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克莱因说过:“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人的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数学美是客观存在的.“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然而,“数学美”究竟美在哪里呢?数学美反映在对简单性、统一性和奇异性的追求上.高中数学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数学美的资源.简洁美、对称美、奇异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在教学中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知数学美、欣赏数学美的能力,不仅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还能提高数学素养,使人变得更富有知识、  相似文献   

2.
“那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这是古代哲学家对数学美的一个高度评价.确实,数学中美学因素极为丰富,它所表现出来的简洁性、对称性、和谐性、统一性、整体性、奇异性等,都是客观世界中美的特征.数学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美学因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在解答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中,  相似文献   

3.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绚丽多彩的大千世界产生了广泛的数学美.可是,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误区,就是学生普遍认为数学枯燥无味,更谈不上数学美了.大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为此,数学教学中如何展示、渗透、挖掘、创造美,  相似文献   

4.
论数学教育中人文价值的追求和学生人格的建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看这个题目,也许有人会说,数学课除了公式就是定理,除了数字就是图形,哪里有什么人文的影子?数学教学就是讲例题,做练习,传授教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谈何人格建构?但笔者认为,数学课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教育,必须注意人文价值的追求和学生人格的建构.本文拟从必要性、可能性和具体措施三方面对此进行阐述.三国学教育中迫或人文价值、建构学生人格的必要性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科学在给人类带来文明的同时,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可以说,科学的运用带给人类的进步与破坏并存.世界最著名的科学史家乔治·萨顿指出:“单靠科…  相似文献   

5.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要让学生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因此数学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数学美的知识和进行数学审美教学是很有必要的.数学美的简单性、对称性、统一性、和谐性、奇异性等特征要通过审美者对特定的数学对象的审美活动反映出来.数学美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数学学习过程与数学审美过程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正>数学中是否存在美?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给以肯定回答的数学家普洛克拉斯、亚里士多德分别指出:"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认为数学科学全不涉及美或善是错误的——数学科学特别体现了秩序、对称、明确性,而这正是美的主要形式."再者,我们也实实在在看到无论是数学的结构和方法中都存在美的因素.一、数学之美体现在和谐性数学内在的和谐统一性问题,其实也是自然界、宇宙间万物关系的客观反映,因为,  相似文献   

7.
徐毅  左萍 《中学理科》2005,(6):15-15
古希腊著名的评论家Proclus曾经说过一句话:“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确实,在浩瀚的数学海洋中,美丽的风景无处不在.她用形式简洁的数学公式及定理表达了自然世界的和谐、对称、严谨及韵律,她慷慨回馈给能够了解、欣赏她的人,并散发出理性和睿智的光辉.  相似文献   

8.
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过:"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对称"一词,译自希腊语,其含义是和谐、美观,原义指在一些物体布置时出现的般配与和谐。我国数学家段学复教授也说过:"对称,照字面来讲,就是两个东西相对而又相称。因此,把这两个东西互换一下,就像没动过一样。"充分认识数学对称美的价值,能使学生学会从美学的角度去欣赏数学、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从而把数学学习与  相似文献   

9.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与形的学科,它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结论的确定性的特征,数学又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知数学美,欣赏数学美,从而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成绩,更进一步而言,对实施素质教育也有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数学文化的美学观是构成数学文化的重要内容。古代数学家、哲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开普勒也说:“数学是这个世界之美的原型。”对数学文化的审美追求已成为数学得以发展的重要动力。以致法国诗人诺瓦利也曾高唱:“纯数学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既是科学家同时又是艺术家的数学工作者,是大地上的唯一的幸运儿。”  相似文献   

11.
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也努力实践着这一点——把美融入数学教学,使教学过程充满美感.使学生处于一种自由和谐的状态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1数学思维及其特殊性。思维“指的是人们的理性认识活动”.思维“作为对客观存在、物质及其规律性的反映”,它是“以概念、判断、推理、(假说和理论)等形式,反映客观世界的能动的过程”,因此,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数学思维应该是指,人们借助数学概念、数学判断或数学命题、数学推理、数学假说和数学理论等形式,对客观世界的量的这一侧面及其规律性的理性的和能动的认识过程与活动.  相似文献   

13.
对于很多的中学生,提起数学,不是摇头就是叹气,那就是一个字“难”。提起上数学课就头痛,说明了一点,这些学生没有真正地理解数学这门课。而对于那些喜欢数学而且数学学得好的学生来说.数学的思考过程给他们一种自信、一种成就感。那么造成这样的两种对数学截然不同的观点的原因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4.
防范高考失误的一点尝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期,仔细阅读了系列征文“2009年高考:数学答题中的优美解与典型失误”,喜忧参半:喜的是别解的“优美性”,真是“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忧的是一些失误的“典型性”.  相似文献   

15.
著名数学家、哲学家罗素说过:“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上的美”.数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美的世界.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在那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和谐、比例、整体和对称,感受到布局的合理,结构的严谨,关系的和谐以及形式的简洁.正是对这种神奇的数学美的追求,促使了很多数学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钻研数学,并享受这种精神上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重视美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美育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数学美是学校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善于运用数学美不仅有助于陶冶学生思想情操,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数学美是数学科学本质力量的感性和理性的显现,是一种人的本质力量通过宜人的数学思维结构的呈现.它是一种真实的美,是反映客观世界并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美.数学美是客观存在的,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数学美与…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数学教育中的许多深层次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数学是什么?""数学来自于哪里?"这些涉及数学本质的问题就是诸多深层次问题中的重要问题。正确理解数学的本质对于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观念、对于数学课程改革的继续发展均有着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数学的结构、图形、布局和形式无不体现数学中美的因素,教师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若能从应用数学审美的角度出发,审视问题结构的和谐性,追求问题解决方案的简单性、奇异性、新颖性,挖掘命题结沦的统一性,带领学生进入数学美的王国,陶冶情操,这对于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9.
罗乾忠 《教师》2012,(33):82-82
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我国著名数学家徐利治指出:…数学美’的含义是丰富的。”下面就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感觉数学的美,体验数学美的特性与奇妙。一、数学美的几种体现1.数学的结构美它是一种内在的美,来自各部分的和谐秩序,给人以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20.
摆事实、讲道理,不断地探索、批判以及强调认识世界对于改造世界的基础作用是理性精神的内核。理性精神突出表现在数学以一般抽象性、形式逻辑性、数量精确性和模型构造性为思考标尺的认识模式与追求上。纵观东西方文明的发展历史可知,理性精神,尤其是源于数学的理性精神,正是"无用"之大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精神是兼顾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具体策略有:选取典故与反例,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设计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