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体育与科学》2019,(5):46-51
采用案例研究法和对比研究法以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学校体育政策文本作为分析工具对学校体育政策底层回应梗阻现象进行研究。研究认为:1.民国前和新中国成立后到2000年前学校体育政策具有相似性,在学校体育政策的顶层设计方面都历经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非正式的意见指导跃升为法律层面的过程;2.学校体育政策的制定都出于现实问题的倒逼,具有被动的外生型植入的特点;3.学校体育政策施行的悖论及其困境源于"重文轻武"的文化惯习、体质健康的手段异化为目的以及在底层执行阶段都处于碎片化和虚化运行;4.学校体育政策顶层设计和底层有效执行的重构,首先,在观念上要对体育概念、体质教育、健康和学校体育进行认识论的再出发树立"大健康"观;其次,在政策方面,要兼顾强化学校体育政策法律的刚性保障和可操作性以及建构学校体育政策相关主体的文化认同;最后,在体育发展方式转变以及新时代学校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学校体育政策更应该注重体育以人为本和育人为本的价值统一。  相似文献   

2.
从我国法治建设的特点和幼儿体育政策演变的内部规律为标志将改革开放以来幼儿体育政策演进划分为形成期(1978~1999年)、发展期(2000~2015年)、深化期(2016年至今)3个阶段。我国幼儿体育政策演进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政策制定主体不断扩大、政策的内容更加具体化和社会支持主体逐渐增多3个方面,但是还存在政策位阶不高、政策内容缺乏衔接、社会支持主体积极性不强等问题。建议加快学前教育立法,保障幼儿体育权利;加强跨部门多领域协作,拓宽幼儿体育政策制定渠道;创新政策激励机制,鼓励社会主体积极参与幼儿体育事业;政策制定要着眼未来,精准把握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3.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关于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政策,以及20世纪末以来的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制度建设进行系统梳理,并提出未来改革创新的思路与框架.总体分析,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政策是以学生体质与健康为基点,从对体育课程性质、形式与内涵的规定,到以开放与规制、权利与义务理念为关键点,再到规范化、现代化发展的体育课程教学政策范式的相对连续的一系列行政决定,呈现出因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变迁而发生重大变化的特征.就事业改革发展而言,则表现为由行政推动向制度推进的演变.近十年来,随着国家关于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政策的调整与转向,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制度建设进入积极探索阶段,其中最典型的是制度的适应性调整和基于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构建.研究认为,体育是基于身体活动和运动能力的特定的学校教育活动与社会文化现象,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制度的创新关键是以强化创新主体为核心重构体育课程教学制度框架,以强化体育教育科研为“抓手”降低体育课程教学制度张力,以强化体育硬件建设为基础架设体育课程教学制度平台,以强化体育软件开发为路径丰富体育课程教学制度内涵.  相似文献   

4.
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与体育社会组织关系演变的相关研究,认为我国政府与体育社会组织关系演变内生于体育社会组织政策制定的全过程。为此,从间断均衡模型出发,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政策演变展开分析。该政策变迁分为两个均衡期和一个间断期,表现出偶然性、随机性、非线性的特征。政府与体育社会组织关系在体育社会组织政策制定过程中处于关键性主导地位,在政策图景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先后经过分类管控、严查管控和增能管控三个时期的转换与调整。焦点事件冲击、地方体育治理创新和体育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这三个要素通过改变政策场域影响政府与体育社会组织关系,但这几种要素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该研究不仅对原有政府与体育社会组织关系研究和体育社会组织理论研究本土化进行了拓展,还能为理解体育领域其他相关政策演变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5.
通过访谈法了解随迁老人的城市社会融入现状和体育参与情况,旨在呈现随迁老人主体经验,构建体育促进随迁老人城市社会融入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随迁老人可从体育交往、运动趣缘、运动习惯、运动身体4个维度融入新城市文化、拓宽社会关系网络、减少孤独的心理感受、构建积极的身份认同,进而从社会适应、心理融入、身份认同3个层面推动其城市社会融入进程。体育有助于随迁老人融入城市社会,为从体育视角给其城市社会融入提供一种新思路,建议:1)具化顶层设计,完善专门性随迁老人体育扶持政策;2)问需于随迁老人,制定切合实际的体育促进措施;3)细化执行主体,宣传和引导随迁老人参与体育。  相似文献   

