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0 毫秒
1.
眼球追踪技术是当代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技术,广泛运用于实验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工程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领域.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阐述了3种眼球运动的基本模式:注视、眼跳和追随运动;界定了眼球运动的测量指标,如眼动轨迹图、眼动时间(注视时间、眼跳时间、回视时间等)、眼动方向和距离、瞳孔直径.特别探讨了眼动技术和神经电生理技术的结合,如眼动和ERP单独记录、ERP结合EOG分析、眼动和ERP同步记录,以及不同记录技术的优点和缺陷.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眼动追踪技术在心理学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如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消费心理学、交通心理学等.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眼动追踪技术发展迅速并已在诸多领域得以应用。基于此,文章开展了眼动追踪技术在教学领域应用的研究,通过眼动追踪技术得到可视化的关注热点图及兴趣区域关注度,并以此为依据,文章分别研究了手机、投影仪及传统板书三种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及教室空间位置对学生注意力的影响,以及眼动追踪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眼动追踪技术与教学的融合,能够为优选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扩大教室“黄金区域”、开展对实验操作的过程性评价、提高教学质量、推进课堂革命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社会性注意的眼动研究数量激增,很多研究表明,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对社会性刺激的注意表现出两个特征:对社会性刺激的注意减少;对社会性刺激的处理方式是非典型的,伴随对眼睛注意的减少和对嘴注意的增加。然而,也有相反的证据。本研究系统地回顾了从婴儿到成人期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社会性注意的眼动追踪研究,分析了已有研究结果存在矛盾的可能原因。最后,根据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社会性注意的眼动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眼动仪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眼动追踪技术在多媒体学习研究领域中应用的程度也随之提高。通过对2005—2015年文献的总结,揭示了眼动追踪技术在多媒体学习研究中的应用。对研究中所使用眼动指标的统计表明,时间指标(如注视时间)的使用是最多的,其次是量值指标(如注视点个数),而空间指标(如注视位置)则用得较少。另一方面,对内容的分析,发现眼动追踪技术主要被用于探究六个多媒体学习的主题:即媒体材料,动画,媒体组合,色彩,提示信息,先前经验和情绪的影响。利用眼动追踪技术,通过考察多种多媒体表征环境下的学习者,可以探究多媒体学习中学习者的潜在心理进程,为教育研究者将多媒体学习结果和相关的认知加工过程联系起来提供了一个便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眼动追踪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基础认知心理学和用户体验等领域,对于不同的实验范式和实验场景,眼动仪的选择既需要考虑测量数据的精确度,也需要考虑其应用的生态效度。对眼动仪数据指标的认知意义和应用实验的研究范式进行简要总结,并选取业内最具代表性的SR公司的EyeLink系列和Tobii公司的Tobii系列眼动仪最新款产品,从设备性能参数、研究适用领域和硬件扩展空间3方面进行对比,为不同研究领域研究者开展实验和选择眼动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自闭症儿童对社交面孔的加工特点,选取6—11岁的有语言障碍自闭症儿童、聋哑儿童和正常儿童各14名,让其观看20张两人面对面交谈的社交图片,采用眼动追踪技术,采集他们观看社交图片的视觉指标。结果发现:(1)自闭症儿童对图片中社交面孔的觉察时间显著长于聋哑儿童和正常儿童,对社交面孔的注视时间显著少于聋哑儿童和正常儿童;(2)自闭症儿童对图片中眼睛和嘴巴的注视时间均显著少于聋哑儿童和正常儿童;(3)自闭症儿童和聋哑儿童、正常儿童一样,对图片中眼睛的注视时间均显著长于对嘴巴的注视时间。  相似文献   

