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的急剧转型时期。在这个国家动荡不安,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年代,出现了一大批爱国、救国分子,倡导"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思想的张謇从中脱颖而出。张謇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实业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张謇家书》反映了其教育思想,即以"救国"为出发点,以发展实业教育为主要内容,在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同时,强调知行统一等。  相似文献   

2.
彭定安 《文化学刊》2010,(2):98-103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草原民族曾经战胜汉族,拥有广阔地域、半壁江山甚至全国政权,但最后均以与汉族交融汇合结局。这除了自然因素之外,最根本的原因是:纵然作为统治者的草原民族坚守"胡汉分治",但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更文明,却不得不学习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和先进文化;而由"习"到"化",最后不得不"倒"在了先进文化的门前,一方面作贡献于先进文化的总体;一方面则自身消融于先进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晋商凭借天时地利与人和优势迅速崛起。然而,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积极倡导"兴办实业",在近代交通运输业和启蒙思潮的影响下,在巨额利润的诱导下,晋商也开始求新图变,走上了向近代企业的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4.
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通过陶瓷艺术的对日传播,日本的制陶制瓷工艺得到了快速发展。汉代灰陶的东传促进了以须惠器为代表的日本陶器制作;唐三彩的传入催生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奈良三彩";越州青瓷的东传,促使日本在中国灰釉技法基础上烧制出了灰釉陶器;宋代建盏茶碗和花瓶的东传引起了日本的仿制,并在造型和施釉技术上逐渐实现了自主创新。明末清初,制瓷技术传入日本,民族制瓷工艺"伊万里烧"在融入中国新技术和艺术风格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风情的瓷器艺术。研究表明,汉代以来陶瓷艺术的对日传播交流主要是以日本向中国的单方面传承为特征,日本通过不断学习和汲取中国的先进工艺,使本国陶瓷艺术得到了丰富完善和创新发展,日本民族对待艺术的态度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史学在近代中国挣脱经学枷锁的历程是一种"独立",那么必须看到"民族主义"在其中发挥的杠杆作用。这种制度化、专业化的近代史学也只有在服务于民族国家体系下的社会发展与政治建设的前提下,才能取得某种程度的"独立"。抗战时期的傅斯年即面临这样的境况,如果科学的历史研究丝毫无助于民族存亡,那"史之为道"其用何在?但在以民族主义的历史书写召唤起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同时,如何防止民族主义的另一面——在人群中制造分离和区隔——对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构成威胁?傅斯年选择以"建构国族"的方式从"民族国家"的概念中拯救"中国认同",但却落入"民族"二字的语词陷阱而不自知,完全忽略了"国族"仍旧是"民族"的一种,比它想去替代却又自其脱胎的"民族"更缺乏实在感和安全感。  相似文献   

6.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中国割地赔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这场灾难不仅使早已存在的民族危机变得日益严重起来,同时也促进了"中华民族复兴"之思想的孕育或萌发。正是以甲午战争为契机,孙中山提出了"振兴中华"、梁启超提出了"少年中国"、国粹派提出了"古学复兴"等具有民族复兴思想内涵的口号、梦想和主张,这些口号、梦想和主张涉及到民族复兴的主体、民族复兴的目标、民族复兴的力量和民族复兴的途径等有关民族复兴的重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意义。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孙中山、梁启超和国粹派并没有明确使用"民族复兴"一词,并把它与"中华民族"结合结起来,从而清晰地表达出"中华民族复兴"的思想涵义,这也是我们把他们提出的口号、梦想和主张称之为"‘中华民族复兴’思想之萌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一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同西方文明开始了全面的接触、交流和融合,但这种接触与交流的关系却是以西方文明的主动和相应的中国文明的被动为特征的。这种双方关系上的不平等所造成的民族危机感,促使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对本民族传统的审视性反思。伴...  相似文献   

8.
"七·七"事变后亡国灭种的现实危险,推动着自清末萌发、五四前后发展、九一八后形成的民族复兴思潮继续走向高涨,其表现之一,便是"民族复兴"话语下知识界围绕"民族建国"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当时人们的一个基本观点,即认为抗战与建国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其最终目的是要将中国从一个传统的没有王朝的"王朝国家"建设成为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民族复兴"话语下,知识界不仅讨论了如何将中国从一个传统的没有王朝的"王朝国家"建设成为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而且还讨论了未来建成的"新中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性质的国家的问题。这些讨论,在今天看来仍有它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近几年来,中国的民族、宗教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和外媒关注的热点话题,直接关涉中国的国家形象,成为中国对外传播中一个亟待突破的难点。清华大学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组建了"民族、宗教问题对外话语体系研究"课题组,旨在形成既体现中国立场、中国利益、中国文化,又与国外受众思维习惯和表述方式相对接,易于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宗教问题对外话语体系,尝试在国内外政治和社会领域引发建设性的"公共对话",实现  相似文献   

