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1.
赵均 《教育技术导刊》2015,14(1):134-135
为实现绿色施工,在已知管道数据的基础上,使用3Dmax建立了地下管网模型,通过Virtools发布到IE浏览器。对实施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2.
在新世纪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与挑战中,日益尖锐的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的关系问题给我们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向提出新的思考.通过梳理、辨析中国竞技体育国家主义的体现以及全球主义的历史趋势,提出了竞技体育全球主义呈现的历史必然性和竞技体育国家主义现实存在的合理性,最后对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未来走向做出分析,即放眼全球突破主权国家的视野,使中国竞技体育的服务对象转向全人类.  相似文献   
23.
2009年5月9日-10日,由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主办、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编辑部承办的"第五届高校学报名刊主编论坛"在北京香山植物园景明圆宾馆举行.教育部社科司有关领导、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工作班子全体成员、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入选期刊的学报负责人、入选"名栏工程"的学报负责人、其他相关人文社科学报主编以及期刊评价机构负责人50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4.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均 《现代传播》2007,(5):150-151
校园文化究其根本是一种寄寓于各种表现形式的潜移默化的环境教育,是一种让师生从中随时体验和感受,接受暗示和引导的校园精神氛围,而网络具有的内容共享性、多元性、开放性、交互性、便捷性等广受欢迎的特点正与校园文化的本质要求相契合.四通八达的网络已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途径,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校园信息化程度的逐渐提高,校园网络文化的重要性也将日益凸显,在校园文化中所占的比重也会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25.
文章针对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这条主线,对这一重要环节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实践措施。  相似文献   
26.
编辑关系是编辑出版学研究的主要对象,通过分析编辑在编辑关系中发挥的作用,解析编辑具有的双重属性和独有的"滤波"功能,进一步讨论编辑如何正确使用手中的认定权和编辑的"越位"现象.  相似文献   
27.
对镇江市在校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调查,结合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随机抽取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找出镇江市大学生体质健康存在问题,提出了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建议。  相似文献   
28.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技术经济学的角度对“体育赛事运营”概念提出自己的理解;从项目管理学的角度把体育赛事运营过程划分为可行性研究、计划、组织与实施、效益评价四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进行项目性质的分析;利用技术经济学的观点对体育赛事的经济效益的内涵、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评价的内容和评价的方法进行分析,为我国体育赛事的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奥运会承办国后奥运竞技体育体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奥运会举办国(美国、日本、韩国)后奥运竞技体育体制变化进行分析,然后从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管理模式、人才培养体制、投资主体和运行模式以及法律法规环境等方面对后奥运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的改革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后奥运我国竞技体育的管理模式由政府管理型向政府与体育协会合作型发展;加快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实现竞技体育由国家投资到市场化运作的转变,进一步开发、完善竞技体育的竞赛市场;进一步完善我国竞技体育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30.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学业成绩、改善教学质量,而且对大学生在培养责任感、集体感,增加自信和自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社会适应性等心理方面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