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有效控制规则被国际司法机构广泛应用到领土主权争端案件中,而这些实践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规则的内涵。有效控制规则的判定标准主要有两项,即"主权者行动意愿"和"权利的实际行使或显示"。有效控制规则的运用存在一定制约条件。现今南海部分国家采取多种行为以期适用有效控制规则解决岛礁主权争端,面对南海岛礁争端情势的日趋严峻,我国应该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2.
“南海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浩瀚的海洋,被誉为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蓝色的国土。海洋对我国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主。南沙群岛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长期以来并不存在南海问题。中国一贯主张根据《合国海洋法公约》其他国际法,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南海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近年来中国在南海海域与周边邻国海洋领土主权之争问题,究其现实状况和出现的问题,对中国在解决争端中的法理问题进行探讨,从法理、历史等多个角度解析争端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多个方面的研究,找到和平解决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领土纠纷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南海争端主要指中国与南海周边其他国家在海洋权益方面的争夺。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诞生之前,南海争端的重点体现在对岛屿争夺以及对其主权的确认上。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诞生,将南海争端带入了另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孙子兵法》提出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的战略思想自古以来就得到人们的赞许,"伐谋""伐交"是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条件和途径,而"伐兵"则是实现这一最高战略的保证。近年来,南海问题不断升级,作为中国"核心利益"的南海问题的和平解决将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以孙子的"三伐"战略为视角探讨我国南海战略,以"上兵伐谋以争全胜"作为解决南海问题的最佳指导思想,处理好中美间的战略博弈;借鉴孙子"伐交"思想,做好南海问题上的外交斗争;做好"伐兵"的准备,全力维护我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通过"三伐"并起,既宣示我国重视和平的良好意愿,又要宣示我国具有通过"伐兵"来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意志,从而真正有效地遏制战争,维护我国南海的领土和主权。  相似文献   

6.
美国是南海问题最重要的区域外影响因素。1898年的美西《巴黎条约》、1900年的美西《华盛顿条约》,以及1930年的《美英协定》,都明确规定了菲律宾的领土界限范围,南沙群岛根本不在菲领土范围之内。本文以殖民时期美国对菲律宾政策中的南海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赴美国国家档案馆、国会图书馆查找的官方解密档案资料为依据,辅之以现有的研究成果,叙述、分析并论证了南沙群岛属中国的历史法理依据,维护中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并由此服务于我国维海维权的政策实践。  相似文献   

7.
有效控制已代替传统国际法领土原始取得理论,成为现代国际司法实践中解决领土纠纷的一项重要依据.在无法通过条约解决领土争端时,有效控制在实践中得到了国际法院的普遍认可.有效控制表现在占领国对占领区长期的实际控制和稳定有效的管辖.三沙市的设立是我国对南海诸岛主权强化的积极作为手段,是我国对国际法有效控制原则的具体实践和充分运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南海局势不时被热炒。多种势力企图浑水摸鱼,从中渔利,后果是侵害中国的领土领海和主权完整,最终损害地区局势稳定。  相似文献   

9.
在领土主权的争端中,国家的统治行为在国际法及国际法院的判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有效控制原则就是在国际法院难以判定领土主权的合法归属时应用的一项规则,此规则将主权赋予统治相对更为有力的一方。有效控制原则与国际法其他有关领土主权的取得方式有着不同的内涵,同时也有一定的联系。认识有效控制原则对认识我国与邻国无人岛屿的领土争端有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渗透领土主权意识教育应作为新时期加强领土主权意识教育的重要途径.具体做法包括:在中国近代史纲要课教材内容中渗透领土主权意识教育,在教学方法中体现领土主权意识教育,在隐性教学中渗透领土主权意识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应走军地合作之路等.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东临太平洋 ,有 30 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 ,海洋的开发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中国 2 1世纪议程》中就把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保护作为主要的行动方案之一。因此提高全民的海洋意识 ,尤其是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是中学地理教育的一项新任务。海洋与国家主权教育 :指进行海洋与国家主权之间关系的教育 ,使学生知道海洋关系着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海洋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所包含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海域管辖主权等海洋权益 ,直接关系着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确…  相似文献   

