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12月20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出席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一周年庆祝活动期间,即兴给濠江中学的师生出了一道几何推理题:任意画一个五角星(不一定是正五角星),再作出这个五角星的五个角上的三角形的外接圆,这5个圆除了在五角星上的那5个交点外,在五角星外面还有另5个交点.求证:后5个交点在同一圆上.  相似文献   

2.
《画杨桃》一文讲了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所引起的不同反应。学习课文时,可以抓住文中的对比,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1.“哈哈大笑”与“审视”的对比。“我”遵照父亲的叮嘱,在图画课上画杨桃时,把杨桃画得像个五角星。同学们见了“哈哈大笑  相似文献   

3.
正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进行"轴对称"一章中的一道习题的处理中,深刻地感受到学生的思维具有创造性和严密性。这道题是"拓广探索"中的第13题:在纸上画五个点,使任意三个点组成的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这五个点应怎样画?我问:"谁来画一下图形?"黄新浩同学(一个学习中的佼佼者)到黑板上画出五角星的图样,他说:"五角星的五个顶点中的任意三个顶点为顶点的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同时他用粉笔画出图形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如图1)  相似文献   

4.
一位班主任了解到班上一位成绩很好的学生居然偷了同宿舍同学的踱金钢笔时,便在班会上妙用"那个"--"今天咱班202宿舍少了一支'那个',我感到很'那个',我本想点名批评他,可是考虑他一向是个听话的好学生,所以我就不在班上'那个'了,希望课后他把'那个'还给人家,如果他不'那个'的话,我也就不'那个'了."  相似文献   

5.
当我迷惑地问及班主任工作的最高境界时,我的师傅唐老师讲了这样一个初看与班主任工作毫无关系的词--"运动".他说:"衡量一个班集体发展水平及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高低,有两个标准,一是这个班集体的'运动'水平,二是这个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对'运'和'动'及其关系的处理水平.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应该是班主任在上位'运',学生们在下位'动';班主任在内部'运',学生们在外部'动'."  相似文献   

6.
在四(2)班上语文课,教的课文是<苹果里的五角星>.文中小男孩拦腰切苹果,"切"出了一个新发现:苹果核像一颗五角星.我让学生也切一切,果然发现了一颗"五角星".学生很兴奋.我趁势问他们:  相似文献   

7.
我听了这样一堂语文课.课堂上,一名学生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时说了一句"晓不得",教师便对"晓不得"这个语词作了分析,说:"怎么是'晓不得'呢?应该是'不晓得'.'晓得'是一个动词,'不,是一个副词,这副词应当放在'晓得'的前面,不应当插在它的中间.明白了吗?"教师的分析很对,我也点头表示同意.可教师的话音刚落,便有学生站了起来,问:"那'恨不得,中间的'不'字是不是也要提到前面去呢?"教师愣了一下,还未开口作答,类似的问题便此起彼伏:"还有'了不得'"还有'巴不得'","还有'动不得'","还有'怪不得'"……课堂上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相似文献   

8.
儿子两周岁多一点,活泼好动,又好表现,虽然刚刚开始学习分辨是非,但却已经知道什么是奖励表扬,什么是批评惩罚。有一次我无意中在他画好的画上打了一个五角星,他却手舞足蹈,高兴得连连拍手。于是我便抓住他喜欢五角星的特点,在家里的大挂历上开设了评比栏,在每天日期的上方画五角星,比如:儿子学会了又快又干净地吃饭,我和先生郑重其事地用红笔给  相似文献   

9.
下课后走进办公室,坐下来刚准备喝口茶,端起茶杯发现底下压着两张通知,浏览了一下,原来这两张通知上的内容基本一样,都是要求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以"好习惯"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只不过署名不同,一个是德育处,一个是教务处.这时后边的李老师笑着对我说:"'衙门'太多了,这不,还要送两份'礼'呢,又要让学生将征文抄两份了."我无奈地笑了笑……  相似文献   

10.
"扁"字在字典里呆闷了,准备出去玩玩. 一天,他悄悄地溜了出来,来到了大海上.可渔民一看到他,就撒下渔网要捕他."扁"字连忙问:"我是轻快的‘扁',你为什么要撒网捕我?" 渔民回答说:"扁加鱼字是‘鳊',我不捕你捕谁?再说,扁加马字是‘骗',你休想骗我!"说着动手就捕.幸亏"扁"字眼明腿快,才免遭一劫.  相似文献   

