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和调查问卷法,对湖北省竞技游泳发展现状、优势项目、人力资源储备等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影响湖北省竞技游泳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完善湖北省竞技游泳后备人才为中心,不断加强师资力量、改进体教结合制度为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寻求湖北省竞技游泳可持续发展道路,这对于扩充湖北省竞技体育全运战略夺金点、提高湖北省竞技游泳专业队的整体运动水平、实现湖北省竞技游泳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决定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浙江游泳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获得了4金(2项世界纪录)、1银、1铜的佳绩,创造了奥运史上浙江游泳的历史最好成绩。在2014年仁川亚运会游泳比赛中浙江籍运动员获得11金6银2铜的佳绩。浙江竞技游泳后备人才竞赛体制的完善和创新是促进浙江游泳水平提高、培养优秀后备人才的重要保障。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浙江已经逐步形成了省运会、"迎春杯"冠军赛、锦标赛和年度分站赛等以选拔和培养游泳后备人才为目标的赛事。研究试图通过对浙江竞技游泳后备人才竞赛体制建设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为促进浙江游泳的不断进步和提高我国竞技游泳后备人才的整体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广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学训矛盾、社会环境、引进与培养、独生子女等是影响广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独生子女家长的生育愿望与体育后备人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家长的生育愿望与家长对子女的职业期望相关连,因此,独生子女家长的生育愿望与体育人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从独生子女家长生育愿望这一新的视角出发,在比较城乡独生子女家长生育愿望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城乡独生子女家长不同的生育愿望对体育后备人才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建设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一个国家的竞技体育事业要取得进步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抓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建设是实现体育强国关键之所在,是竞技体育发展的规律。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统计等方法,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建设开发现状出发,找出我国现阶段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独生子女的人数不断增加,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身体素质是体育运动的基础,也是在运动训练选材中所必须考虑的最基本因素。以独生子女的身体素质为切入点,科学地分析了独生子女与体育后备人才的关系,其目的是为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柳塘 《游泳》2011,(1):60-63
2008年6月17日,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授牌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中国游泳协会游泳运动学校";2009年5月31日,中国游泳队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游泳人才集训在实验中学拉开帷幕,国家二线游泳队首次走进中学;同年6月9日,北京奥运会游泳冠军刘子歌和教练金炜走进实验中学,与师生座谈。这一天,实验中学也成为中国游泳队体教结合示范基地——由于在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的斐然成绩,实验中学在最高层面上实现了与中国竞技体育的对接。那么,作为中国竞技体育里的专业人士,又是如何认知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实验中学在"体教结合"方面的探索呢?本期我们请来了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尚修堂、国家游泳队总教练么正杰和国家游泳队领队许琦,请他们畅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和运动训练工作的实际需要,从将综合素质教育思想融入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的重要性入手,论述了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运动训练与德育、智育、心理教育、美育及劳动教育的辩证关系。在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运动训练中,必须激发青少年运动员刻苦训练、攀登运动技术高峰的内在思想动机并化为自觉行动;必须启发青少年运动员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的智力运用,培养具有智力教育支持的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不仅要培养青少年运动员具有过硬的运动技能,更要培养其具有出色的心理能力;引入美育,促进青少年运动员身体机能协调发展,激发青少年运动员创造美好事物的热情和力量;通过劳动教育,培养青少年运动员学会发展等能力。只有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高水平人才,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的体育管理体制正处于逐步的改革和调整过程中,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问题也同样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鉴于此,本文就对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以期能够对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 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培养我国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化提供了契机.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制约,在我国后备人才培养进入市场的过程中,仍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杨再淮等从不同角度对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主要受到发展动力、市场保障、择业意向、升学意向、运动成绩、增进健康、家长态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敏 《浙江体育科学》2012,34(3):13-15,53
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社会分化成各个代表不同利益关系的利益群体,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体制也面临着各种因素的冲击,使得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愿意让有运动天赋的孩子从事竞技训练。通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和社会利益群体分析法,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途径的角度出发,拟从博弈理论的角度,对在市场经济下如何利用新的理论来拓展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今后的我国竞技体育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现状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体育社会学、体育教育学、体育人才学、运动训练学的视角,分析山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英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进行研究,从英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管理机制、培养机制以及后备人才保障机制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现阶段英国政府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管理机制主要为以英国运动理事会和英格兰运动理事会为主导,各单项协会、学校以及俱乐部等共同管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主要有学校化和社会化两种模式,呈金字塔形,逐级向上输送。在后备人才保障机制中,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彩票基金以及社会赞助;教练员的培养主要有《训练指导认证计划》(UKCC)职业教练员认证计划的保障;在培养精英运动员的过程中,与训练相平衡的文化教育以及完善的职业规划体系为高水平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提供了指导性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文献资料、数据统计等方法分析、讨论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存在储备严重不足。人才培养体制落后,资金不足,培养效益差等问题。提出了推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落实体教结合,优化后备人才培养方式以压对教练员实行竞争上岗,提高教练员的执教水平等建议,以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关于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目标及管理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国家要在竞技体育舞台上保持长盛不衰,就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其关键是抓好课余运动训练。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是学校体育改革的产物,它在抓好课余运动训练,培养高层次的体育后备人才中有其自身的优势和长处。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对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的办学性质、培养目标、领导体制等问题作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丁燕华 《体育科研》2006,27(4):55-58
“长三角体育圈”地区应该而且有可能发展成为我国竞技体育现代化的先导区,竞技体育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区,在国际竞技体育舞台都具有一定竞争能力的竞技体育中心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高地。实现这些目标的保证是充足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材的培养和贮备,而后备人材的贮备和培养与相关政策保证密切联系。本研究对体育的基本公共服务、特殊人才生育、外来人员子女选拔和培养、欠发达地区的运动训练和体育圈学校竞技体育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促进“长三角体育圈”竞技体育的发展,从而服务于全国,影响国际竞技体育舞台。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从区域角度对中国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问题进行研究。以经济欠发达地区各方面特征和这一地区体育事业发展的自身特点为切入点,多角度、深层次剖析了欠发达地区学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并结合生动具体的个案分析,揭示了欠发达地区学校体育后备人才的成功之路,提出并论证了社会转型和体育改革背景中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运动训练后备人才的科学培养途径。初步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区域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理论框架,较为系统地分析和描述了欠发达地区学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刘巍 《冰雪运动》2008,30(2):47-50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调研方法,运用运动训练学、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汲取国内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及后备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认为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在培养体制、培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重训轻教”、“重体轻育”、教练员水平不高、保障体系薄弱等诸多问题,提出了树立正确人才培养观念、发展多种培养模式、“训教结合”、科学训练、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和完善保障体系等对策,促进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决策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五大领域: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概念研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运动员文化教育和教练员队伍的研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家长态度的研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经费管理的研究.在综述与讨论的基础上,指出了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不足和缺陷,并提出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在实践层面上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丽朋  刘巍 《冰雪运动》2007,29(6):48-51
大力发展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实现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是首要之义。借鉴体育强国后备人才的培养经验,分析了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开发的特点,认为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并从体制、机制、培养体系、科学化培养和扩大冬季运动项目的社会影响等方面论述了实现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