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初一下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著名诗人臧克家。这篇文章写得十分精美,事例典型、结构精致、语言精练、抒情浓郁,突出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思想品质的最本质特征。全文充满了感人的力量。现将它的美点归纳如下,与大家共赏。  相似文献   

2.
不要把名人看成冷冰冰的偶像!他们也是人,也是平凡人!这是我执教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最大感触!这是一个名人单元。前三篇文章是:《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音乐巨人贝多芬》。第四篇是《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写的是群像,有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文言文《孙权劝学》写的是我国古代名人孙权和吕蒙。  相似文献   

3.
生:《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中,语言文白交错,还不时地仿造成语,不易被理解,请老师给我讲讲。  相似文献   

4.
[现场回放] 课堂里正在上《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教师从《七子之歌》的作者引入新课,在板书课题后启动了第一学习环节。 师:看着这一课题,你们想提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5.
作为语文教师,大家对这样的课例或许并不陌生,比如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 导入新课后,教师往往这样讲述:今天,我们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下面我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然后或板书,或小黑板出示,或多媒体显示一些词语——基本上是课后“读一读,  相似文献   

6.
《青年教师》2005,(3):27-28
我在给青年教师上示范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时,要求学生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句子时,一个从来不举手的学生找了这样一个句子: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能不能上出语文味,能不能上出美感,要看我们能不能正确把握文章的情感及内涵,而要正确把握文章的情感及内涵一定得从品味语言入手。学习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文章后,笔者深深体会到品味语言的重要性。现在让我们一起通过品味语言,走近闻一多先生,去领略他的伟大人格。  相似文献   

8.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一篇构思精巧、主題深刻的记叙性散文。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有如下两方面特別值得学习。首先,文章立意高,构想巧。由于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特别熟悉,所以,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抓住最能突现闻一多先生个性特点的“说与做”作为中心,来剪裁,虽然写的是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但作者却能  相似文献   

9.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一篇记人的记叙文,字里行间充满浓郁的诗意。这是为什么呢?一是因为臧克家本身是一位热情澎湃的诗人,在字里行间储进诗意,堪称他的个性化写作;二是因为闻一多先生本身就是一位集诗人、学者、革命战士于一身的杰出人物,在为他“立传”时饱蘸诗意,足以浓化抒情色彩。  相似文献   

10.
~~以读导学——《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重点难点突破@游仙枝 @王玲  相似文献   

11.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一篇叙事散文。文章用不足2000字的篇幅,生动地叙写了闻一多先生的光辉事迹,表现出他作为诗人和学者潜心钻研、严谨治学的态度,以及作为革命家和民主斗士敢说敢做、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学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后,学生内心充满了对先生的深深敬仰。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学习领悟先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我给学生补充了闻一多的作品《最后一次演讲》《发现》和《一句话》。因为这是拓展训练,"领悟应该比理性的分析更为重要",所以我给这节课定的目标是在诵读中体验感悟文章意蕴。可是,结果却出人意料。  相似文献   

13.
我的说和做     
昨天学习了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叙了闻先生作为学者、革命家两方面的事迹,表现了他“说”、“做”统一,表里如一的高尚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一 杨振宁先生所写的《邓稼先》一文(载1995年8月21日的《人民日报》),曾被选做教材,但令人遗憾的是文中误用标点之处甚多,这里仅举两例。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第四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在注释“何妨一下楼”时说:“闻一多晚年很少下楼,人们称他‘何妨一下楼主人’。”闻一多先生有“晚年”吗?晚年是指“老年人一生中最后一个时期”(《现代汉语词典》),而“老年”又是指六七十岁以上的年纪。该册在《最后一次讲演》的注释  相似文献   

16.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一篇叙事散文。文章用不足2000字的篇幅,生动地叙写了闻一多先生的光辉事迹,表现出他作为诗人和学者潜心钻研、严谨治学的态度,以及作为革命家和民主斗士敢说敢做、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7.
臧克家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文章中,怀念了闻一多先生的一生,简要描述了他的生命历程,认为闻一多是个"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特别是他在李公朴追悼会上"拍案而起"与特务分子面对面斗争的大义凛然,更显示了作为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的铮铮铁骨。  相似文献   

18.
《邓稼先》一文是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献给好友的一首深情的挽歌。井然分明的结构、朴实无华的语言、长短变化的句式、对比烘托的手法,使得全篇情感充沛,极具感染力,显示出作者相当深厚的功底。尤其是文中影视手法的运用,更增添了邓稼先英雄形象的美感,不失为一篇回忆性散文佳作。  相似文献   

19.
袁文 《语文学习》2020,(4):25-26
师:本文标题包括主标题和副标题,主标题“说和做”是讨论的中心话题,副标题“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记叙的具体内容。请同学们思考,在闻一多先生身上,“说和做”是怎样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20.
著名诗人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在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时,对篇名和一些词语、句子、标点符号等作了改动,体现了作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这里把现行的课文同发表在一九八○年二月十二日《人民日报》上的原作对照比较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