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强  邱慧燕  戴昊 《教育探索》2021,(11):14-19
生育政策的调整使家庭抚养幼儿的压力不断增大,托育服务成为亟须解决的社会问题.家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家庭对3岁婴幼儿参与托育服务持认可的态度;家庭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的参与度比较低,家庭托育服务参与度的不同受家庭经济地位、家长年龄和城乡差异的影响;在参与托育的家庭中,大多数家庭对托育机构的服务表示比较满意;家长对托育服务的认知度与参与度、参与度与满意度、满意度与认知度之间均呈正相关.为满足婴幼儿家长的托育服务需求,促进托育服务向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政府要拓展普惠性托育服务资源,加强托育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托育机构要丰富课程内容,严把教师准入关""婴幼儿家长要树立科学早教理念,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2.
刘强  邱慧燕  戴昊 《教育探索》2021,(11):14-19
生育政策的调整使家庭抚养幼儿的压力不断增大,托育服务成为亟须解决的社会问题.家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家庭对3岁婴幼儿参与托育服务持认可的态度;家庭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的参与度比较低,家庭托育服务参与度的不同受家庭经济地位、家长年龄和城乡差异的影响;在参与托育的家庭中,大多数家庭对托育机构的服务表示比较满意;家长对托育服务的认知度与参与度、参与度与满意度、满意度与认知度之间均呈正相关.为满足婴幼儿家长的托育服务需求,促进托育服务向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政府要拓展普惠性托育服务资源,加强托育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托育机构要丰富课程内容,严把教师准入关""婴幼儿家长要树立科学早教理念,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3.
江苏婴幼儿托育发展总体上处于全国前列,对其研究也较为充分。但是,已有研究对江苏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估算差异较大,且基本都从需求规模这一单一维度考虑,缺乏需求类型、层次、阶段等多个维度的考量。基于对江苏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的类型、层次和阶段等的分析,提出江苏婴幼儿托育服务供给的政策建议:扩大各类型婴幼儿托育服务高质量供给;根据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结构调整供给结构;婴幼儿托育供给重点从规模向内容和质量转变;加大对社区式托育、家庭式托育服务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自2016年以来,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日益突显,国家也高度重视“幼有所育”,重视托育机构的建设和托育服务的质量,制定了许多政策方针。可见,托育服务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人民的广泛关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设定的托育机构的设置标准和管理规范,在具体了解目前托育机构的基本情况、管理规范及疫情前后的运营状况的基础上,从场地设施、人员规模、备案管理等不同方面分析其目前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多方面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促使托育机构向规范化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促进0~3岁婴幼儿普惠性托育机构的发展得到各国的重视,关注点由满足家长的育儿需求转向关注婴幼儿的语言、社会性和情感发展。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外婴幼儿托育的经验,以适宜的方式发展我国普惠性托育事业,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鼓励多方力量参与,扩充普惠性托育资源;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加普惠性托育的受众群体;三是加大托育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提供职业津贴;四是加强监督评估,提升托育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日益增长。而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工作重心还是提升幼儿入园率,各类托育服务机构的发展和服务还远远无法满足家庭的托育需求。在分析各类托育模式发展面临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依托社区的家庭互助式托育模式,以解决当前托育服务的困境。家庭、社区及政府在该模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支撑家庭互助式托育模式,形成一个完整的托育系统。该模式具有互助性、便利性、可及性及自主性的鲜明特性。但依托社区的家庭互助式托育模式还需要从服务水平、质量监管、政策资金及服务宣传等方面拓展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运用队列要素法,使用Leslie矩阵建立人口预测模型,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平均总和生育率1.57为基础,确定分城乡、分孩次的历年总和生育率,估算“全面二孩”政策下我国2020—2035年城乡0~3岁婴幼儿人口总量及其变化趋势,然后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基于已有相关研究,以24.95%的入托率预测我国托育服务资源需求规模。