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篇
科学研究   8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长期以来,由于对共产主义的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使人们对共产主义这个社会理想产生了许多模糊的认识,甚至怀疑这种理想。最有代表性的观点就是把共产主义这个理想社会说成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形态”或“最终理想”,把共产主义理解为人类最美好最合理、最完善的社会。由此人们也就产生了诸如“共产主义实现  相似文献   
12.
2000年,我校建设了校园网。此后,我校师生便可以尽情地畅游于网络之中,吸收着它的养分。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一直着力于开发校园网络的潜能,并深深地思索着如何实实在在地应用计算机网络,特别是学校教学的核心部分——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3.
环境伦理学发展的过程表现为道德关怀的对象不断扩展的过程 ,而每一次扩展都伴随着对前一种伦理学说的批判和否定 ,而几乎每一次批判和否定都证明了一种伦理学说的不完备。从来还没有哪一门学科的发展呈现过如此剧烈的批评与反批评、如此快速的摧毁与重建不断反复的状况。无论是把感觉、直觉、生命中心、生命共同体、内在价值 ,还是把主体性、主体间性、自然价值等等当作自然物获得道德关怀的依据 ,都是不能成立的。“道德”从来都是针对人的 ;环境伦理是人对环境的伦理。如果我们坚持“天人一体”观念 ,在传统伦理学中增加环境道德的理论与规范 ,同时用“奥卡姆的剃刀” ,把道德顾客、道德代理人、道德身份、“自身的好”之类的多余的东西统统剃掉 ,不仅可以消除所谓“自然主义的谬误” ,而且可以避免环境伦理学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和混乱  相似文献   
14.
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盛衰,而广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则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发展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必须有一支数量多、质量高的教师队伍,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培养任务可以通过普通师范教育的改革和结构调整予以部分解决;从师范专科学校的办学方向来看,也应积极渗透职业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15.
改革的时代期待着时代的哲学,而我们的哲学则远远落后于时代,这是每个哲学工作者都深切感到的问题。目前哲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就是人们这种普遍关注和要求的体现。凡致力于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人们都应该为哲学的现代化(时代化)而大声疾呼。  相似文献   
16.
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质量下滑的忧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其历史必然性。它需要人们从教育理念上、管理理念上、教学方法、管理方法以及人、财、物等方面,为这一过程的到来做好准备。如果人为地加速这一过程,则很可能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诸多困难和隐患。高等教育大众化不能以降低质量为代价,否则高等教育就无法发挥它对整个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教育质量标准的“多元化”决不是任意化。高等教育质量必须有一个“底线”。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罗马人和欧洲中世纪的宇宙观是一种整体宇宙观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这种宇宙观逐步演变为机械宇宙观。在自然科学获得飞速发展的几百年中 ,人类的思维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极大变化 ,与机械宇宙观相适应的分析性思维及分析方法已逐渐登上了人类思维方式的王位。自然科学的成功被认为是分析方法的成功 ,分析方法成了点石成金的魔杖。但分析方法并不是无所不能的 ,人类生存困境与分析方法不能说没有关系。人类整体观的旁落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历史的发展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与机械历史决定论是根本对立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在历史领域坚持唯物辩证的决定论观点,坚决主张社会历史的发展遵循决定论的规律。但它又认为,社会历史同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表现为一个曲折的、复杂的、多样化的过程,任何把这一过程简单化绝对化,把它看作一个命定的、确定不移的单向线性进化过程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决定论与机械决定论的对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和列宁对不可知论的批判及其现实意义徐志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不同时期和场合,都对不可知论作过深刻的批判,其中尤以恩格斯和列宁的批判更为糟彩和系统。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扭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反杜林论》以及列宁在《唯物主...  相似文献   
20.
农村教育必须以农为本.农村教育的伦理诉求应主要的体现在它的功能和价值取向上,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社会全面落后的现实,促进农村社会现代化,是农村教育最根本的伦理诉求.农村教育改造的关键是教育观念的改造,必须彻底消除以城市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强化农村教育的为农性;必须彻底改变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现状,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最终目标;必须加快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必须彻底改变教育与农村社会相隔离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