7.
汪周  赵向军  史月 《教育技术导刊》2019,18(12):219-222
为将眼动技术应用于指法教学,对其可行性进行论证。论述眼动技术在教育技术领域应用现状,指出指法教学存在的问题。选用Smarteye5.4眼动仪,以10名计算机专业大学生为被试,记录其指法训练情况。结合访谈法进行效果评价,并给出相应教学建议。实验结果显示,在指法教学中使用眼动追踪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盲打能力,促进指法教学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技术》2019,(7):59-65
与传统课堂学习相比,在线学习具有信息量大、复杂度高的特点,对在线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分析认知负荷与眼动追踪技术的基础上,文章结合注视时间、注视点个数、瞳孔直径等三项眼动指标,构建了基于眼动追踪技术的在线学习认知负荷量化模型。随后,文章通过在线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者认知负荷测试实验,结合大量眼动实验数据,验证了量化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基于眼动追踪技术的在线学习认知负荷量化模型的提出,可为生理指标测试工具应用于在线学习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视线追踪作为视觉心理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正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将视线追踪技术应用于e-Learning系统中,将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介绍了视线追踪技术及其特点,并通过两个眼动实验案例论述了该技术在e-Learning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对e-Learning系统设计的启示.最后以AdeLE项目为例,阐述了视线追踪技术在适应性e-Learning系统中的应用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10.
眼动研究凭借先进的技术优势,通过眼动轨迹的实时记录和眼动指标的精确分析,在揭示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表征和提取加工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目前,眼动研究在数学学习困难领域的应用集中在3个方面:应用题解题过程的眼动研究;数字加工的眼动研究;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眼动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眼动研究在数学学习困难领域会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眼动追踪和键盘记录是近年来将认知翻译过程研究推向纵深发展的先进研究方法。本文探讨这两种方法在MTI翻译教学中的应用,讨论其应用的理论依据,实施一项教学实验论证其可行性,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上述两种方法在提高学生策略能力上的积极作用,并阐述眼动追踪和键盘记录在教学中应用的实施原则和实施方法。实验结果显示,眼动追踪和键盘记录应用在翻译教学中有显著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策略能力和整体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2.
当前人才测量中常用的方法有主观评定法、测验法、作品分析法等,但是由于研究手段和方法的局限性,这些方法都无法有效地测量创造性素质。随着新技术和研究手段的创新,眼动技术和神经科学能很好地克服传统测量手段的局限性。通过分析神经科学和眼动技术在创造性研究和测量中的应用,对如何开发创造性测量技术提出可行的方法,提高对创造性思维理论和应用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学习科学或教育神经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解释学习发生过程的原理与机制。作为一种新型的认知分析技术,眼动仪在学习和阅读过程研究中被得以广泛应用。利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收录的关于阅读与学习研究中眼动仪使用方面的学术论文,通过对其高频主题词进行共词聚类,分析高频主题词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揭示眼动仪这一新型分析技术在学习与阅读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学习科学及教育技术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了考察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面孔加工的时间进程特点,运用眼动追踪技术,记录24名4-11岁ASD儿童、21名6-11岁聋哑儿童、32名6-11岁正常儿童观看人类面孔时的加工过程.结果显示,ASD儿童、聋哑儿童觉察面孔的时间明显长于正常儿童,ASD组、聋哑组对面孔的注视时间、观看时间总量和各时程上都明显少于正常儿童,但注意时间分配趋势、加工模式并无差异,表明ASD儿童面孔加工模式与正常儿童无异,但存在数量和次数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眼动分析法兴起于心理学领域,其客观记录受众视线和认知分析的能力迅速得到众多学科推崇,与视觉信息加工相关的心理机制研究已取得显著成果。教育技术学领域迫切需要利用眼动分析法从受众的视角出发,遵循人的视觉认知规律去探索人机交互过程中如何优化信息的获取和加工过程。目前教育技术领域中引入眼动分析法开展的研究数量较少且尚不全面。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相信眼动分析法能够使得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更加严谨、科学。  相似文献   

16.
以37名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为被试,采用颜色图片视觉搜索任务的形式,要求儿童迅速判断由红绿方块所组合成的矩阵图片刺激界面的异同,并借助Tobii X120眼动系统采集和分析被试的眼动数据,探讨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颜色视觉突显的眼动特征。结果发现:在目标呈现的刺激界面的任务中,被试的注视时间和注视点数显著增加;被试对2×2矩阵刺激界面的注视时间显著长于对3×3矩阵刺激界面的注视时间;被试对刺激界面进行任务搜索过程中,目标呈现方式与矩阵大小交互效应显著。因此,研究认为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存在颜色视觉突显,且这种突显在不同程度上受刺激材料的目标呈现方式及干扰项数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及其与言语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用5个信念任务测量心理理论能力,用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测量言语能力,比较12名自闭症儿童和同等言语能力的28名正常儿童的表现,并分析了心理理论和言语能力的相关。结果表明:(1)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显著落后于同等言语智力的正常儿童;(2)自闭症和正常儿童的信念理解发展序列基本一致;(3)心理理论和言语能力保持中度相关,但控制年龄因素后的偏相关不显著。本研究支持心理理论发展的领域特殊性观点。  相似文献   

18.
工作记忆是一个涉及材料在线保持的系统.对自闭症的认知基础进行解释的执行模型激发了大量的自闭症儿童工作记忆的研究.多数研究支持了自闭症儿童工作记忆的言语广度正常的结论.自闭症儿童视觉空间工作记忆的研究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了自闭症儿童的视觉空间工作记忆的异常.自闭症儿童工作记忆的中央执行成份仅显示了局部的受损.虽然自闭症儿童操作任务的结果揭示了损伤的存在,但没有得到其他研究的证实.当使用反眼动任务和不相容任务时,及go/no-go范式中存在与反应抑制关联的刺激转换时,自闭症儿童的工作记忆受损.今后的研究应以整体的、发展的视角,不断改进工作记忆的研究方法,在选取适当匹配组儿童的前提下,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19.
通过眼动设备进行认知负荷的测量已成为认知负荷测量的重要方法 ,尽管相当多的研究依赖眼动仪输出的测量数据进行认知负荷表征,但究竟哪些眼动数据能够准确表征学习者认知负荷状态并没有明确的指标。研究采用循证研究的元分析方法,对62篇国内外实验研究文献进行量化分析,系统检验认知负荷对眼动各项指标的影响,探究可以表征多媒体学习中认知负荷状态的眼动指标。研究发现:(1)纳入研究的总效应值为0.547(k=318),表明整体上眼动指标受认知负荷影响较大;(2)将不同测量指标作为调节变量分析,发现瞳孔直径等15项具有较大效应值的眼动指标能够较好地表征学习者的认知负荷状态;(3)在其他调节变量分析中,发现低于60Hz的采样率更适用于多媒体学习中认知负荷的测量,而知识性质和认知负荷来源不存在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20.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门新兴的计算机领域技术,它在自闭症患者的干预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研究者从社会交往、认知、生活技能及自闭症核心缺陷等方面开展了虚拟现实技术对自闭症患者的干预研究。建议此领域研究应注意虚拟现实技术使用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将虚拟现实技术与其他的治疗方法相结合,重视辅导者的作用以及增强行为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