结果显示,尽管中方案和低方案下2020—2035年托育适龄人口呈现递减趋势,托育机构需求预计在2020年达到10万~11万所,2030年降至7万~8万所,至2035年将稳定在6万~7万所;对托育机构教师的需求量将从2020年的453万~508万人减为2025年的391万~431万人,2035年托育机构教师需求量为312万~349万人。这对托育机构的硬件设施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托育服务严重供给不足,“全面二孩”政策下存量与增量叠加,托育资源配置压力将更加凸显,应尽快推动建立动态人口监测系统,精准把握家庭托育需求,增加有效供给;多方面调动和扩充资源,尽快补齐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资源短板;加强托育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托育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澳门特区婴幼儿托育服务“基本情况,基本目的、服务内容、特殊托育,服务特点及启示”的总结,倡导家庭照顾,为不同家庭的婴幼儿托育需求提供多元的托育服务;进一步深化托育事业的社会福利性质,关注弱势家庭、特殊婴幼儿的托育需求;坚持医、保、教结合,多部门协助发展托育服务事业,为国家托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托育服务还存在很多突出问题,如对优质托育的需求日益高涨,但入托率普遍较低、托育服务专业化程度较低、托育模式难以满足家长的多样化需求、托育机构分布不够均衡、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作为基础行政区域,县级托育服务水平是体现国家整体托育水平的重要指标。在追求社会公平的背景下,基于“公平、共享、协同”的理念,建构多元参与、多层次协同推进为基本特征的县域托育服务共同体是解决托育问题的重要途径。县域托育服务共同体模型,即一主导、两主管、三中心、四协调:政府主导托育服务体系运行,卫生和教育部门作为托育服务的业务主管,县街道(镇)社区(村)设三级托育服务中心,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群团组织)、社会组织、托育服务中心、家庭主体之间的交互协同。  相似文献   

10.
人们日益增长的托育服务需要与托育事业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面向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4个地区的360个家庭展开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家长托育需求强烈,对托育服务的形式与内容需求多样化;家长对托育服务的便利需求、保育需求、管理需求、早教需求与家庭收入水平、居住地区城市化程度显著正相关。政府部门应细化托育规范标准,建立多元供给体系,健全托育法律法规,整合资源以搭建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托育政策经历了从“福利化”到“市场化”再到“家庭为主,托育补充”三个主要阶段的调整变化。伴随着2021年“三孩”政策的全面落地,托育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深入了解当下家庭的照护需求并精准提供服务成为重中之重。对深圳市已育有0-3岁婴幼儿和有生育意愿的770户家庭的调查显示:父母科学教养观念强,期望得到专业指导;托育机构价高质劣,家长对社会托育服务满意度低;在育儿指导方式上,期待多种方式提升育儿水平,争做新时代教育型家长;在照护服务形式上,呼唤“父母带薪育儿假”,时间、经济支持双重保障;对于入托年龄与类型而言, 1岁前入托需求相对较低, 2-3岁的入托需求超七成;社区式、全日制备受青睐,期盼普惠性托育服务。这代表了我国诸多城市婴幼儿照护发展的现实状况。为此,可尝试在顶层设计上完善家庭生育友好型育儿支持政策;在梯度推进上优先解决2-3岁幼儿照护需求;在强化指导上分类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在优化监督上健全托育机构监管与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2.
薛莲 《教育评论》2024,(2):123-128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职业女性比例的增加,托育作为专门针对0-3岁婴幼儿的照护与教育服务,其重要性在当前社会结构中日益凸显。然而,我国托育教师培训存在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培训质量良莠不齐、托育教师自身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等问题。鉴于此,托育培训相关主体应形成合力,提升托育教师培训实效:国家及地方政府应高位推动托育教师培训体系建设,助力培训长远发展、规范发展、优质发展;托育教师培训机构应对接托育教师需求,切实解决托育教师关键需求,搭建托育素养框架,切实达成培训目标;托育教师要坚持学研用一体化,增强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发展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被视为减轻父母育儿压力、提振生育意愿的重要手段。自2019年重启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以来,我国普惠性托育服务取得快速发展,但是也存在托位总量不足和存量空置,入托需求大与送托行为少,家庭需求多样化与托育供给单一化,高质量托育期待与办托水平良莠不齐,托育师资存量不足与增量缓慢、流失严重等多重结构性矛盾。本文从优化顶层设计、丰富托育服务供给形式、建设托育服务人才队伍、提升政策透明度等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优化托育服务供给结构,促进我国0~3岁婴幼儿普惠性托育服务高质量、可持续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幼有所育背景下,构建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还存在保育师资水平有待提升、优惠扶持政策尚未落实、标准化体系建设不完善、协同管理机制建设不畅四个方面的问题。对此,必须进一步强化保育师资建设,提升托育从业人员素质;落实优惠扶持政策,营造良好托育服务氛围;完善标准化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行业治理;完善协同管理机制,凝聚多方面合力。  相似文献   

15.
