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网络教育一般是指基于网络的学习行为,区别于传统的面授课程。随着通信工具和教育技术的发展,网络课程和混合式课程有了飞速的发展。本文介绍了美国高等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势及原因,讨论了网络教学的学习方式及网络课程的质量保证和规范。网络课程和混合式学习课程及学位项目的评估非常关键,必须提供严格的内部和外部的质量认证,才能确保开发、提供和维持高质量的网络和学位课程。  相似文献   

2.
试论生态主义课程观下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系统的阐述了生态主义课程思想发展历程,讨论了生态主义课程观的内涵及以其指导建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现实和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将生态主义课程整体性、开放性、丰富性、和谐性、发展性理念运用到体育与健康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领域,以期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良性生态运行。  相似文献   

3.
CORELDRAW课程改革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目前高职人才培养的定位出发,指出了图形图像专业CorelDRAW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结合几年来在04、05、06、07图形图像专业教学过程改革的实际,论述了本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总体思路、提出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具体改革措施,还指出了怎样合理的安排课程内容,指明了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办法。  相似文献   

4.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进行系统性研究。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包括前期准备、环境分析、编制课程方案、课程实施、课程评价5个环节,并就各个环节的结构、流程、内容、要求和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究和全面分析论述,提出了科学可行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5.
以庆阳师专五年来教学改革的实践为线索 ,总结提出了三年制师范专科教育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案 ,该“方案”包括 :公共课程、学科课程、教育课程、特设课程和选修课程。提出了课程设置的基本内容 ,并从“方案”的构思依据、理论性 ,方案产生的必要性和实施的可行性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特征和影响以及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内因和外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认识到主要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因素包括高等教育课程的本质、功能及课程主体对它们的认识和课程主体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对美国波士顿大学运动防护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我国今后开设运动防护专业及其课程设置上提供借鉴和启示。研究表明,波士顿大学运动防护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教育、健身、医疗等行业培养运动防护专门人才。其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必修课程有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并且对必修课程的考核较为严格;选修课程注重人文学科课程和运动项目术科课程。该专业特别注重临床实践课程,这类课程数量多达7门,对这些课程的考核也主要侧重于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等方面。此外,该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特征是其课程目标务实明确;课程容量较大;课程结构较为合理;课程所在院系多元化;重视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人文学科课程及实践技能等。最后认为波士顿大学运动防护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对我国开设运动防护专业的启示有制定务实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设置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制定严格的课程考核标准;重视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人文学科类课程和临床实践课程等。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以来,芬兰的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与芬兰实行多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分不开的。本文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及发展历程入手,从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师资建设六个方面详细论述了芬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并分析了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芬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摘要:体育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可以丰富和完善我国体育课程理论,使课程理论更好地与体育教学实践相衔接。体育教师课程执行力是体育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其内在影响因素较多。通过构建结构模型,可以将复杂的体育教师课程执行力内在结构清晰化,更直接地为体育教师评价和专业培训提供指导,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推动体育课程改革。体育课程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初步构建了体育教师课程执行力评价量表,对体育教师课程执行力结构模型进行了探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体育教师课程执行力由体育课程意识、对体育课程标准的理解、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资源开发能力、体育教学设计能力、体育课堂教学实施能力、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能力、对体育课程方案的评价能力、自我评价能力8个一阶因子构成;进一步验证了二阶维度由体育教师课程理解、体育教师课程运作能力、体育教师课程评价能力三个因子组成。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8因子结构模型具有最佳拟合度。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近几年越来越受到各高校和老师们的重视,文章根据思政育人的要求分析了当前《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课程思政要全方位地融入到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内容、课程活动以及课程评价中,拓展Java课程思政实施的广度和深度,润物无声地传递给学生,经过实践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大连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0  
随机抽取5所高校参加选项课学习的大学生、已毕业大学生和选项课任课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并对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学生普遍喜欢体育选项课,但对体育选项课学习的长远目标认识不够.学校场地、器材短缺,学生体育基础差是影响体育选项课教学质量的不利因素.提出完善体育选项课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使学生真正学习掌握科学实用的健身知识技能,养成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能力和习惯,实现体育选项课教学与终身体育的完满结合.  相似文献   

12.
对我省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使高校公共体育理论教学目的落到实处,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就体育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对我省32所高校271名教师和3200名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理论课计划时数偏少、授课形式不一,随机性较大、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与体育教育、健康教育实践相脱节甚至存在教师不愿意上理论课的现象。针对此现象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本院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通过与国内外一些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的比较分析,对本院课程设置的现状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本院的课程数量有限,传统学科多,新兴学科少,边缘学科少,选修课少,开课顺序欠合理,仍存在“重技术轻理论”的倾向,学科和术科课程伪数量及其比例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和对策,以期为本院的课程设置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体育隐蔽课程与体育显性课程关系及其内容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姚蕾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4):509-510,516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对体育隐蔽课程与体育显性课程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揭示了体育隐蔽课程与体育显性课程是一种相对独立、各有侧重而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的复杂关系,二者构成了完整的体育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体育隐蔽课程的内容包括体育物质文化要素和体育精神文化要素.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评估标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 2 1世纪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发展趋势 ,从体育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入手 ,确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 ,体育课程实施评估体系和评估标准进行研究探讨。旨在为促进“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评估向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教学实验,研究了不同项目选项体育课对男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影响。发现由于各专项运动本身的特点,使各选项体育课在对学生体质的影响上存在差异。建议在选项体育课教学中根据各专项本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素质练习,使男大学生的体质全面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我们要将信息技术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有机地结合,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方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8.
学科观是指学习者对待各门学科的学习态度,它是学习观的组成部分。高校学生的学科观应该做理性选择,并具体落实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专业课和非专业课、必修课和选修课等关系的处理,以及对所学课程的认真程度。理清“科学和学科”的关系,确立良好的学科观,对高校学生完成学业、成长成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不同体育选项课中大学生心境状态的变化,选择羽毛球、散打、体育舞蹈、篮球、跆拳道这5种体育选项课的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BFS心境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分别对被试平时、体育课前、课后心境状态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表明:5种不同项目的单次体育选项课中,大学生在心境状态的某些维度上均产生一定变化,但变化的程度不同,不同的课程班学生心境变化的维度不同,不同的课程使学生的心境状态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