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论是从历史发展还是现实诉求来看,乡村学校的责任与使命都不仅仅局限于教育功能和学校场域。自产生之日起,它就承载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生活世界塑造与培植、人才培养与教化等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多重功能。近代以来,乡村学校功能逐渐窄化,作用范围退缩到学校"围墙"之内。虽然随着分工的加剧,各行各业专门化已是必然,学校的影响与作用范畴和功能指向更趋于学生素养的培养,其他功能必将弱化而交由更具专业性的机构承担;但是乡村产业和分工明显弱于城市,人才资源尤其是知识分子群体较为稀缺的现实,以及当前国家大力振兴乡村以实现整个国家复兴的核心任务等,均决定了曾经在乡村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乡村学校应重拾其广泛的任务,超越学校"围墙",依托乡村建设,重塑文化动力源、生活世界创生源和乡村人才能量源的价值与使命。  相似文献   

2.
乡土文化传承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内涵,而教育是文化传承的前沿阵地,文化传承是教育的内在功能,所以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乡村教育的助力.作为乡土社会的文化精英,乡村教师担承着时代赋予的教育责任,即在承续和改造乡土文化以及培养"文化人"的过程中推动乡村振兴.然而,在乡村发展的特殊时代节点,乡村教师传承文化的责任在多种张力的交互影响下面临着"无知""无情"和"无能"的巨大挑战.面对乡村社会结构调整带来的阶段性功能障碍,乡村教师应从"了解乡土""热爱乡土"和"改造乡土"三个方面,探索文化传承的教育作为,贡献振兴乡村文化的个人智慧和努力.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关乎乡村发展的全局性、纲领性、指引性任务,以乡村文化振兴为重要抓手。乡村教师是链接乡村儿童与乡土社会的纽带,肩负着传承、发展、创新乡村文化的使命。面对村落物质形态的消弭、乡村教育的现代化和城市化倾向、城乡之间学校环境差距较大的现实,新生代乡村教师群体的文化性格中过多地显示出专业性和现代性成分,而忽略了对乡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使命。立足于当前乡村振兴的大背景,需要正确审视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关系并树立新生代乡村教师的形象,将乡土文化渗入职前职后教育的全过程并培养新生代乡村教师的乡土认同,创设教师融入乡村社会的外部条件并增强新生代乡村教师的文化适应能力,从而重建新生代乡村教师的乡土文化性格,更好地发挥服务乡村、振兴乡村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农村教育资源的整合已经过去十多年,这场大规模的"学校撤并"运动,不仅对乡村教育产生极大的影响,也使乡村文化、乡村文化的传承面临极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乡村教育价值的隐退;削弱乡村文化再造能力;乡村文化的瓦解。乡村文化传承的路径选择需要寻求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的沟通,突破城市教育的价值预设,加强乡村学校的乡村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5.
段俊霞 《教育导刊》2010,(12):27-30
乡村教育的发展与文化变迁有着密切关系,乡村从贫穷走向逐步富裕的文化变迁背景为乡村教育发展提供了若干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要促进乡村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应创新多元教师配置机制,提供合宜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加强乡村精神文化建设,发挥学校文化先锋作用。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着手进行乡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其在优化农村教育资源以及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来看,它使乡村文化面临着传承的困境,不仅迫使乡村文化的学习主体——乡村儿童和少年“不在场”,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系统间的疏离.这启示我们在制定乡村教育政策时,要积极寻求各方专家以及事件直接相关者的意见,处理好乡村文化传承问题以及学校教育与社会和家庭教育间的关系,在发挥政策最大优势的同时,尽量减少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乡村教师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在乡村教育活动中,乡村教师兼具多种文化身份,这也决定了他们带有特定的文化使命。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乡村教师逐步沦为了乡土社会的陌路人,其文化使命隐匿在狂飙的专业化进程之中。理清乡村教师的文化身份,可知他们的文化使命在于:开启乡村儿童知识视界,推动乡村社会良性发展,促成乡土文化再生产。促成乡村教师文化使命的复归,政府要推行"乡土"指向的教师教育政策;学校要回归真实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要主动参与乡土文化再生产活动。  相似文献   

8.
乡村学校是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场域。在所调查的5所乡村学校中,师生的乡土文化传承总体状况不理想。乡土文化传承态度均值高于文化实际践行,教师与学生在乡土文化传承上存在显著差异。鉴于调研的数据,教师和学生要从不同的视角给予教育支持。对于学生,要基于耦合理念实施多维度教育;对于教师,要基于地方性知识,从培育乡村教师的乡土情怀、多元文化品性以及乡土知识教学转换能力方面提供教育支持。  相似文献   

9.
乡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功能可以为乡村振兴补充精神文化之“钙”。乡村教师是乡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功能的关键主体,其认知和实践直接决定着学校乡土文化功能的实现。调研发现:教师认可学校具有保护、筛选、传承、创新乡土文化的功能。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功能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一是乡村教师对其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认可度高;二是学校通过多种方式的具体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同时,乡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功能面临着乡村教师窄偏理解乡土文化、参与意愿有待提高以及乡土文化功能发挥层次缺漏等现实困境。乡村学校要更好地发挥乡土文化功能,需要以优势视角确认乡土文化功能的育人价值,在行动体验中探索更加合适的方式,多方协力提供保障支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和文化的变迁,乡村文化出现了虚无化和城市化的趋势.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乡村学校教育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放弃了应有的文化担当.乡村学校要走出文化困境就必须主动融入社会,加大课程内容中乡土文化的渗透力度,构建以乡村文化作为指标的乡村教师绩效考核机制和教育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