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一位班主任了解到班上一位成绩很好的学生居然偷了同宿舍同学的踱金钢笔时,便在班会上妙用"那个"--"今天咱班202宿舍少了一支'那个',我感到很'那个',我本想点名批评他,可是考虑他一向是个听话的好学生,所以我就不在班上'那个'了,希望课后他把'那个'还给人家,如果他不'那个'的话,我也就不'那个'了."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跟北京话相同的‘再1'"、"跟北京话基本相同的‘再1'"、"跟北京话不同的‘再2'"、"‘再1'和‘再2'的区别"4个标题下,分12小节,翔实地分析描写了德州方言副词"再"的意义和用法.同时说明与北京话的异同,并且讨论了德州方言"再1"和"再2"的区别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个"差生"辍学也许算不上什么新鲜的故事,但是,他那句绝望的呐喊--"你就把我当道错题叉叉了吧!"--多么让人揪心和惊惧!一个在"教育"面前丧失了自我价值感的孩子,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还能找回自己的价值么?也许,他本来就没有价值?学习差、纪律差就是明证?!那么,什么是价值呢?"从生命的角度看'价值','价值'是与'可能'密不可分的,是某种或者某些内在的、蕴藏着的'可能',被人所发现,被人所开发、被人所利用,进而增强了人的生命力量、带来更好生活的'可能'……价值就是优化生命存在、增  相似文献   

4.
当我迷惑地问及班主任工作的最高境界时,我的师傅唐老师讲了这样一个初看与班主任工作毫无关系的词--"运动".他说:"衡量一个班集体发展水平及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高低,有两个标准,一是这个班集体的'运动'水平,二是这个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对'运'和'动'及其关系的处理水平.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应该是班主任在上位'运',学生们在下位'动';班主任在内部'运',学生们在外部'动'."  相似文献   

5.
"扁"字在字典里呆闷了,准备出去玩玩. 一天,他悄悄地溜了出来,来到了大海上.可渔民一看到他,就撒下渔网要捕他."扁"字连忙问:"我是轻快的‘扁',你为什么要撒网捕我?" 渔民回答说:"扁加鱼字是‘鳊',我不捕你捕谁?再说,扁加马字是‘骗',你休想骗我!"说着动手就捕.幸亏"扁"字眼明腿快,才免遭一劫.  相似文献   

6.
"忍"的诠释     
我算是白活到今天,都长这 么大了,还不明白什么叫"忍"。 作为学生的我,只好请教老师。 语文老师说:"对于聪明人 来说,'忍'可能是'忍辱负 重'。而对于一个胆怯的人,则 是'忍气吞声';到了一定限度, 他会'忍无可忍'。"  相似文献   

7.
范崇高 《现代语文》2006,(12):12-12
《孔雀东南飞》:"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高中《语文》教材注:"重纷纭:意思是'再找麻烦',也就是别再提迎娶的事.  相似文献   

8.
李群 《教育艺术》2007,(12):8-8
最近读到一个小故事,题目是《我在等你说谢谢》.讲述的是一个有钱人的高档轿车漏油了,他希望有人帮他爬到车底及时拧紧油箱的螺丝,并允诺以百元大钞为酬谢.可是当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孩帮助他拧紧螺丝之后,有钱人却改变了主意,只拿出"5元零钱"给小孩,因为他觉得这点小事只需5元就可以打发了.哪知道小孩直摇头,有钱人又加了5元,小孩还是摇头,当有钱人说出"你再嫌少就不给了"时,小孩的话却让所有的人惊讶而感动.他说:"我不是嫌少,帮人是不要报酬的,我在等你跟我说'谢谢'."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爱旅行的"主"字先生出发了.   他来到松软的草地上,遇到了"王"字先生."咦!你怎么是光头呀?""王"字先生听了捧腹大笑,说:"'主'字先生,我和您可不一样,您是'主'字先生,可我是'王'字先生.""主"字先生恍然大悟.……  相似文献   