10.
关于少数民族文学经典进入"中国文学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各种冠以"中国文学史"名称的文学史,其实基本上只是汉文学史。一部名副其实的"中国文学史",必须是收入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经典作品从而反映出各少数民族文学面貌的文学史。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经典写入"中国文学史"既有充分的事实依据,又有实在的理论根基,还有中外经验可鉴。只要真正更新了观念,正解了标准,放大了编写队伍,它就是现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在业内外有着"商标大王"、"中国商标第一人"、"商标策划大师"等称号的吴家杰,名字总是伴随着争议.他是一个商人,其拥有的"领跑"商标拍卖4001万元,"韧"商标价值1.5亿等信息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但他又是一个民族商标价值的挖掘和保护者,他一贯提倡保护民族文化品牌,创立民族文化品牌.多年来,他个人注册了上千种涉及各行各业的优秀商标,避免了中国商标可能落入外国企业的手里.  相似文献   

12.
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前后经历了30年的时间,又被历史上称为是中国的"自救运动"和"自强运动"。这一时期包括"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等思想都是较为先进的思想,虽然洋务运动由于其出发点仍是维护封建统治而导致了最终的失败,被称为是一场失败的救国运动,但在这一运动中,为落后的、封建的中国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并开始创立各种工厂,促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历史发展。本文重点研究晚清洋务运动中几大思想的代表人物、内容、优缺点,以及对洋务运动本身和中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昀熙 《职业圈》2012,(28):31-31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乳品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是国家520家重点工业企业和国家八部委首批确定的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唯一一家乳制品赞助商,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赞助奥运会的中国食品品牌。2009年5月25日,伊利成功牵手2010年世博会,成为唯一一家符合世博标准、为上海世博会提供乳制品的企业。  相似文献   

14.
<正>先进文化的引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崛起的前提。中国必须有自己的话语,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1)话语权指行为主体价值的影响力,话语权不是强制性的"硬权力",而是在话语得到广泛认同后产生的自愿服从和追随的"软权力",其实质是一种权力关系,具体表现为话语的建构权、解释权、掌控权。本文在系统分析西方价值  相似文献   

15.
戎夏同源说——黄河文明探源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古文献和词源的证据看,上古"戎"与"夏"的根本区别不是民族的不同,而是生活方式的不同:戎为游牧,夏为农耕.戎与夏商周人皆是共同的祖先黄帝民族的后裔.自夏商至西周,中原人完成了从游牧生活方式向先进的农耕生活方式的长达千年的转变,进入到农业文明时期,由戎成为华夏.  相似文献   

16.
"中国制造"要想成功化身为"中国创造",工业设计这一软实力已成为重中之重.山东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近日在山东省产学研推动工业设计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工业设计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一个好的设计创意会带来技术创新根本性的飞跃,在工业核心技术受到国外制约和垄断的情况下,工业设计作为提升品牌竞争力、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方式,应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自鸦片战争遭受列强侵略开始,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和危机。经历清末民初政治风云之后,孙中山丰富发展了三民主义,其民族复兴思想愈益成熟完善,其内涵主要包括: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建国,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首要前提;实行民主建政,为国家的强盛和长治久安建立制度保障;发展实业,振兴经济,为国家的兴盛和强大奠立基础和根本。这些思想主张,构筑了近代中华民族复兴的理论基点。作为孙中山革命道路的继承人,中国共产党超越了这些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更进一步推进了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8.
<正>世界文学中的"中国性"自歌德的世界文学观念在20世纪初叶传入中国伊始,学术界就将其应用到中国文学全球发展的论述中。其时,中国正在经历从朝代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变,民族意识和世界意识日益觉醒,中国的"中国文学"、"世界文学"观念因此得以创生。郑振铎是中国最早系统论述世界文学的学者,他于1922年发表的《文学的统一观》一文,认为人类文学虽有地域、民族、时代、派别的差异,但基于普遍的人性,文学具有了世界统一性,这就是世界文  相似文献   

19.
李福成 《职业圈》2011,(16):51-51
日前,燕京啤酒集团正式成为中国探月工程官方合作伙伴。燕京啤酒赞助中国探月工程,不仅在于为了全面推进品牌升级,更为恪守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断增强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和提高民族凝聚力。作为民族工业的代表,燕京啤酒为探月工程尽一份微薄之力,是践行社会责任,义不容辞。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时代热潮中,相信所有从事人文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