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马克思的技术观集中表现为对技术的批判。技术批判作为马克思技术观的主题,根植于现代性背景下人的现实生活世界。通过对技术的批判,马克思反省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生存境遇。在此意义上,马克思的技术批判超越了政治经济学批判而表现为更为深刻的文化批判。立足于实践哲学,马克思的技术观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哲学意蕴。同时,对马克思的技术观进行文化哲学的解析,也正是基于现代性背景中对技术本质的深层次哲学和文化的追思。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技术文化”,但“技术文化”批判的思想存在于他们的理论视阈之中。他们的“技术文化”批判,大体上可从社会学维度和生态学维度两种研究进路加以考察。彻底变革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与社会制度的立场则是其技术文化批判的理论归宿。  相似文献   

3.
“现代性”是对现代文化精神及实践的最深刻、凝练的概括。马克思将现代性理解为现代人的整体生存方式或文化模式。在马克思看来,现代性构成技术置身其中的整体文化背景;技术构成现代性的基础和重要标志,由外而内地影响现代人的生活。立足于现代人的生存实践,马克思展开对技术的批判。马克思立足现代性批判的技术批判,因具有总体性特征而超越了政治经济学批判,表现为一种更为深切的文化批判,其实质是对现代人技术化生存困境的反思、批判与诊疗。  相似文献   

4.
批判的武器与批判的目的吴根友自近代以来,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个问题还将继续讨论下去。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在中国这样的国度里,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处理现代社会问题时,我们自然会从自己民...  相似文献   

5.
针对国内大学英语课堂缺乏批判素养培养的情况,介绍了批判素养的含义、对大学生培养批判素养的意义及培养方法探讨。并示范如何通过任务型大学英语课堂开展批判素养教育。通过示范课堂,发现学生对文本批判深度不够,对此分析原因并给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6.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将矛头指向大众文化,对其展开了激烈的批判与否定,这自然有他们的历史贡献之所在。但他们乌托邦式的艺术观及对大众文化的片面否定及浓厚的悲观主义文化情绪也具有较大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梅丽丽 《科教文汇》2013,(35):42-43
论文首先分析了金庸小说中的国民文化,继而剖析了金庸小说中对不良现象的批判,尤其是对于受封建思想影响的人性弱点的批判。通过论文的分析可以看出金庸小说蕴含着浓郁的中国文化,不仅继承了儒家、墨家、道家、佛家等思想精髓,也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融合性及整体性,具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期,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而西欧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均以失败告终,在这种背景下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们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便由此产生。西方马克思主义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补充和延伸,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它从产生到现在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哲学理论和批判理论两个核心理论。本文以批判理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分析探究了批判理论中对现代性的批判理论的内容和意义,分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政治和文化的批判理论,并进一步阐释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理论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自我批判在现实生活中地重要作用地位。首先,阐明了"自我批判"的文字涵义。对其中的每个关键的文字都做出了严格的说明。其后,分析如何实现自我批判以及自我批判对社会的影响。最后,说明了自我批判的根本意义之所在——自我批判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金伟 《科教文汇》2008,(23):283-283
本文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自我批判在现实生活中地重要作用地位。首先,阐明了“自我批判”的文字涵义,对其中的每个关键的文字都做出了严格的说明。其后,分析如何实现自我批判以及自我批判对社会的影响。最后,说明了自我批判的根本意义之所在——自我批判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研究了阿普尔反科技-工具理性、反客观中立的课程意识观、反传统范式和反文化霸权与控制的批判课程理论观,和批判课程理论指出的课程的意识形态特性、知识与权力的关系。并根据批判课程理论视课程为“反思性实践”的理论,提出了关于课程权力与结构改革及课程行动研究等方面在我国新课改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时芸 《内江科技》2011,32(8):34+12-34,12
在基于"教育是政治的"这一批判教育观的认识下,通过对教师立场和课程的分析,阿普尔指出教师教育中存在"去技术化"现象。他主张教师应该批判地反思教育教学,促进自身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国式管理”理论批判的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以下五个角度综述了对"中国式管理"的批判,即:从它的核心观点和主体内客、"中国式管理"理论不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对中国文化和管理实践的态度、以及对西方文化和管理实践的态度,旨在对该理论的批判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对技术的批判有两个来源:一个是马克思,一个是历史主义派别。马克思对资本市场的分析证实了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带来的压抑、剥削和解放的命题。而历史主义学派则通过对技术与权力"外在化"的瓦解提出了一种技术的社会批判。近年来后现代的技术政治学也使我们进一步看到技术本身及其在社会关系中更复杂的权力关系。技术不是中立的理性产物,也不是人类和自然的宿命。现代社会可能通过保持技术设计和技术世界斗争的开放性,以实现技术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15.
面对文化和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破坏性影响,卢梭和老庄深感困惑和忧虑,不约而同地发出了对知识和文化的批判。卢梭致力于对近代资本主义“文明”、“体制”的批判,否定科学和艺术,指出人类应该以自然的美好来清除“文明”的罪恶。老庄站在“道”的超越立场主张抛弃世俗的科技文化。在解决之道上,老庄怀持“无为”,立足于精神的救赎。卢梭则认为通过社会改革,可以促成人类“未来”自由幸福的达成。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络目前已高度普及了,中国正步入网络时代。但是,人们在享用方便易获的网络资源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网络带来的文化冲击与思想困惑。现试图用文化批判的视角对网络文化现象和网络带来的诸多问题做一深入的剖析,以获取对于网络更深刻的认识和反思。  相似文献   

17.
对"科技批判"的批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针对现当代国内外一些学者和思想家对科技所采取的无批判的批判进行了分析,并在剖析他们科技观的基础上,揭示了他们陷入反科学主义和悲观主义的认识根源和逻辑错误,最后作者结合中国实情提出了自己所持有的态度和立场.  相似文献   

18.
严东强 《科教文汇》2009,(28):10-11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文化传承的基石,是中国现代化的基石。承担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使命的教师只有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换”即批判性继承,走向批判与生成,才能不辱使命,担负起时代所赋予的使命。  相似文献   

19.
早在康德把理性与自由视为现代性之纲领后,黑格尔在对现代性的查审与辩护中已开始了现代性批判,并由此引发了现代性形而上学批判之源流,这种潮流以尼采为转折点,其后以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批判为高峰.梳理形而上学意义上的现代性批判对于理解和把握作为哲学意义上的“现代性”概念尤其重要,其中立足于本体论的追问则是基础.只有找准现代性存在的本体哲学基础,才能做到批判有的放矢,从而建构出一种现代性批判的新式样.  相似文献   

20.
外语教学在我国已有较长的历史。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外语人才。但我国的外语教学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应试教育还较普遍,教学内容陈旧古板,教学设备落后,师资紧缺等。对于外语教学改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专家撰文指出,外语教学改革应体现在既重知识又重能力的指导思想,新鲜活泼又适用性强的教材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等方面。改革的途径是多样的,我们拟从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生关系等方面探讨批判教学论对外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