成;制度规则约束力弱,工作机制尚不健全;资源供给内容有限,运行机制动力不足;数字技术支持不足,治理机制尚不完善。策略:以多主体协同为核心,为广泛参与提供组织保障;以政策制定为举措,为长效开展提供制度保障;以多形式供给为基础,为高效服务提供资源保障;以数字赋能为支撑,为高效治理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专门针对体育的表述凸显了当前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英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经验对当下我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对二战后英国青少年体育治理历程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英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主要治理经验,主要包括:体制机制顺畅、高效;明确专门的机构负责协同与整合资源;启动体育俱乐部标准化认证行动(Clubmark);针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开展标准化的服务;开展有效的财务与经济支持措施,即俱乐部领袖计划(SECL)和社区体育俱乐部计划(CASC)。最后,根据英国的治理经验,提出了针对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改革与发展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体育志愿服务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工程之一,也是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分支内容。以“体教融合走基层”体育支教志愿服务行动为案例,研究发现:第一,党和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等战略,成为开展体育支教志愿服务行动的驱动因素。第二,“体教融合走基层”体育支教志愿服务行动形成了以行动项目为驱动、行动组织为主体、行动内容为内核的实践逻辑,在诸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行动效果,表达了国家促进乡村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善良意愿,既彰显了国家补齐乡村体育资源短板的善治能力,也实现了国家善治的目标。“体教融合走基层”体育支教志愿服务计划由行动项目、行动组织、行动内容、行动效果和行动结果而构成的基本逻辑,为国家及基层体育治理提供了基础性理论支持。第三,“体教融合走基层”体育支教志愿服务行动是通过建立国家动员机制、国家组织机制、国家改造机制及国家发展机制等,从而实现了更高的跨部门行政效率、更低的体育专业资源调配成本、更好的国家和地方多级互动服务,及更多组织机构管理者协同服务乡村青少年体育教育事业的目标,为探索中国特色体育志愿服务行动机制等理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数据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对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价值。运用文献资料研究等研究方法对数据驱动体育治理现代化进行探讨,从学理上回答数据驱动体育治理现代化的实现逻辑,构建数据驱动体育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框架,并分析数据驱动体育治理现代化面临的现实挑战,提出我国数据驱动体育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研究认为:数据技术应用推动了体育治理手段智能化、治理过程动态化、治理决策精准化;数据驱动体育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框架由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机制和治理数据平台构成。当前我国数据驱动体育治理在理念、制度、安全、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尚面临诸多挑战,未来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导向,推进协同治体、依法治体、精准治体,实施数字人才战略,以推进体育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是一项国家推动的专项工程。探讨《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的生成逻辑与时代价值,明确新时期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工作的行动逻辑及发展方向,对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青少年体育活动的战略部署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酝酿于全社会对健康追求的宏观时代背景,生成于党和国家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高度关注与期许之中。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能够有效遏制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下滑,助力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对于深入推进全民健身、体教融合重大政策,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意义重大。新时代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工作,要瞄向体育活动全面广泛、保障条件坚实有力、政策体系健全等点位持续发力。  相似文献   

16.
《体育与科学》2017,(5):69-75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与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现状、政策指向与治理体系的路径选择进行研究。研究认为:青少年的体质下降与健康中国的战略需求相悖;网络社会的背景给青少年体育参与的认知造成影响;学校体育教育的缺失影响青少年体育的发展是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时代特征。健康中国背景下青少年体育治理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为碎片化、单一化的治理体系难以应对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公共问题;治理环境的改变急需治理思维的跟进;青少年体育治理体系的发展失衡。基于对竞技主导和金牌主义的反思,青少年体育治理体系战略管理的回环构建是青少年体育公共治理体系的战略目标设定的关键。研究进一步认为: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青少年体育公共治理体系的路径在于科学合理地规划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着力提高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动力;发挥政府与社会的合力共同解决我国青少年体育资金的来源。  相似文献   

17.
体育强国战略背景下探究如何健全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对于消弭青少年体育在整个体育事业、教育事业中的落差,改革和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在完善制度、巩固基础、培育组织、开展活动、深化改革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但是也还仍面临着区隔化、分散化和碎片化的瓶颈制约。依循整体性治理的学理逻辑,从跨政府部门整合、跨场域整合、跨公私领域整合的三维进路,实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治理功能的整合、治理层级的整合和治理深度的整合,为构建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相结合,家庭、学校、社区体育相结合,政府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共建共治共享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对策建议,致力于为青少年提供无缝隙的、整体性的体育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8.
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的程序创设和制度安排,对体育公共服务治理具有关键作用,体育公共服务治理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支撑与政治主题,二者耦合共进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的内在逻辑。其作用机理是:集中和民主双轮赋能,推进科学化治理;价值和工具弹性整合,驱动系统化治理;实效和程序规则创设,赋能规范化治理;法治与民意良性互动,实现融合化治理。在推进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现代化征程中,需依托此作用机理。建议:主体赋能:提升治理主体能力;程序赋能:推进治理制度化;资源赋能:探索治理智能化机制;话语赋能:总结中国治理故事。以此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体育公共服务治理实践,将其民主制度优势转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9.
《体育与科学》2018,(2):84-88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成立联盟本应该是俱乐部自由组建、联盟自主运作,然而,从篮球管理中心到篮球协会,从中篮公司到盈方中国,直至姚明牵头组建的中职篮篮球(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联盟"经历了为政府代言、多元化身份,却未能走向为俱乐部代言。问题指向真正意义上的联盟能否成立,决定性因素是体育行政部门的态度。毋庸置疑,联盟作为一种典型的第三方治理机制,其具备信息共享、采取联合行动、提供选择性激励、规范俱乐部越轨行为、有效制约公权力等优势,有利于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共赢。为达成这种善治的状态,体育行政部门需从遵循权力控制的逻辑转变为遵循市场规律和社会组织自治的逻辑,构建多中心网络化结构、多元化主体、多样化手段、社会化评价的联盟治理机制。回归本真的职业体育联盟的组建和运行对于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价值,如果成功,必将成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研究范本。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立足于基层公共体育服务治理面临困境,对基层公共体育服务精细化治理运行理路及实施策略进行研究。困境:府际关系与权责相对模糊,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多元合作机制有待完善,治理智能化水平不高。运行理路:精准定位,立足于实情的差异化治理;精心引导,形成共建共治的网络格局;精确识别,强化供需的有效匹配;精密规划,构筑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精细评价,落实群众满意的工作导向。实施策略: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精细化治理实践;汇聚共治合力,构建人人尽责的治理共同体;深化技术应用,推动治理方式智慧化;明确治理规范,统筹推进标准化建设;优化评估机制,强化绩效考核的正面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