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09篇
  免费   570篇
  国内免费   473篇
教育   4697篇
科学研究   1191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6716篇
综合类   2367篇
文化理论   41篇
信息传播   23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214篇
  2016年   268篇
  2015年   286篇
  2014年   644篇
  2013年   887篇
  2012年   935篇
  2011年   1131篇
  2010年   904篇
  2009年   935篇
  2008年   1081篇
  2007年   1170篇
  2006年   1202篇
  2005年   1016篇
  2004年   915篇
  2003年   788篇
  2002年   672篇
  2001年   524篇
  2000年   367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cience has greatly contributed to the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and to the innovation of production process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Cleaning products have become indispensable in today’s world, as personal and environmental hygiene is important to all societies worldwide. Such products are used in the home, in most work environments and in the industrial sectors. Most of the detergents on the market are synthesised from petrochemical products. However, the interest in reducing the use of products harmful to human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has led to the search for detergents formulated with natural, biodegradable surfactant components of biological (plant or microbiological) origin or chemically synthesised from natural raw materials usually referred to as green surfactants. This review addresses the different types, properties, and uses of surfactants, with a focus on green surfactants, and describes the current scenario as well as the projections for the future market economy related to the production of the different types of green surfactants marketed in the world.How to cite: Farias CBB, Almeida FCG, Silva IA, et al. Production of green surfactants: Market prospects. Electron J Biotechnol 2021;51. https://doi.org/10.1016/j.ejbt.2021.02.002  相似文献   
2.
体育真义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先对体育能够增强体质,祛病保健,益寿延年的传统信条提出质疑,通过对体育的基本属性和两大种差特点的分析,提出体育是旨在强化体能的非生产性人体活动这一新概念。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日本足球体制与职业足球实践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体育运动全球化的理论框架.认为流行时尚和国内政治塑造了日本足球,推动了日本足球的全球化。还探讨了体育文化与政治决策如地区发展规划、城市政策、卫生政策、国家建设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概念、特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竞技体育人力资源是指竞技体育发展所需人员的现实及潜在禀赋的总和。处于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众多人员组成了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系统:竞技人力资源具有稀缺性、目标性、整体性及调控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企业体育目前的现状、不足和发展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我国目前企业体育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存在的不足 ,找出原因。借鉴国外企业体育的发展过程 ,从而得知职工体育俱乐部是我国企业体育的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理念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区体育是社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必然与社区发展紧密联系。从社区发展的实践起源、社区体育发展的机制原理、社区体育发展的价值理念进行分析研究,目的从一个更宽阔的实践视角来研究社区体育,更有效地推动我国社区体育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球场观众暴力遏制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石岩 《体育与科学》2003,24(5):13-16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与现场研究等方法探讨我国球场观众暴力的遏制策略问题。在介绍中外防范与治理球场观众暴力主要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球场观众暴力防治工作现状与问题,提出了6条遏制策略。研究结果可供政府有关部门在防治球场观众暴力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刚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2):156-157,160
中国传统文化是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外环境因素,它主要由儒家、道家和禅宗文化构成,具有中庸和平、泛道德性、人文精神、非独立性、静止停滞、乡土情结等特质,通过研究它的理性因素对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正面影响和非理性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来探讨在学校体育思想、内容和方法上应采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对篮球运动员临场心理躁动的涵义与意义、篮球运动员临场比赛进程中心理躁动的具体表现、教练员临场心理调控的意义与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中国竞技体育资源纵管理实施对策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从资源认识角度对竞技体育资源纵管理的内涵及实施对策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认为,当前,中国竞技体育资源在培育、开发、配置及利用等方面的结合性不强,资源管理的绩效不高,实施竞技体育资源的纵管理势为所趋。中国实施竞技体育资源纵管理,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竞技体育资源观,建立竞技体育资源纵管理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健全法规政策,完善竞技体育资源市场,明晰竞技体育资源产权等方面加强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