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6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 毫秒
51.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肾上腺髓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溃疡组术后4d、6d髓质嗜铬细胞中NA细胞增多,细胞内有较多颗粒,细胞中可见扩张的内质网和胞质缺损区.结论:肾上腺髓质细胞可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大鼠实验性胃溃疡修复的调解.  相似文献   
52.
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稳定、价廉、实用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 2 %水杨酸钠和30 %酒精混合溶液灌胃 ,并结合劳累、饥饱失常等多因素方法刺激Wistar大鼠胃粘膜 8周。结果 :CAG模型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大鼠体重明显减轻、胃粘膜腺体萎缩、炎细胞浸润 ,壁细胞数量减少且部分呈空泡样变性 ,停止作用 4周后仍无恢复。结论 :多因素联合作用 8周能建立良好的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 ,且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后c-jun和c-fos基因表达的特点.方法:利用自由落体法复制大鼠脑挫裂伤动物模型.伤后30′、1h、2h、4h、8h、24h和72h杀死大鼠取脑组织,石蜡切片,用PV60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c-fos无阳性表达,而c-jun呈弱阳性.模型组c-fos阳性神经元分布在伤灶周围区皮质1-2mm范围和部分海马;c-jun阳性神经元在伤侧皮质和海马广泛分布.结论:c-jun基因表达较c-fos更强烈、更广泛和表达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54.
DNA拓扑异构酶Ⅱ在膀胱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TopoⅡ在膀胱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膀胱癌组织中TopoⅡ的表达.结果:TopoⅡ在膀胱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5.83%(33/72).TopoⅡ的表达与膀胱癌的分级呈正相关(P<0.05),与膀胱癌的分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随分期的递增呈升高趋势.结论:TopoⅡ的表达与癌组织的分级和分期有关.检测TopoⅡ表达情况可为抗癌药物的筛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5.
本文观察了拟黑多刺蚁匀浆液对小鼠血中SOD活性、MAO含量及脾脏脂褐素的影响。给药组老龄小鼠与老年对照组比较RBC-SOD增高(P<0.01),脾脏脂褐素分布相对减少,而血浆MAO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成年对照比较二酶均未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6.
阑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一种纯粹退化了的器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阑尾做为免疫系统中周围淋巴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其参与体液免疫的作用,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因此,对阑尾的形态结构,特别是胎儿期的形态结构进行重新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脑挫伤灶周围区HSP70表达及川芎嗪和尼莫地平对其干预作用.方法:采用Feeny's自由落体法复制大鼠脑挫伤动物模型.川芎嗪和尼莫地平治疗24h、48h、72h取脑切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SP70阳性细胞.结果:模型组HSP70在24h、48h、72h均增多,治疗组HSP70表达更高于模型组(P<0.05),川芎嗪和尼莫地平联合治疗组HSP-70阳性细胞最多.结论:川芎嗪和尼莫地平均能上调脑挫伤灶周区HSP70表达,并保护神经元.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在乳腺癌中过表达的意义及其与乳腺癌化疗方案选择的相关性。方法:利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88例乳腺癌组织中MT表达率。结果:MT在乳腺癌中总阳性率为67.05%(59/88)。MT在髓样癌、小叶癌和导管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1.67%,85.71%和62.50%。在浸润型乳腺癌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浸润型癌组(P〈0.05) 在小叶癌组阳性率高于髓样癌组和导管癌组(P〈0.05) 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高于非转移组(P〈0.05)。结论:MT表达与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及有否淋巴结转移相关,检测MT对乳腺癌化疗方案的制定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9.
金属硫蛋白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是一类低分子量富含半胱氨酸的内源性小分子蛋白,1957年首次由哈佛大学的Margoshe和Vallee从马的肾脏中分离出来,它广泛存在于生物界,目前对MT的研究已涉及农业、医药、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环境科学、卫生毒理学、食品科学、营养学、保健科学和方法学等诸多领域,其特殊的理化性质与结构及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及发病机制探讨中显示了重要作用.目前对于MT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治疗中的作用,愈来愈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60.
为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尿路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对64例尿路移行细胞癌石蜡标本进行了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结果是示:ER、PR阳性率分别为53.1%和50.0%;其中在高分化癌中ER、PR表达高于低分化癌;分级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ER、PR阳性率随肿瘤分期升高而下降,但分期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单发肿瘤、多发肿瘤及复发肿瘤之间,男女两性肿瘤之间及尿路各部位之间,ER、PR阳性表达率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尿路移行细胞癌ER、PR有较高的表达率.且和分级正相关,提示ER、PR表达可能对尿路移行细胞癌有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可作为肿瘤愈后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