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它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主持研究徐州市“九五”立项课题《让学生研究自己的乡土》的实践中,我们从对指导初中生第二课堂活动模式的探索,逐渐转变为探索适合初中生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多渠道开发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2.
文兵 《体育教学》2002,(6):26-2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主要内容。研究性学习,即是其中的最强音。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并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最后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不仅作为一门课程,能够系统地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获得自然、社会、自我领域的感性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而且,也是一种学习心态、习惯的培养,应渗透到各门学科的学习之中,迁移到更广阔的学习领域。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本文对…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学习作为新的课程形态,以其实践性、自主性、创新性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新时期的课程改革之中,并成为新课改的一大亮点。鉴于此,关于“信息技术和研究性学习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话题。本文在对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进行整合的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二者的整合实践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研究性学习"与体育教学理念的更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学习方式,成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体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体育学科建设的必然,也是“研究性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研究性学习“与体育学科的有机结合点为切入点,探讨了如何建构与体育学科建设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体系.  相似文献   

5.
关于高中体育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比较,其最大的区别在于传统课程有部颁教学大纲、部编(或省、市编)教材,有一整套较为成熟的实施、评价等管理措施,而研究性学习除了提供理论方法以外,其选题内容还是一块有待于开发和建设的“自由地”,下面让我们试图来勾勒一下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框架,一般可以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分成以下三个阶段,见附表。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教学法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产物,是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体育教学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如何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正确理解和运用,许多体育教师心中没谱、感到难以操作。2003年,笔参加全国性体育教学创新设计大奖赛(218课题),专门设计一份体育与健康课教案《奥运武术》,觉得颇有收获,现将课例拿出,与大家一道研究探讨,期望“研究性学习”教学法的运用更加成熟、更加理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探究经验的获得为本位的生成性学习活动,是近年来国际教育界倡导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模式。研究性教学方式一扫“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其将课堂开放到现实的情境中,以专题研究为载体,引导学生以独立学习或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研究性、探索性体验学习,使学生通过实践,应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养成主动探究的态度和批判、创新的精神。教育部根据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已将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为《体育与健康》,该课程的特征是以体育活动为主要手段,以促进中小学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学习方式和课程形态。阐述了研究性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2001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新大纲正式全面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也在深入实验论证中,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被体现与强调。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寻求适当的实践方式和一定的课程载体来落实和实现。如何能让“研究性学习”这一崭新的教学理念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发挥作用,使我们的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全新的课程形态,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出发,论述了研究性学习的意义,阐述了推行研究性学习的具体策略,并就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研究性学习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经过多年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师范院校的教师根据体育专业班的学生已有的化知识、辩证思考的方法和社会实践知识来开展“研究性学习法”的尝试,将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科学型、学型的未来教师,有利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介绍建构主义的理论实践——“研究性学习”,进而对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探讨,以期为高等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学习方式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主动建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教师如何“教”往往决定了学生如何“学”,因此“教”的行为的改变与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密不可分的。笔者认为,实施“互动教学”是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与时代相适应的新型学习方式,在推广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正确地把握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和特点;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研究型课程体系;三,尽快实现教师角色的更新转换;四,建立健全合理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教学如何走出"合作学习"的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课程改革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要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不少教师把“合作学习”的理念贯彻到教学活动中,使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焕发出生机与活力。然而,在相当多的课堂上,我们发现这一目标在具体实践中走了样,不少体育教师追求的是可见的形式。更多地将合作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演变成了对课堂教学行为改变的追求,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其“形”,而无其“实”,存在“生搬硬套”、“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尤其是在公开课上,“合作学习”演变成了“灵丹妙药”,成了“课改标签”,逢课必用,开课必贴。教师在操作中由于组织不当、调控不力,导致合作学习形式化、表演化,如此种种,使“合作学习”明显走进了误区。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学校体育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性质、内涵、特点和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促进学校体育改革,提高体育课程的质量,以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7.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 ,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采用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 ,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 ,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新课程体系中 ,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课程位列其中。它旨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接受式学习一统天下的局面 ,它提倡让学生带着“研究”的眼光去主动地发现知识 ,更强调学习伙伴之间的讨论学习。这是一种顺应社会发展 ,适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 ,有利于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性学习作为面向 2 1世纪的新课程 ,培养的是未来的创造性人才 ,这必将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对语文教学甚至整个基础教育势必产生深远影响。那么 ,如何去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深刻内涵并以之开展教学活动 ?现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因此 ,开展研究性学习与进行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比 ,应树立以下基本理念 :  第一 ,研究性学习所追寻的是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和认识 ,因此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  相似文献   

19.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主动地探究,学会收集信息,分析、判断处理信息,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体验和实践,从而上升为能力。在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市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的课程设置说明中指出:“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学  相似文献   

20.
要正确理解和运用“研究性学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性学习对体育教学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是十分值得我们体育教师重视的问题。一、“研”不舍本,仍旧姓“体”体育教学必然姓“体”,发展学生身体,掌握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相关的心理品质仍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研究性学习不能偏离“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的基线而淡化体育课的本质特征,仍须致力于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体育意识和能力、运动兴趣等的培养,这些都是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服务的,为其一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研究课题不能只局限于资料信息的收集整理或一些体育原理上的辨析和验证,更须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