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教育   2783篇
科学研究   437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54篇
综合类   66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395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王芳 《新闻三昧》2007,(6):28-29
日新月异的传播媒介承载着全球传播时代的到来,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乘着媒介这对翅膀,它的传播速度之快、影响力之大已是不言而喻。如何避免公共危机事件的“蝴蝶效应”,已提上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危机事件关系人们生活的安定,同时也使地方经济、政治面临严峻  相似文献   
82.
位于北京白塔寺附近的北京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很安静,并不像其他医院一样人头攒动。8月5日,《神州学人》杂志记者和全韩中国学人学行联谊会副会长王卫军来到这所医院,探望一位名叫宋悦琴的留韩学子,只有22岁的她正在这里接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冶疗。  相似文献   
83.
课程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讲故事的形式述说自己或别人经历过的课程事件并诠释其中的意义。它关注真实、复杂课程情境中的特定问题,重视课程事件的丰富性、形象性、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以质的研究为方法论。课程叙事研究所揭示的意义是研究者通过对自己的课程生活实践仔细的审视、分析而得出的,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即反思的过程。  相似文献   
84.
我想我能行     
If you think you are beaten, you are;如果你认为败了,那你就一败涂地;  相似文献   
85.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如何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心理需求,如何正确地评价和引导学生,如何张扬学生的个性并培  相似文献   
86.
从汉字本身的特征来看,小学生对汉字字形的掌握难易,与汉字的形体、笔画数、笔画种类有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87.
为探索和研究适应本地区产业经济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企业主打职位和典型工作任务的调研结果为依据,系统地分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企业主打职位的基本能力和提高能力体系,为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88.
国家英语课程要求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到高中毕业达到八级基本要求。可见,实施英语教学已形成了一个循序渐进,稳步上升的整体教学。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教师的理念要落实到学生的发展,须经过许多具体的教学行为,而这些具体的教学行为能否真正体现教者的理念,起决定作用的是构成教学行为的具体单位——教学细节。对教师而言,落实常规,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个教学细节,重视教学细节的分析、研究、改造和创新,这样才能扎实推进学校新课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89.
第二课堂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等农业院校日益受到重视。以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展大学生第二课堂实践为例,总结了实验教学中心在开展第二课堂中的作用以及开展大学生第二课堂创新活动的具体举措,并就取得的成效和产生的效果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90.
基于AHP赋权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是企业选用人才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和推进全面素质教育过程中所面临的十分重要的问题.文章在以科学性、导向性、全面性、层次性、个性化以及可操作性为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层次的指标进行赋权,对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11个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进而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能很好的反映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