10.
<语文学习>2011年第3期尹长生老师的<缘何称"白丁">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北宋词人柳永,为人放荡不羁,流连坊曲,被仁宗御批'且去填词',他受辱不得志,只好自我解嘲地说,'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叙述似乎很合情理,但是查找这个典故的出处我们就会发现,作者正好把其中的"因"与"果"弄反了.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新任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用"支那"一词蔑称中国后,又辩解说不知"支那"的起源.而他在1996年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曾说,"世界上一般称贵国为中国,但我则称其为‘支那',听说不可以称‘支那',原因是这两个汉字不太好的缘故."可见石原是不诚实的,他称中国为"支那"是别有用心的.今天发表此文,说明"支那"一词的含意及其历史演变,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12.
曾有幸两次聆听程少堂先生的学术报告,深深吸引我的竞不是他的标新立异,而是他的幽默气质.他说备课要"备幽默",教学要"教(学)出幽默美",还说"语文课要讲得学生高兴听,就要进入审美状态,也就是要讲出语文味来,就要学会玩教材……'玩儿'并不一定是不严肃,高层次的'玩儿'实质上是一种审美态度.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背地里都叫他(我的伙伴)"变色龙",这一点儿也不冤枉他。他不管什么事都是3分钟的热度,见啥爱啥,其结果呢?唉!不言而喻。 前几天,我看见他在院子里比划,张开双臂,两只手呈钩状,张牙舞爪的,还不时"哇哇"地怪叫。我连忙出去问他:"你干什么呢?"他露出一丝得意的神色说:"嘿,你不懂,这叫'鹰爪功',学会了,耍遍天下无敌手。"边说边来了一个"大鹏展翅",还"嘿--嘿--"地呐喊着。我投去羡慕的目光。  相似文献   

14.
青蛙警长刚进办公室,一只蜻蜓就飞进来说:"报告!我抓来一个小坏蛋!" "小坏蛋?"青蛙警长说,"叫什么名字?" "他的名字我也不清楚,只听大家叫他'蚜虫婆婆'." "蚜虫婆婆?没听说过,快带上来看看."警长连忙说. 当蜻蜓把小坏蛋带出来,警长就说:"什么蚜虫婆婆,这是瓢虫的幼虫呀."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中的<核舟记>一文,课本对"其船背稍夷"一句中"船背"的注解是"船的顶部较平."教师教学用书提供隋树森先生的分析是:"‘背'字在这里应当解作‘上面'.动物的背向上,所以上面也叫‘背'.‘船背'的‘背'同‘驴背'‘鹤背'‘鹏背'的‘背'意思一样.唐朝诗人白居易有两句诗:‘夜雨滴船背,风浪打船头.'夜雨只能滴在船的上面,决不能滴在船底,这是很清楚的."  相似文献   

16.
何川洋,一位2009年的高考学生,一位高考分数为659分的重庆市文科高考状元,在短短的半个月里,他的人生经历了"从'王牌'到'弃子"的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校长,从我做校长的实践看,要想当好一名校长,我认为应该着力去念通"'求'、'勤'、'修'、'悟'、'干'、'听'、'说'、'学'、'写'、'算'"十字经. "求",说的是办学思想有所追求.  相似文献   

18.
在<"忽悠"的背后>(<语文学习>2011年第3期)一文中,张兰芳老师认为:"执教<虞美人>的这位教师,忽悠学生的招数,看似信手拈来,事实上,每一个'招数',都来自他长期积淀的'底气',深厚的文化底蕴."笔者在细读文中列举的四个"场景"之后,觉得张老师的这个评价多有不当,故不揣浅陋予以写出,以求教于张老师及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9.
爸爸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皱眉头.妈妈常对我说:"你爸爸生气的时候,脑门上的那朵'花'就会开放,你千万别惹他,最好躲得远远的."妈妈说的"花",是指爸爸脑门儿上的皱纹,爸爸生气皱眉头,额头上就好像开了一朵"花".……  相似文献   

20.
我听了这样一堂语文课.课堂上,一名学生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时说了一句"晓不得",教师便对"晓不得"这个语词作了分析,说:"怎么是'晓不得'呢?应该是'不晓得'.'晓得'是一个动词,'不,是一个副词,这副词应当放在'晓得'的前面,不应当插在它的中间.明白了吗?"教师的分析很对,我也点头表示同意.可教师的话音刚落,便有学生站了起来,问:"那'恨不得,中间的'不'字是不是也要提到前面去呢?"教师愣了一下,还未开口作答,类似的问题便此起彼伏:"还有'了不得'"还有'巴不得'","还有'动不得'","还有'怪不得'"……课堂上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