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托育师资的职业素养能够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内在品质与外在行为。为探寻托育师资的具体职业素养,依托扎根理论,使用MAXQDA质性分析软件对收集的国内外托育师资政策文本与专家咨询文本进行编码、归纳,分析政策理论和专家对托育师资职业素养的关注点,在明确托育师资职业素养的同一性的同时,对其进行深入的差异分析。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我国托育师资职业素养结构,为进一步规范建立我国托育师资专业化发展提供思路与启发。  相似文献   

2.
发展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被视为减轻父母育儿压力、提振生育意愿的重要手段。自2019年重启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以来,我国普惠性托育服务取得快速发展,但是也存在托位总量不足和存量空置,入托需求大与送托行为少,家庭需求多样化与托育供给单一化,高质量托育期待与办托水平良莠不齐,托育师资存量不足与增量缓慢、流失严重等多重结构性矛盾。本文从优化顶层设计、丰富托育服务供给形式、建设托育服务人才队伍、提升政策透明度等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优化托育服务供给结构,促进我国0~3岁婴幼儿普惠性托育服务高质量、可持续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二孩、三孩政策的颁布与实行,0~3岁婴幼儿教育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但相关研究中有概念混用现象,影响了学科的专业性。对0~3岁婴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概念的混用现状进行分析,从历史发展、汉语言文化习惯、外文翻译等角度厘清“早期教育”和“托育”概念的内涵以及二者的主体形式,从应然层面确定早期教育与托育的概念,能加强0~3岁教育的专业认同,有效推动0~3岁婴幼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4.
托育服务是台湾地区早期教育的主要形式。台湾地区的托育服务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发展体系,形成了以保姆和托婴中心、幼儿园、小学生课后托育中心(安亲班)等家庭式和机构式托育互相衔接、彼此呼应的服务体系,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其对托育服务的从业人员如幼儿园教师、保姆等有严格的入职和在职培训制度,建立了相应的专业化组织以维护从业人员的权益并监督其工作。此外,还有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财政补助来保障托育服务的实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法,面向全省范围内的幼儿园及0-3岁婴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研,了解已开展过0-3岁早期教育服务指导的幼儿园基本现状,以及幼儿园对于开展0-3岁早期教育服务指导的总体意愿;了解家长在0-3岁早期教育方面的需求及现状。调查分析发现,幼儿园超半数有开展0-3岁早期教育服务指导工作的意愿;幼儿园受家长认可、最突出的优势是"办园规范,值得信赖";服务指导最主要形式为亲子活动和托班;政策、师资、资金是所需的主要支持。据此建议应及早出台相关具体政策规范幼儿园开展0-3岁早期教育指导服务,幼儿园也应从师资、形式、内容、场地、时间等方面提升专业性、兼顾灵活性以满足家长需求,幼儿园开展0-3岁早期教育指导服务应在先总结典型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全面开放二孩政策以及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家庭及社会对早期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0~3岁婴幼儿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科学的早期教育对其品德培育、习惯养成和思维开发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017年教育部等九部委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强调应“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努力构建面向社区、指导家长的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体系”。因此,探索、构建0~3岁婴幼儿社区早期教育服务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社区早期教育学院(以下简称“早教学院”)以培养早教专业师资、创新早教服务模式为主线,探索了一种适合金牛区需求的社区早教服务多元化模式。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宁夏为例,分析了托育服务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其原因,从坚持循序渐进的发展原则,总体规划布局均衡拓展托育服务资源、建立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体系,缓解供需矛盾等多方面论述了走出困境的行动路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问卷调查,对湖北省部分地区13所托育早教机构负责人及家长进行调研。调研了托育早教机构教师需求情况及家长需求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落实政策,加强管理;开设早教专业,加快培养;着力培训,提升素养。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仅是构建高质量早期教育标准体系的应然之义,也是培养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实现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全面三孩”政策配套体系建设的应有举措,是完善托育服务质量测评标准体系建设的实然选择,是技能型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更是构建“立德树人”育人模式的应然选择。高职院校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内涵,表征为彰显课程内容线性与多元的结合,促进岗位技能与通识性知识的协同发展,实现职业规划与岗位实践类课程的协调联通,凸显“医育结合”回应性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特色。推进高职院校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创新“三元育人”的课程理念,建立岗位“学分银行”制度;对接岗位素质模型标准,打造“全链式集群”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U-G-S”多元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育模式;树立“岗课证融通”的技能型课程建设理念,实现多维动态化课程治理。  相似文献   

