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2篇
体育   73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进入新世纪以来,武术界与影视界面临着共同的遭遇,那就是滚滚"韩潮"的巨大冲击,目前影视界已经从低迷走向成功,而武术却还没有。文章以使武术走出困境、把武术打造成培育民族精神实践载体为研究目的,首先论证了影视界从低迷走向辉煌的内在原因——紧扣民族文化和精神(以电视剧《闯关东》为例展开分析),然后指出:武术教育只有以影视界的成功为榜样,立足于培育民族精神进行改革,才能够走出困境。武术的传统中正蕴含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而学校武术之所以逐渐颓废,是因为在发展过程中丧失了这种精神。目前中国的青少年正需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引领,所以武术要成为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践载体,必须进行改革。文章最后从专业院校的武术教育体系改革、教育部的宏观政策调控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对武术教育任务的执行等方面,分析了武术教育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72.
函数的单调性是某些函数具有的一种重要性质。有关函数单调性的题目,在近年的高考题中,连年出现,所占比例逐年增大,是一个高考热点。本文对近年来高考试题中有关函数单调性的试题归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3.
从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历程探讨其未来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回顾了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历程,将其分为萌芽期、成型期、发展中的停滞与激进、向传统和技击回归、重新走上难美化方向等几个阶段,然后,对其发展规律进行了简要总结,最后指出:向技击本质和文化特色回归将是其发展的大势所趋,同时它在整个武术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也将受到冲击.但是,这只是一个阶段性趋势,当其发展到极点以后,形势又将逆转.最后,各类武术.竞技武术套路内部的各个方面,将平衡于一种相对和谐的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74.
武术分类之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武术分类的辨析,指出将武术分为套路和搏斗,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技击武术、艺术武术和健身武术,专业武术、民间武术、学校武术、军警武术、大众武术中存在的问题.为了便于清晰地认识武术,按照形式逻辑的要求,提出采用二分法将武术按运动方式先分为徒手和持械两大类,再逐步细分.  相似文献   
75.
摘要:为打造一个独具中华文化内涵的武术对抗项目,以太极推手的竞赛规则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太极推手的竞赛模式和竞赛规则展开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根据打造一个现代武术对抗类竞赛项目的实际需要,采取了“限定技术、精选技法、形成简明技术体系”的整体改革思路;经比赛试验可知,新的竞赛方法不仅消除了曾多年困扰竞技太极推手发展的顶牛、搂抱、抓衣服、像摔跤、满场跑等现象,而且使竞技太极推手比赛回归了传统,成为了众多太极拳家心目中的太极拳;采用先合手演练,再对抗竞技的比赛模式,既坚持了传统太极拳的“打练结合”,也具有浓厚的现代竞技体育气息,是一个突出的创新;在新的竞赛规则引导下,必将形成新的竞技太极推手技术体系,这正是十八大提出的“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实践。以武术竞赛实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6.
回顾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发展历程,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由武术学拓展而成,武术学科的发展经历了“从项目到课程,从课程到专业,以课程和专业为支撑而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的过程。面对新的历史机遇与使命,应以建设文化强国为指南,系统梳理该学科领域的文化资源;以建设体育强国为目标,创新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整理研究;以建设健康中国为基石,深入探究民族传统体育在健康促进方面的作用;以建设教育强国为方向,全面规划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育人工程。对于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研究者而言,应高屋建瓴,具有文化自信,以学科问题为导向,立足本体,既立意高远又脚踏实地地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77.
摘要:为了使学校武术教育更符合各级学校的具体实际和一般青少年的具体实际,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教学实验法等研究方法,研究了学校武术教育变革的历史轨迹,特别是剖析了学校武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学校武术教育改革的未来方向。研究认为:20世纪初将武术纳入学校教育的初衷是“拯救文化,进而拯救民族”,但在20世纪中叶发生了重大变革,即开展武术教育的着眼点由“铸就文化之脊,培育民族精神”转化为“锻炼身体,树立优美形象”,由此导致了诸多问题;21世纪初国家层面又要求武术教育回归“培育民族精神”的原点,为完成该任务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武术界先后出现了3种典型的改革思想,这3种思想既有共同点,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如果将3种改革思想进行整合,分别应用于武术专业教育领域和普通教育领域,可理顺关系,解决矛盾。未来学校武术教育改革研究应该按照专业教育和普通教育2个方向,分别立足于传承发展独具特色的武术技术体系和培育“刚健自强”的民族精神而展开。  相似文献   
78.
为更好地通过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来提升文化软实力,首先研究了国家形象,将其定位于"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其次论证了作为"中国最大的文化出口"的武术影视作品是宣传和塑造国家形象的首选途径;再次确立了当今武术影视作品的文化定位,即立足于中国武术的防卫型文化特色,以此宣传注重和谐的和平型文化;最后论证了根据以上定位对武术影视市场的规范。  相似文献   
79.
武术的现代化演进对其本质和定义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武术界关于"武术的现代化演进是否改变武术本质、对武术发展具有什么影响"的争鸣,首先对不同观点进行了综述;然后从哲学角度论证了由外因导致的武术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并通过辨析"本质"、"质"、"功能"几个词的具体含义,指出这种质变对武术的本质没有影响,对武术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最后指出武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由不同"质"的内容组成的集合体,应该对其进行重新定义。  相似文献   
80.
在剖析武术教育改革大方向、太极推手推广普及困境及可行性基础上,重点构建了简约化的太极推手技术体系及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和进度模式.技术体系的要点是:把位入手、四大技法、四个步骤、四种功法.课堂教学的基本练习形式包括单式动作、盘手练习、盘手对抗、定步对抗、比赛对抗.课堂教学结构归纳为程序化的三段式结构,教学进度则以速建技术框架、合理划分学习周期为原则进行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