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采用跆拳道项目对少年儿童进行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前后进行身体自尊问卷的调查,分析跆拳道项目的学习对少年儿童身体自尊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跆拳道教学班的儿童与对照班相比,其身体自尊水平在外貌、身体活动、速度、柔韧、耐力、身体自我价值、整体自尊等七个维度上有明显提高,说明跆拳道练习可以促进儿童身体自尊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少年儿童锻炼心理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综述了少年儿童身体锻炼的心理前因、心理效益及与心理效益有关的身体锻炼方式,分析与讨论了该领域研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少年儿童锻炼心理学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许延威  卢秉旭 《浙江体育科学》2009,31(4):113-115,127
以600名8~13岁的小学生(男生300女生300)为研究对象,利用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来检验实验前后跆拳道修炼与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关系.结果表明,经过10周跆拳道项目的实验干预,小学生自我概念各个维度上均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尤其在身体健康、身体活动、身体肥胖和身体自尊上变化显著;实验后男女生身体自我概念各维度上存在差异,尤其在身体健康、身体协调、身体自尊上差异显著;在不同锻炼时间上,每周3次45min锻炼要比每周2次60min的锻炼效果显著.鉴于跆拳道修炼对促进小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高效能性,有必要组织小学生积极进行锻炼,以提高小学生的身体自我概念.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随机抽取的南阳市跆拳道馆200名6—12岁跆拳道练习的少儿为研究对象,通过进行为期2个月的跆拳道锻炼,对200名少儿锻炼前后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跆拳道练习对少儿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具有显著影响,降低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和精神病的发病几率;实验后在身体运动能力、身体灵活、身体力量和身体耐力上好于实验前。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 CHN骨发育标准对澳门 2 14名少年儿童业余游泳运动员进行了身体生长发育的评价和分析 ,论证了其骨骼与身体形态的发育同步、男子比女子提早发育、形态发育和发育的整体评价女高于男等现状及特征 ,为该地区今后在少年儿童运动员身体生长发育及运动员的选拔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佳颖 《体育科研》2005,26(4):18-18
加拿大自1981年首次进行国民体育活动及身体状况调查以来,到目前为止已进行了10次,最近一次的调查结果是在2002年完成的。该项调查主要通过计算机辅助电话采访的方式进行(简称 CATI),总计抽样人数达到5303人,覆盖了所有年龄段的人群。调查结果显示,加拿大国民目前体育活动及身体状况如下:1.成年人身体锻炼按照2000~2001年加拿大社区健康调查,56%的加拿大人(20岁或以上)是不参加身体锻炼,24%为适度参加身体锻炼,24%为积极参加身体锻炼。2.少年儿童身体锻炼超过半数的加拿大少年儿童不爱参加身体锻炼,一天累计的活动量少于1小时步行。只有18%的少年儿童能进行足够的目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观察法等,分析了少年儿童身体机能、身体形态等发育规律,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梳理了少年儿童不同年龄阶段身体机能的发育特点,运用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等科学知识,结合当前儿童少年早期散打训练的研究成果,认为少年儿童散打训练应以散打基本技术动作为主,结合多种运动训练方法,使少年儿童能够健康成长,掌握散打基本技术动作,提高身体各项基本素质,为后续竞技散打成绩的提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正> 少年儿童进入青春期后,身体发育异常迅猛,表现出一系列明显的特点。 一、青春期的形态发育 青春期男、女孩的身体加速增长,出现了人生第二次生长突增,体型向两性分化。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海东地区土族男性少年儿童体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涛 《体育科学》2004,24(3):45-46,57
通过对高原土族男性少年儿童与同龄汉族之间的体质对比分析,研究高原少数民族少年儿童的体质现状,提高其群体健康水平。结果表明:土族少年儿童身体形态发育落后于同龄汉族;呼吸机能状况土族明显好于汉族;身体素质整体水平高于汉族。  相似文献   

10.
成都市3~6岁幼儿体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阶段是身体发育的快速时期,体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成年后的体质状况。通过对成都市3-6岁幼儿形态、机能、素质抽样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掌握其体质状况及变化规律。针对目前我国少年儿童体质状况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和意见,同时为家长和学校指导少年儿童健身锻炼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少年儿童有其独特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少儿跆拳道的训练应该根据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结合专项所推崇的“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在训练的过程中使少年儿童逐步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并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和健身需要,使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不仅要喜爱跆拳道运动而且要广泛的参与到其中。  相似文献   