12.
从国家应具备的要素阐述“台湾”是一个国家,从历史事实上、国家法规定上,阐述台湾自古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国际法上的主权是有不可分割性,中国政府目前未对台湾实际行使领土主权的事实绝不意味着台湾拥有部分主权,绝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没有国际法上的权利或没有力量来实现中国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近段时间以来,南海海域颇不平静。从6月14日到7月15日,美国在南海主导了4场联合军事演习,越南、菲律宾等南海周边国家在南海主权问题上动作频频,南海局势风云涌动。其实,考古和文献史料早已证明,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  相似文献   

14.
从黑瞎子岛回归看中国领土争端的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黑瞎子岛顺利回归,使得中俄边界问题全部解决。黑瞎子岛独特的解决方式,为领土争端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文章从黑瞎子岛回归这一实例出发,结合黑瞎子岛的历史及回归始末,对黑瞎子岛领土争端解决模式进行分析,剖析其利弊,并与其他现有领土争端解决模式进行比较,最后进一步分析"黑瞎子岛模式"对我国中印边界问题、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等领土争端的启示,论述这一新思维的现实可行性,最后指出这一模式为当前国家之间领土争端的解决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边疆地区领土主权意识强弱直接影响国家安全稳定。针对全球化、民族宗教问题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影响,除常规教育外,要突出边疆地区特点,利用各种媒介、群众集会场所和民族语言文字对民众开展领土主权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6.
2012年4月上旬,菲律宾出动军舰至我国南海的黄岩岛附近,袭扰了我国12艘渔船,随后又企图将黄岩岛归属提交国际仲裁,并给黄岩岛改名,欲去除岛上与我国有关的标志,甚至鼓动其国内外侨民,发起针对我国的游行示威等一系列挑衅举动。到目前为止,我国在黄岩岛争议上始终保持自我克制。除了在外交上的努力,我国只是派出了海监船和渔政船进行护渔。我国的做法既传递了我国在领土主权问题上不可让步的态度,又充分显示出不以武力解决问题的良好意愿。  相似文献   

17.
历经第三次海洋法会议,我国既有在联合国的框架下推动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变革、联合广大发展中国家对抗海洋霸权、以国家主权为基础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等成功经验,也有会议准备不充分、相关主张未能充分考虑我国的特殊情况以及未能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等教训。在21世纪建设海洋强国的过程中,中国应通过参与建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审议机构、订立专门协定或制定示范条款、加强区域合作、加入气候变化等新议题的方式,推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群岛制度、收益分享制度、国际海底区域开发制度、历史性权利等方面的完善,从而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18.
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中国政府对此岛应享有主权。数十年来,中日两国关于钓鱼岛之争已成为全球华人目光之所系。捍卫钓鱼岛主权,能够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提高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能够激发全中国人民及海外侨胞的报国热情。  相似文献   

19.
南海诸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海诸岛是分布于南海中的中国大小二百多个岛屿、沙洲、暗沙和礁滩的总称,按其自然群体组合和地理位置分布,分为东沙、西沙、南沙和中沙四个群岛。所谓“南海问题”是指南海周边各国在南海岛礁归属与海域划分上存在的分歧与争端。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由于中国人民长期在南海中的航行和生产生活的实践,才逐渐发现它们,加以命名,并不断经营、开发,随之成为它们的主人。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是以史实为依据、符合国际法的。首先,南海诸岛最早由中国人发现并命名。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武帝时期,中国人民就开始在南海航行,通过长期…  相似文献   

20.
当代高科技迅猛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传统国家主权观提出了挑战。对国家的领土主权、政治主权、经济主权以及信息文化安全造成了影响,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围绕主权问题的国际政治斗争已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