6.
我国学校体育经历了64a的发展,法制道路正在随着时代发展加速前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进一步推进与加强学校体育政策法规制度的建设,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校体育领域出台的124件政策、法规进行了回顾和梳理,研究认为:1)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出台的学校体育相关政策、法规主要涉及7个领域,法治道路已经走向全面化、规范化、系统化;2)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法规已经由以竞技体育为核心逐渐过渡到以体育教育为主导,政策、法规的引导功能在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加强立法体系的连贯性,提升执行过程中的监管力度,构建地方配套法规制度,完善与更新滞后的政策法规是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法规迈向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体育强国政策工具是政府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促进体育事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而采取的具体手段和方式。采用内容分析法,按照构建政策分析框架、定义分析单元、编码归类、统计分析等步骤,从基本政策工具、体育强国建设主体和体育强国价值判断3个维度构建了三维分析框架,对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政策文本进行量化与分析。研究发现:体育强国政策中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过溢,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略显不足;政府主体占据主导地位,社会组织和企业主体供给面和需求面助推动力不足;重视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学校体育缺乏必要关注。建议:适当降低环境型政策工具的使用频率,逐步加大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强度;供给侧与需求侧两端同时发力,减小市场和社会组织参与阻力与顾虑;补齐体育强国建设短板,实现体育各项事业的均衡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族传统体育政策是国家管理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基本工具和基本手段,审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历程,政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考察维度。研究基于政策工具视角,从出台时间、政策工具和政策主题三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颁布的105条民族传统体育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研究认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政策工具使用不均衡,且存在专项化政策不足,政策执行弱化的问题。提升策略:优化政策工具结构,完善民族传统体育政策规范体系,提高政策实施效率,助力民族传统体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转型期我国社会体育政策执行模式进行分析,认为执行主体单一、执行工具单调、执行结构不合理、执行机制运行不畅是影响我国社会体育政策执行效果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以下对策,扩大社会体育政策执行主体,从政府独舞走向社会共治;丰富社会体育政策执行工具,从命令控制走向灵活多样;改革社会体育政策执行结构,协调主体利益关系;完善社会体育政策执行机制,促进社会体育政策顺利执行.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实地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法,从政策自身、政策执行机制、政策主体与客体、政策资源和政策环境5个维度对我国体育中考政策执行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政策方案本身的欠缺,政策体系的不健全,政策执行机制存在梗阻,政策主体和客体的利益分歧,政策资源的短缺、不均衡,以及中考竞争性的加剧都是我国体育中考政策执行中的制约因素。基于此,提出在体育中考的持续推进中应确立以发展学生体育素养为核心的政策目标,不断完善体育中考政策体系,提高政策自身品质;从高位推动,层层落实,健全教育部门的上下联动机制;加强对政策的宣传和引导,寻求目标群体的政策认同,在社会、学校、家庭间形成统一的"目标函数";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加大对体育教师和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建设的持续投入。  相似文献   