12.
对温州市4983名0~岁少年儿童的身高、体重进行检测与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温州市少年儿童身体发育、成熟速度发生了变化,在较波折年龄就达到了较大年龄的身高、体重标准发育程度:(1)表现了发育期在提前。(2)发育的时间提早、青春期在缩短。本研究提示:少年儿童在青春发育的关键期,要加强营养,注意饮食结构合理性,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规律的生活作息时间并加强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3.
使用北京博达电子公司生产的DDX一200型电脑多功能心理生理能力测试康复仪,测试被测的视觉选择反应时,视觉注意分配和手臂稳定性等指标的数据并进行实验前后比较。选择男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研究方法,以不同强度、项目的身体锻炼为干预手段,对男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2个认知指标1个情绪指标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以期为大学生科学健身、健心和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1)小强度身体锻炼对男大学生视觉选择反应时、视觉注意分配、手臂稳定性等促进作用较小,而中等强度身体锻炼对3项指标的影响较大。(2)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受锻炼项目的影响。乒乓球、跆拳道效果更有利于心理健康认知指标成绩的提高;跑步的锻炼作用则较弱。乒乓球和跆拳道的锻炼比慢跑锻炼更具心理效益。  相似文献   

14.
根据跆拳道选项课的特点,在教授跆拳道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强调心理素质培养的跆拳道课确实起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学生不但在身体素质上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在心理素质上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少年儿童身体发育特征及力量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少年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阐述了少年儿童身体力量训练的特点,提出了少年儿童力量训练的原则:逐渐增加负荷和超负荷的原则,负荷顺序的原则,专门性原则,合理的训练间隔原则,稳定肌群优先发展的原则,全面性原则,经常性原则,整体控制的训练负荷的原则,及身体力量训练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6.
少年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因此在身体机能方面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特点。他们在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运动器官的功能方面都有一定的特殊性。根据这些特殊性安排少年儿童的锻炼计划,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避免过度锻炼影响生长发育。少年儿童骨骼的化学组成成分中水和有机物的比例较大,无机盐的比例较少。因此,少年儿童的骨质较疏松,弹性大,不易骨折,但承重后易变形,弯曲。这就决定了儿童少年不宜过多承受大强度的力量练习,以免少年儿童骨骼畸形,影响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20名练习跆拳道的少年儿童和20名练习其它运动项目的少年儿童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发现:经过跆拳道学习,不仅对塑造少年儿童健康体格和完美形体有所帮助,而且对提高少年儿童吃苦耐劳的精神、顽强不屈的意志品质等身心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徐勇 《精武》2013,(17):16-16,18
跆拳道来源于韩国,其历史悠久,广受大众欢迎。主要包括踢腿、腾跳、格挡和闪躲等一系列动作,在正式比赛中技术优胜者可获得国际承认的奖项,同时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强健体魄和益智的运动。跆拳道具有独特的动作技术特点、通过一系列训练可以全面促进学龄儿童的身体及神经系统的发育,对于强健幼儿体魄、提高其反应灵敏度及心理素质等均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栋 《精武》2013,(35):21-22
本文根据少儿生长发育规律和跆拳道运动的特点,借鉴国内外从事跆拳道领域杰出的教练员,运动员经验以及个人亲身体会,借此对少儿跆拳道的启蒙及训练方法谈下个人见解,以期望对少年儿童跆拳道训练有所帮助,进一步提高少儿跆拳道成绩。可供基层业余体校教练员在实践训练中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婧 《精武》2014,(36):31-32
在乒乓球运动项目中,少年儿童属于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必然会面临身体生长发育及提高运动能力的压力。但是他们身体各器官及系统还在发育中,如果训练不当必然会影响身体机能,因此怎样解决专项训练而又不影响身体发育,是该类运动员急需解决的问题。一些研究发现,对少年儿童进行乒乓球专项化训练对他们的身体机能及素质都有巨大影响。本文就从某体育学校和某实验学校10——12岁的学生中抽选男女运动人员各20名,分成对照组与测试组,进行专训一段时间后比较他们身体指标,探析该训练对身体机能及素质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