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作为教育家的荀子,后世鲜有论及。荀子从教师作用、教师地位、从业标准、治学态度和教学追求等方面对教师的教育活动做了全面阐述。荀子的教师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而言亦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孟的儒家传统礼治思想,另一方面,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又充分吸收了法家理论,主张援法入礼,礼法并用,开创了礼法融合的先河。使荀子的礼法教化思想在儒家治国理想由礼治走向法治的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具体体现在荀子隆礼重法的教化思想中。以荀子教化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时代为背景,重在说明荀子"隆礼重法"的教化思想在当代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实践中的价值定位。深入发掘荀子礼法教化思想中的价值内涵,对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作为儒家的经典读本,《荀子》的教育思想是以生命为基点的教育,这集中地体现在以“礼”为中心的生命诠释中。通过对生命本体论、生命价值论以及生命实践论三个方面的探讨,在分析《荀子》的生命化教育特色的同时,阐明其对于现代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4.
荀子的思想代表了先秦学术思想的一个高峰,而他的著作《荀子》既是先秦诸子思想的批判总结之作,也是汉代学术思想发展的重要来源。苟子的教育思想以人性论为基础,内容上重视礼义,方法上强调真积力久最后达到社会安定和谐,“明分使群”的目的。荀子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目标的社会价值取向提醒我们,高校的教育工作要重视学生合理的需求,重视学生个人追求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同时要为学生建立一个精神的伊甸园,不能迷失于物质的洪流之中。苟子的管理智慧对高校的管理者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于超 《学科教育》2013,(4):114-121
孟子和荀子是先秦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从表面上看,孟、荀思想存在很大差异:在天道观方面,孟子主张“天人合一”的人格天道,荀子主张“天人相分”的自然天道;关于人性的认识中,孟子认为人性善,荀子认为人性恶;在政治观上,孟子主张重王抑霸,荀子主张王霸兼用。但是,孟、荀的思想实质上同宗同源,从根本上是相近的。孟、荀以其整体论的方法论为指导建构教育思想体系,将其教育哲学思想与其哲学、政治思想紧密相连的同时,整个教育思想体系浑然一体。孟、荀始终坚守仁义,重视教育,强调教育对个人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既倡导教育以人为目的,又强调教育的社会目的:以人为工具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早期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当推孔子、孟子和荀子,三人对教育的阐释主要是围绕"人性"和"道德教育"展开。这些教育思想对当代高校德育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荀子年寿长高,苟子的人生经历对其思想必有影响,荀子人生有百年跨度,其思想必有变化,按荀子思想之变化对苟子思想进行分期,就荀子思想每一期的地位和价值分别予以评估必能得出比较客观公正之结论。对于苟子思想进行分期研究是唯一科学的和可行的进行重新评估苟子思想的地位和价值研究的研究方法,舍此不可能得出正确或比较正确的关于荀子思想的地位和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同样以强调个人修养为前提和基础的。所以在实际教学当中,如果能把荀子的"修身"学说与现实"修身"实践紧密结合,效果定是事半功倍的。荀子提出的"修身"观点以及实现"修身"的路径和"修身"所能实现的目标,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甚至在全社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都有非常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嵘 《文教资料》2008,(7):82-84
"德政"、"仁政"与"礼治"分别是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教育价值取向.三人的教育基本思想在根本上是相似或相通的,三人的异处只是出发点和角度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浅谈荀子教育思想牛小娟太原五中荀子名况,字卿,亦称荀卿,战国末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不但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位很有影响的教育理论家,而且还是一位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家,法家之集大成者韩非和秦始皇的丞相李斯都是他的弟子。荀子的教育观点和主张,直到现在...  相似文献   

11.
荀子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其人性论对于教育的思考有着重要意义。基于荀子的人性论思想,从"化性起伪""礼法并施"和"闻、见、知、行"三个层面看教育的目的,认为教育包含一定的人性论前提。荀子人性论中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化性起伪,培养能力与道德;调节需求与生产,为政治服务;培养学思知行的圣人。同时,结合荀子的人性论做出教育反思。  相似文献   

12.
薛家平 《教育探索》2011,(11):11-12
探析荀子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对推进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荀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劝学》教育和激励了无数代学子努力奋斗为国出力。荀子的思想继承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同时也吸收了先秦百家的精华部分,是政治、道德和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本文将对荀子的教育思想进行论述,并分析其对当代教  相似文献   

14.
荀子是战国后期的思想家,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教育理论中所体现的人文教育思想和方法,对我们当前的人文教育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荀子是我国先秦儒家代表之一,被后世奉为中国礼法传统的奠基人。其礼法思想以"性恶论"为人性基础,以"礼法"为核心范畴,强调道德修养与政治地位的对应。荀子礼法思想重视人性,重视礼法制度的价值追求,重视道德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侯辉 《文教资料》2012,(28):135-136
荀子是战国末期著名教育家,一生从事德育教育活动,非常重视道德修养教育,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独特的道德修养教育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即使在当今对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周兰英 《成人教育》2009,29(10):11-12
荀子作为儒家的集大成者,十分关注社会的和谐发展。他从民为邦本的思想出发,就农政、农业技术、农业经济、农业哲理和民众教育等几个方面阐释了其农业教育思想。挖掘其价值,对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仁”与“礼”、“性善”与“性恶”、“大丈夫”等几方面分别是孟子和荀子的教育价值取向、教育理论基础和教育培养目标,二人的教育基本思想在根本上是相似或相通的,二人的异处只是出发点和角度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荀子·劝学》是千古名篇,历来为人所传诵。深刻充实的观点,生动形象的比喻,铺陈排比的语言,完整呼应的结构,体现荀子严谨的思维能力,标志着中国古代议论文的成熟。无论是中学文言文教学,还是大学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都应该从以文本细读为基础,从文学、学术和思想的维度来阐释《荀子·劝学》,使学生对文章的思想价值、学术价值和文学价值有更充分的认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到人的社会生活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有益处。当前大学生存在生命意识薄弱的现象,开展相关大学生生命教育极为迫切。将荀子生命观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有助于从历史文化视角培养大学生珍爱生命的思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己、爱人和爱国的价值追求。荀子思想中的生命价值观、重生观、养生观等对于提升大学生生命认知、增强生命意志、树立生命权威具有生命教育的针对性。此外,大学生生命教育环境的完善和教育合力的助推,也是生命教育实效性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