金华市持续推动托育服务发展,从“幼有所育”到“幼有善育”,努力打造服务民生的“金”字招牌。对此,婴幼儿家庭的实际获得与真实反馈成为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试金石。调查发现,当前托育服务发展仍面临公办托位供给不足、入托形式不够灵活、入托费用难以承担等现实问题,家长对于充满爱心、善于互动的早教师资;安全卫生、空间充足的早教环境;精心照料、发展适宜的保教活动等多方面仍有期待。为进一步推动托育服务的普及普惠和优质发展,建议在托育机构、托育形式、托育环境、托育课程以及托育政策上同向发力,促进托育服务的优化。  相似文献   

16.
0~3婴幼儿托育问题已成为学前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通过采用Citespace(6.1.R1)软件工具,对2012年至2022年中国知网所收录的关于0~3岁婴幼儿托育的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近十年0~3岁婴幼儿托育研究的文献在数量上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但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研究机构以各师范院校教育学院和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为主,研究热点主要聚集在婴幼儿托育政策、婴幼儿托育服务和婴幼儿托育服务人才培养方面。目前,0~3岁婴幼儿托育的研究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视角等方面仍有进步和深化的空间。未来,0~3岁婴幼儿托育研究应进一步丰富和深化研究内容,采取多元研究视角并进一步加强定量研究与跨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17.
随着家庭照护功能的弱化,传统的家庭照护模式已不适应精细化育儿的需求,家庭的社会照护服务需求愈发迫切,社区嵌入式普惠托育模式应运而生。本研究结合南通市发展社区嵌入式普惠托育服务的具体实践,借助SWOT法对社区嵌入式普惠托育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小规模优势、地理位置优势、资源整合优势、价格普惠优势,但其发展也存在社会认识不足、经验积累不够、资金保障缺乏、专业人才欠缺等劣势。就其发展而言,既存在现实诉求持续增长、政策支持力度大、互联网科技赋能等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托育机构与社区管理间摩擦冲突、对社区内外部资源依赖性较高、质量监管评估配套措施不完善等发展威胁。社区嵌入式普惠托育模式的未来发展,应着力于加大社区嵌入式普惠托育服务的宣传力度、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筹资渠道、推动多方资源协同合作的社区托育新格局、提升嵌入式普惠托育服务队伍的稳定性和专业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0-3岁婴幼儿托育需求大,而托育教师队伍建设存在师资不足、体系混乱等问题,尚未形成供需适配的托育教师胜任力标准。因此,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对“供给侧”的10位托育服务相关从业人员和“需求侧”的10位0-3岁婴幼儿家长进行深入访谈,借助质性分析软件MAXQDA 20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分析。最终,本研究通过对供需双方访谈资料的对比与整合分析,构建出一个科学、系统的托育教师胜任力模型。该模型遵循由外到内、层层深入的逻辑结构,统合形成个性品德、价值观念、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三维胜任力模型,以期为我国托育教师的培养与发展提供参考框架,更好地促进托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满足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9.
在0—3岁婴幼儿照护发展的新形势下,了解农村托育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建设合格的农村托育教师队伍已经成为农村托育发展的紧要任务.通过对湖北省农村托育机构教师继续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农村托育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专业化农村托育机构教师培训、扩大培训规模、丰富培训内容、完善培训形式、增加培训保障经费等发展对策,旨在改善农村托育机构教师继续教育现状,推动托育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托育服务是台湾地区早期教育的主要形式。台湾地区的托育服务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发展体系,形成了以保姆和托婴中心、幼儿园、小学生课后托育中心(安亲班)等家庭式和机构式托育互相衔接、彼此呼应的服务体系,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其对托育服务的从业人员如幼儿园教师、保姆等有严格的入职和在职培训制度,建立了相应的专业化组织以维护从业人员的权益并监督其工作。此外,还有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财政补助来保障托育服务的实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