11.
建立适切的社会体育政策体系是依法推进社会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文章以《全民健身条例》为分析对象,遵循学者Howlett与Ramesh三类型政策工具的理论进路,运用内容分析法,通过搭建分析框架、界定分析单元、编码归类、统计描述、列联表分析等步骤,从政策工具、政策作用方式和作用领域三个维度剖析了社会体育政策中存在的缺失与冲突等问题。旨在为社会体育政策的优化与完善提供政策指引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基于政策工具理论,运用治理层次学说和校园网球政策相关维度构建三维立体分析框架,采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等,对我国9份国家级及地方级政府颁布的校园网球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X维度上,操作层工具使用“泛滥”,“学校”和“信息发布”工具频现,政府“强制性”倾向严重;战术层工具使用相对“干旱”,偏向使用“规定”,不利于多元主体参与;战略层工具使用“缺席”,激励作用有限。Y维度上,推广层面使用过溢,侧重场地规划和师资培养;教学层面重视程度远不及竞赛层面,存在顾此失彼之患;宣传层面和荣誉层面比例缺失,未受到足够关注。Z维度上,全国市级执行单位对校园网球政策响应度有待加强;“上海市”和“深圳市”未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经济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1874年以前,瑞士联邦的公共体育政策发展得非常缓慢,之后随着体育成为一种国家军事组织行为方式,由此开启了瑞士体育立法的篇章。主要研究瑞士体育政策的发展演变过程,重点阐述体育从一项单纯的私人休闲运动,转变为瑞士联邦各级政府都十分关注的社会政治现象的过程,以及当前瑞士体育政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体育产业政策工具是弥补体育产业市场失灵,加快赶超步伐,促进体育产业结构合理与高度化以及破除体育产业瓶颈效应的途径、手段和措施。基于政策工具X和创新价值链Y的两个维度对国家层面现行有效的46份体育产业政策文本进行内容分析,按照政策文本的选择、构建二维分析框架、编码分类和统计分析等步骤逐一展开,深入剖析政策工具的使用、内容、组织搭配及意图,探讨我国体育产业政策的变迁及特点,明确我国体育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采用内容分析法,构建集“政策工具-政策制定主体-时间数量”一体化的校园足球三维分析框架,对2009—2018年国务院以及各部委发布的校园足球相关政策进行计量分析,并构建了我国校园足球政策的协同模型。研究表明,校园足球政策制定主体以单一部门为主,联合部门发文量较少,政策制定主体协同度仍需提升。在政策工具的使用上存在较大差异,政府偏向于环境型政策的使用,供给型政策比例有待提高,需求型政策相对匮乏。随着校园足球的深入发展,应该进一步提高政策制定主体的协同性,适当调整环境型政策工具,增加税收金融类;合理匹配供给型政策工具,加强校园足球的推动力;增加需求型政策工具,提高校园足球的拉动力。  相似文献   

16.
文章概述了当前全球体育政策分析中运用的理论,追踪了理论运用趋势。旨在评估学界对体育政策分析是否偏离政策科学的"母学科",倘若偏离,如何偏离,偏离程度怎样。此外,对《国际体育政策与政治期刊》中的理论运用进行了排序。研究结论是:尽管体育政策分析者对政策理论发展新趋势的反应要晚于一般政策科学家,但他们选择流行理论分析体育政策案例,保持了与政策学科基本相同的理论运用趋势,因此当前体育政策分析已较好地嵌入政策科学领域。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分析美国、英国、日本等体育发达国家的政策评估法律法规以及体育政策评估体系,主要结论如下:这些国家普遍选择多元的评估主体,采用科学的评估标准,综合运用多种评估方法,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利益相关者和其他使用者,力争实现评估结果运用的最大化,以提升体育政策绩效水平。对我国的启示包括促进体育政策评估主体多元化和专业化、重视评估标准的权威性、完善评估专家组制度、构建评估结果的反馈及运用机制等。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体育产业政策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产业政策是体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从产业政策学的角度阐述体育产业政策的含义,并结合欧美国家体育产业政策发展实践,分析体育产业政策的基本要素及其在整个宏观经济政策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梳理众多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文献,初步归纳了我国体育产业政策发展的脉络体系和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我国体育产业政策制定和调整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借鉴NATO政策工具理论,从政策工具维度和政策目标维度研究我国体育消费政策工具选择特征及优化策略。政策工具选择的特征:过度依赖信息型工具的使用、权威型工具选择缺乏长远利益考虑、财税型工具应用整体缺位、组织型工具指向缺乏全面性。政策工具选择的优化策略:优化政策工具类型结构,探索政策工具选择标准;适度增加政策工具的倾斜度,培育长期体育消费理念;创新政策工具的组合效应,提高政策执行效果。  相似文献   

20.
英国体育政策的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英国体育发展历史为背景,系统分析了过去两个世纪历程中,英国体育政策的沿革与变迁,揭示出政府在英国体育事业发展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