11.
五角星形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图形,在国徽、五星红旗上均可见到,因此它显得神圣而庄严,这也给五角星形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近年来一些数学试题中经常会出现"星形" 题,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2.
教具红纸一张、剪刀一把. 内容初一的同学翻开几何课本第一页,“引言”中有一个五角星映入我们的眼帘,提出怎样画一个五角星?而我又把一张红纸四次折叠,用剪刀一刀剪出一个五角星.同学们的眼睛都在注视着我手中的剪刀,不多时,五角星便应运而生,看来“红星要照我去战斗了……” 这五角星中,隐含着哪些几何知识呢?或许是点,或许是角,或许是三角形,或许是……  相似文献   

13.
《画杨桃》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作者岑桑在小学美术课上画杨桃的一件事。年幼的作者根据父亲"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的教海,把自己从特殊角度所观察到的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形状,引起同学们的哄笑。老师在慎重体察到"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后,请嘲笑"我"的学生轮流坐到"我"的位置上去观察杨桃,使...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校长,从我做校长的实践看,要想当好一名校长,我认为应该着力去念通"'求'、'勤'、'修'、'悟'、'干'、'听'、'说'、'学'、'写'、'算'"十字经. "求",说的是办学思想有所追求.  相似文献   

15.
一次语文课,教师发现学生对所提问题不知所措,便责怪他们:"我经常说'书读三遍,其义自见'.如果用心去读,去感悟,怎么解答不出来呢?多简单的问题呀!"教室里更静了.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说:"老师,我知道'书读三遍,其义自见'.可我读了不止三次了,还是不能理解.'阅读'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读才有效果呢?"  相似文献   

16.
(一) "把'话'变成'画'",这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心理学上叫"再造想象"。这里的"话",指的是课文中作者用来描写形象的语言文字;这里的"画",则是读者阅读的头脑里浮现出来的形象画面:两者连起来,就是把作者用语言文字描写的形象,通过读者对语言文字的阅读,变成读者自己头脑里的形象画面,或者说是脑子里"过电影"。再造想象是形象性课文阅读时首先要采用的而且也是阅读全过程中最基本的阅读方法。 (二)  相似文献   

17.
对于难以理解的行程问题,学生借助画线段图,往往就能发现其中的数量关系,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但是,有时候学生动手去画了或者摆了,却仍对出现的结果无法接受,一头雾水,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的同事在她的日志中就讲了这样一个例子. 今天孩子(一年级)做一道数学题:有两行五角星,每行5个,要使上下两行的五角星相差2个,并且五角星的总个数保持不变,该怎么摆?孩子的做法是把第一行的2个五角星去掉.我让孩子再读一读题,看是否按照题意去做了.孩子看后发现五角星的总数变了,发现做错了.于是她拿出10个学具摆了起来,把第一行的2个移到了第二行,发现两行相差了4个,又退回去.思路遇到了障碍,停滞不前了,经孩子的爸爸提醒移下了1个.但从表情看她有点蒙,不过对于自己操作的结果,她还是接受的.  相似文献   

18.
用白纸剪成一个五角星,游戏就可以开始了。1.海星:沿中间线段向上折起,即成海星。2.娃娃:在五角星上添画即可。3.睡莲:沿直线将五个角向里折,然后自然打开,成睡莲状。  相似文献   

19.
"找规律"是实施新课程以后在教材中出现的新单元.苏教版教材主编王林先生曾针对这一内容明确指出:"'找规律'的重点在'找'上,而不是规律的'应用',不是做竞赛题.通过增加找规律的机会和活动,让学生不断拓展获取数学知识的渠道,感受数学思考的合理性,激发找规律的兴趣,培养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细读这段话,我认为:这一内容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发现""探究"规律的过程上,让学生在"找"的过程中,深入理解事物中存在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20.
一个多月前的一天,孩子放学归来,一进门就兴奋地说"我们班主任今天实行一项‘新政',改站着发言为坐着发言.老师说今后只要他上语文课,他点着谁发言,谁坐着发言就是了."好!好!好!我一连说了几个"好",心想这个"改良",也许在全国都是值得推广的.以后一连几天,我总是问孩子,你们班主任坐着发言的"新政"怎么样了?孩子总说:"我们老师总是一点哪个同学发言,那个同学就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老师也总是说,请坐下,请坐下发言."后来,我也懒得问了.近日,我又想起那个"坐着发言"的"新政"来,于是问:"怎么样,你们那个坐着发言的‘新政'养成习惯了吗?"孩子说:"还养成习惯了呢,又回到原来那个样子了,同学们已经习惯了站着发言,老师也不再对站着的同学喊'请坐下发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