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采用组间对照实验法,对传统的太极柔力球教学方法和太极拳与太极柔力球的同步教学方法进行比较,认为太极拳与太极柔力球进行同步教学符合人体运动的一般规律,能提高太极柔力球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对太极柔力球技术动作的掌握,能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太极柔力球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进行太极柔力球运动的绝经后妇女和对照组的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比较,探讨太极柔力球对绝经后妇女骨形态和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太极柔力球运动能够显著改善绝经后妇女的骨代谢和骨状态.表明,太极柔力球运动对于预防骨质疏松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太极柔力球运动起源问题上,众多学者都把太极柔力球项目与太极拳运动相提并论,认为太极柔力球运动是“汲取了太极拳精华的拳理和功力之精髓”,或是“把太极拳的拳理和网球、羽毛球等运动项目的技术精华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为正确、务实地引导太极柔力球运动发展方向,通过对太极柔力球运动的起源、核心思想、运动特征和运动形式等方面的分析与研究,努力探求其文化根源,辨析太极柔力球与太极拳运动、网球和羽毛球运动的区别,还原太极柔力球运动起源的真实面貌,纠正不合实际的偏见言论.为此,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太极”不是某项运动的专有名词,它是宇宙万物普遍运动发展变化的法则,太极柔力球和太极拳是“太极”法则下的2个事物,是2种不同的运动形式,不能仅依据起源时间的早晚,囿于太极拳运动理念和其他球类运动概念来决定2项目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太极柔力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心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太极柔力球实验教学前后,对学生的身体自我概念及心境等指标进行测量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长期练习太极柔力球,对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各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同时对改善学生的心境是全方位的,尤其对调节女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体育测量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等方法,调研了我校开设太极柔力球课程的教学效果。测量结果显示,受试者各项指标测试结果均高于实验前及对照组,且呈显著性差异;问卷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表示太极柔力球运动能够缓解压力,愉悦身心,发展思维,对身心健康有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6.
太极柔力球运动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极柔力球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一项体育运动,它是东方传统文化的必然产物。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核心思想、思维形式和价值取向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合为一";太极柔力球的运动特征和运动形式主要表现在"圆"和"空"两个方面,集中体现了"太极"理念和"圆"的运动规律,是自然规律的一种表现形式。太极柔力球与太极拳是同一法则下的两个独立事物,是两种不同的运动形式,只有较好地辨析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才能为正确、务实地引领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剖析太极柔力球运动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功效,为老年人健康幸福生活提供科学的实证参考。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探讨太极柔力球运动对老年人睡眠质量、心境状态、生活满意感及身体自尊的影响,并深入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发现:通过18周的太极柔力球锻炼后,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明显提高;心境状态明显改善,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等负向情绪得到缓解,精力、自我情绪等正向情绪得到提升;同时生活满意感也得到显著提高;身体自尊水平虽有所提高,但效果不显著。3年追踪研究发现,有超过50%的老年人实验后继续坚持太极柔力球锻炼,自评身心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提高。因此,太极柔力球运动作为一种“复杂性有氧运动”对老年人具有独特的健心养生功效。  相似文献   

8.
太极柔力球运动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比较分析法,对参加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心境等指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柔力球运动能改善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增强身体机能,提高身体素质,调节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杨柳 《职大学报》2012,(3):104-106,90
运用文献、归纳等研究方法,对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进行研究,表明在高职院校开展俱乐部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质,促进学习能力和个性发展。面对高职院校学生体质下滑和"双高"现象越来越严重的现实,在高职院校开展俱乐部式教学模式要明确教学目的和任务,以人文主义、终身体育、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进行分层教学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实行科学化管理,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文化内涵既体现了太极"一"的哲学思想,也体现了道家"以柔克刚"的辩证思想。太极柔力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实现了与现代竞技体育的有机结合,具有健身和养生以及缓解人们心理压力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法、座谈法、观察法对太极柔力球在高校学生中开展的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影响这一新兴运动项目在高校学生中开展的不利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以促进太极柔力球项目在高校学生中的进一步发展,使其成为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扬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  相似文献   

12.
太极柔力球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改传统硬性击球方式,以弧形引化过程触及球体并顺势将球抛出为主要技术特征的,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就太极柔力球的发源、发展及运动特点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并对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提出了相应对策,为今后更好发展该项目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运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文章对高职院校建立篮球俱乐部的优越性从组织机构、职责、目标和运作模式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在身体素质、篮球技战术水平的掌握,对篮球俱乐部的认知程度和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明显优于传统体育社团的对照组学生,建议在高职院校建立篮球俱乐部。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兴盛小学在体育社团组建中,大力推行太极柔力球运动。课改对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保证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我校的实际情况也证明进行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我校进行了体育校本课程的研发,在武术的基础上,引进现代大众体育项目太极柔力球,经过几年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功,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我将围绕校本课程研发成功的经验和课程资源开发的思路,以学生为本,从学生中来,加以引导,到学生中去。  相似文献   

15.
随着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确立,建立课外体育俱乐部已成为高职院校体育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高职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剖析,提出高职院校课外俱乐部创设特点及高职院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发展对策及建议,试图为高职院校体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海军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2):102+112-102,112
目前,太极柔力球运动缺乏认知基础,缺少上级体育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支持,相关专业师资短缺,柔力球公体课课程建设体系不全,多级别多形式的柔力球比赛太少。这些因素是阻碍柔力球运动在公体课中推广与普及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对策,推广这项运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探究高职院校实施排球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高职院校体育排球教学存在教学理念滞后、教学资源相对匮乏、考核评价形式单一等问题。将学习共同体理论融入高职院校的排球俱乐部教学模式,可以完善高职院校排球教学模式,促进学校排球教与学过程的融合,提升大学生学习排球的兴趣和身体素质。基于此,文章提出加强师资培训、优化教学方法、加强体育设施硬件建设、构建教学过程中学生评价体系、将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德育相结合等对策,以进一步完善俱乐部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确立,俱乐部型体育教学已成为高校体育发展的趋势。运用文献法、问卷法,通过对高职院校体育师资、运动场地设施、器材、学生心理特点等的调研分析,为高职院校实施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提供了可能。文章还提出了俱乐部型体育教学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烟台市四所高职院校的600名学生的余暇体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高职学生的余暇体育开展情况不乐观,此本科院校有一定的差距,应加强对高职学生作暇体育的指导投入,引导学生加入学校体育社团或体育俱乐部,创造更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采用健美操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特色和成效,意在切磋交流,推进课程建设。文章指出:建构高职院校健美操俱乐部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升运动水平,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