10.
我国0-3岁婴幼儿托育需求大,而托育教师队伍建设存在师资不足、体系混乱等问题,尚未形成供需适配的托育教师胜任力标准。因此,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对“供给侧”的10位托育服务相关从业人员和“需求侧”的10位0-3岁婴幼儿家长进行深入访谈,借助质性分析软件MAXQDA 20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分析。最终,本研究通过对供需双方访谈资料的对比与整合分析,构建出一个科学、系统的托育教师胜任力模型。该模型遵循由外到内、层层深入的逻辑结构,统合形成个性品德、价值观念、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三维胜任力模型,以期为我国托育教师的培养与发展提供参考框架,更好地促进托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满足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缺位问题,家长对托育服务模式和内容也提出了明显的需求。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家长对六种托育模式均存在需求;婴幼儿不同年龄阶段,家长对于机构式、临时、白间、半日托育这四种托育模式的需求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婴幼儿年龄增长,家长对于机构式、临时、半日托育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家长对于托育服务内容的需求较高,其中对环境设备需求最高,其次是保教活动、师资队伍、卫生保健,对服务理念的需求最低。据此,可出台相关政策,实现幼有所育;重视刚性需求,减轻家长负担;优化托育品质,提供多元服务三方面提高托育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的实施,0~3岁婴幼儿托育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影响现有照护服务机构充分发挥职能的因素有很多,而服务延展性不足、服务定位狭窄、师资专业水平不高是其中重要因素。为此,应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多形式并存的照护服务供给体系;采纳多元化的照护服务供给形式;探索职业化培训体系、加快师资专业化建设,以期能有效缓解托育供需矛盾,推动新生育政策的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13.
家庭式托育是支持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独特教育形式,在缓解托育压力、提振生育意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台湾地区居家式托育制度历经体制奠基期、初步完善期两个阶段,以专业化的从业资格、在职训练确保居家托育人员履行多重角色与使命;以亲属保母政策扩大优质托育师资的供给;经由居家托育服务中心实现系统化的访视督导、社区化的福利输送,逐步形成了高质、均衡的居家托育体系。对中国台湾地区居家托育制度的研究,对深入建设我国大陆多元主体参与、多方协力监管的普惠型托育制度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人们日益增长的托育服务需要与托育事业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面向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4个地区的360个家庭展开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家长托育需求强烈,对托育服务的形式与内容需求多样化;家长对托育服务的便利需求、保育需求、管理需求、早教需求与家庭收入水平、居住地区城市化程度显著正相关。政府部门应细化托育规范标准,建立多元供给体系,健全托育法律法规,整合资源以搭建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5.
在日本、法国、英国、丹麦、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庭托育是其托育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这些国家都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家庭托育政策管理体系。从国际经验来看,虽然家庭托育的服务类型多样,但是纳入监管的主要是由有资质(注册)的照护人员在自己家(或租赁的住宅)中提供保教结合的服务内容的家庭托育点,政府责任以保障兜底服务为主,广泛使用了权威工具、激励工具和能力建设工具,包括明确行政主管部门与家庭托育点的准入标准和审批流程,给予财政和非财政支持,加强师资培训和质量监管,等等。当前虽然我国很多城市普遍兴起家庭托育点,但是尚未出台关于家庭托育点的管理规范与措施。借鉴国际相关公共管理经验,我国应构建符合利益相关者的家庭托育政策目标,合理运用政策权威工具,建立全方位安全监管体系,组合配置激励工具与能力建设工具,支持家庭托育点规范有序发展,以满足婴幼儿家庭对具备收托幼儿数量少、师幼配比高、收托时间灵活、送托距离近等诸多便利条件的家庭托育点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0—3岁托育教师专业能力指标体系建构向来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点,相关研究是完善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文章以江西省为例,基于相关理论和研究,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实际需求,明确了0—3岁托育教师专业能力指标各个层级的关系和内容,涵盖专业价值观、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发展等方面,具有全面性、综合性和均衡性。此外,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充分征求不同领域专家的意见,构建适用于我国的0—3岁托育教师专业能力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早期教育重要性认识的进一步提高,三岁前儿童的教育已成为早期教育研究和关心的热点.2003年初,我们着手对"托幼一体化"中的各个要素,尤其是托班的师资和课程建设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早期教育是为提升0?3岁婴幼儿童身体素质、情感表达、认知能力、智力发育及人格形塑等学前基本技能,进而有助于婴幼儿协调发展与健康成长所采取的各类正式与非正式的互动式教育活动。早期教育专业师资是具有一定教育专业背景与综合知识技能的,能够为0?3岁儿童提供照料、保育与教育服务的正式职业工作者,包括早教机构管理服务人员及各类专业保健员、育婴师、保育员等。当前,我国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面临专业标准不清、专业师资薄弱、专业课程失调及专业路径阻塞等现实困境。为有效提升新时代早期教育专业师资培养质量,可以加强顶层设计,明晰专业标准;整合教育资源,培养精英教师;遵循人才规律,优化专业课程与加大投入力度,疏通专业路径。  相似文献   

19.
粟高燕 《幼儿教育》2014,(Z3):89-93
0~3岁早期教育师资培养是我国师资培养体系中的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美国高校0~3岁早期教育师资培养体系专业意识强、培养规格高、课程体系开放多元,对我们有较大的启示作用:转变专业观念,确定0~3岁早期教育专业定位;制定严格、规范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构建探究性实践取向的课程体系;教科研并举,加强学术引导;加强与政府、社会机构的沟通与合作,以形成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澳门特区婴幼儿托育服务“基本情况,基本目的、服务内容、特殊托育,服务特点及启示”的总结,倡导家庭照顾,为不同家庭的婴幼儿托育需求提供多元的托育服务;进一步深化托育事业的社会福利性质,关注弱势家庭、特殊婴幼儿的托育需求;坚持医、保、教结合,多部门协助发展托育服务事业,为国家托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